热搜:
编辑导语: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如今,不仅是互联网行业,在教育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已经陷入内卷的泥沼,内卷也因此成为了2020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不少读者留言问我对内卷的看法,既然要谈,就聊些被忽视的观点吧。考虑到现在网上的民族情绪,隔着屏幕都能嗅到火药味。为此,我还是先上一剂预防针吧,本文或许会引起一些人的认知失调。

真相与舒适不可兼得,选一个吧。

一、什么是内卷?

它是个外来词汇,involution,最初用于描述艺术风格(精密重复),是一种低水平复杂的艺术,重在“劳动密集”而不在于智力创造性。

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吉尔茨将之引入社会经济学领域,用于描述人多地少、土地有限时,通过精耕细作,仍能保持增长与发展,它是一个中性偏正面的词汇。

1986年,involution被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引入中文圈,他翻译成“内卷”,表达“劳动力的投入已难以提高单位产值”,此时已经改变了involution的原义,变成了负面词汇。

今天,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内卷」,既跟它的外语原义,也跟最初的中文译义不同。所以,咱用不着对「内卷」追根溯源。

一些人认为,“内卷”不过是变着法儿的表达“内耗”、“竞争激烈”、“僧多粥少”,我对此不同意。

一个引发大量共鸣的新词,特意从晦涩的学术语中衍生,必定隐含了“某些全新的东西”。但现在这个词被过度滥用,淹没了它“实质创新”的一面,可惜。

有些人把“工作量大”等同于内卷;有些人把“内部竞争”等同于内卷;一些人为逃避努力,也借用“反内卷”寻求道德安慰;还有更多的人把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发泄在“内卷”上,以至于“万物皆可卷”……

这些对「内卷」的滥用,只会扭曲它映射的问题。成熟的社会,不是矫揉做作博眼球博关注,而是聚焦于新现象新问题,从中挖掘出金矿,增长见识、为己所用。

所以,继续讨论前,咱先对「内卷」的全新内涵达成共识:内卷,是防御式的低水平重复投入,而最终没有任何参与者获益。所谓“防御”,是指投入意义不大,但不投入会出局。

国内升学考试是典型的内卷。我小时候,孩子们上课时上课,玩耍时玩耍。现在呢,全民拼虐娃、全娃拼培训。分数提高了,但录取分也提高了,被录取的人还是那些——结果是,全体参与内卷的人,家长与娃的努力都“牺牲”了(培训机构、房地产除外),亲子关系变差,孩子身心出问题。

你或许会问,怎么浪费了,不是被动提升全民知识水平了么。这正是区分“内卷”跟“良性竞争”的关键。由于越有利于考高分的训练,越不利于增长知识。所以孩子们的付出,只提升了考试能力,而不是知识。这就是“低水平无意义重复”。

你既无法退出,也无法脱离,投入的努力还没多大意义,这些是内卷的典型特征。日本的工匠精神,很多不过是对内卷的美化。一个寿司你捏出花来,投入的心血跟实际获得(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完全不成正比。当“捏出花”成为寿司业门槛时,就内卷化了。

二、内卷引发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不是“经济增长停滞”,或者“竞争激烈”就必然导致内卷?

不是,它们仅仅是内卷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文体、科研领域竞争够激烈吧,但这些竞争却能激励打破吉尼斯纪录,创造更高水平的研究。那为何同样是竞争惨烈的升学考试,又是典型的内卷?

两者一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两个体现「内卷」特征的现象:

  1. 文体科研领域,退出代价低(相对高考);
  2. 文体科研领域,进步天花板高。

打个比方,假设我是计算机科学家,如果我不喜欢科研,那我随时可以退出,虽然一番折腾,但不妨碍我在高校全职教书,或考个公务员、做个程序员甚至自媒体。

高考就不同了,倒不是说高校教育水平有多大含金量,而是这年头,学历已然成为人为设置的敲门砖,退出高考体系,代价太大。这就是退出代价。

再说天花板,文体科研,你达到一流水平后,愿意投入更多,产出更高水平的创新,不仅个人能名利双收,整个行业、整个领域还能因此受益。

但高考不同,提纲摆在那里,试题不能超纲,考生达到一定水平,就没法再纵向进步,当然你要证明庞加莱猜想或研究范畴论没问题,但不会让你数学加分。

因而只能横向努力——题海战术,把自己训练成考试机器人,这就是低水平重复,孩子们不会因此能力更强,反倒因此伤害身体,扼杀人性(创造力想象力)。

尽管明知是无意义的内耗,但每个孩子又不得不做,因为你不做,名次就会被别人挤下去。

*有人会问,为什么试题不能超纲?因为社会必须确保公平教育权。试题如果能超纲,比如物理大题要搞个量子力学论文,最后可不变成教育界的士族垄断嘛。

至此,我们得以抽象提炼「内卷」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了:退出成本高、高水平创新的投入产出比低、竞争激烈。

实际上,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领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典型如高考、垄断行业、高薪但发展停滞的产业、积攒了大量无法适应新行业群体的产业(日本较多见,以后国内也会变多)等等。

简而言之,并非所有的“内卷”都是「内卷」,很多内卷不过是“我不满意但又不想努力”的另一种表述而已。当然,如果本文仅停留在澄清概念,那可没多大意思。前面的论述,主要是为达成对「内卷」的共识——防御式的低水平内耗,参与方没人获益。

一个有价值的探讨,一个探寻现象下的金矿的提问是:内卷何以发生在此时此地?它形成背后的土壤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三、内卷冰山下的土壤

思考社会问题,主要评估经济、制度、文化等要素。前面说了,经济增长减缓只是内卷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剩下的就是「制度」或者「文化」。

*顺带一提,经济增长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拖延策略”,是掩饰社会矛盾的捷径,是一个恶意大于善意的谎言,经济增长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

高考的内卷,「制度」是主因,但除此之外的内卷呢?

以工作为例,今天,人们完全能自由流动、自由更换职业,显然制度不能背这个锅。剩下的,就是「文化」了。文化是个大命题,是一个全方位影响民众生活而又不为一般民众所察觉的概念,是一个最该科普却没得到科普的问题。

启蒙运动到现在三四百年,五四运动到现在也一百年了,但今天的主流民众,「文化」水平和一百年前并没多大区别。识多几个字、会做题会考试、会玩手机会操控现代玩意儿,这些不叫「文化」,文化是思想的语言,解读思想、反思自我才是文化的开端。

国内民众普遍认为「文化」特没劲,能当饭吃么?这种态度恰恰是「文化」的一部分——务实,仅在意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务实”的实,跟经济“脱虚向实”的实是两个概念。经济上的“虚”指的是金融泡沫,但凡这个“虚”能给民众赚钱,才是“实”,是务实。民众都务这个实,才更加剧了经济的“脱虚向实”。要他们考虑持续发展、天下大同,这些才是虚,真虚。

仅这点细节,咱就能一窥「文化」对国民经济、生活的影响之大,一些好的理想、好的制度难以落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不适应「文化」土壤。

说回造成内卷的「文化」要素,著名文化学者王元化先生,研究了大半辈子,概括了我们国民性格的几个特征,我认为极具洞察力:

  • 以道德为本位的价值观念
  • 靠意会而不借助言语的体知思维方式
  • 强调同一性忽视特殊性的尚同思想

咱逐一联系「内卷」现象,关联着剖析。第一点,与「内卷」关联不大;第二点,意会体知思维,看似不相关,实则关系重大。

意会体知的特点是什么?不擅于沟通。有本畅销书,非暴力沟通,沟通的理念很好,但如果你真在国内践行,沟通的双方都会产生很诡异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自春秋百家争鸣之后,就缺乏语言思辨的习惯,代之以意会体知思维。

沟通,可不是会不会说话。有效沟通的本质,是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这项能力得不到培养,面临利益纠纷时,人们就倾向于采取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历史书上可是写满了——这种方式,放在职场里、放在升学考试中,就容易演化成「内卷」。

如果说,不擅于协调利益,那我不选择硬扛,另辟捷径总可以吧。这就涉及到第三点了:尚同思想。

尚同思想,就结果来说,是指所有人思想要统一,要绝对服从上级。墨子提出尚同思想时,是有个理想主义前提的,要求天下人彼此互敬互爱,人格尊重,在此基础上选出的“上级”,代表全民意志。

历史上,这个思想很快被统治阶级阉割成集体主义文化,抑制个人想法,服从集体意志。

这不奇怪,全球统治集团都会这么干,便于管控。问题就在于,我们华夏文明,太早进入了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民众最真实的写照。漫长的苦难史几乎不给自由、民权的思想发育的空间……这个惯性,延续至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诡异的现象很容易蔓延,因为骨子里害怕跟他人不同。你去金融行业看看,本来朴素的女孩,入职没多久就一定要喝星巴克、背LV包、朋友圈晒国外沙滩照。

打破「内卷」囚徒困境的另一种方式是另辟捷径,是创新、是创业(开创新事业不一定是开公司)。但创新需要独立健全的人格,需要跟集体“保持思想距离”,这些都不为尚同文化所接受。

你或许会说,这些年不是哪都提倡创新么?

我们评估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不要看他们怎么说,而是看他们怎么做。以国内企业为例,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口号的比比皆是,但你真要提出实质创新的策略,被暗地里取笑还算是好的,要较真推动下去,大概率被扫地出局。我亲测有效,还不止一次。

*实质创新的本质就是改变“结构”,这总会动摇一些人的利益。

但我鼓励有条件的年轻人不妨尝试下,这会让你成为哲学家或艺术家的路上收获一手素材。你可能会成为很多人的笑柄,但你也可能会改变世界。

是创新,自然是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意味着高风险。这就需要容忍犯错、宽容失败。但在一个视“安分守己”、“枪打出头鸟”为金科玉律的文化里。宽容失败,想都别想。

你想知道人们真实的态度,不妨去相亲市场试验下,职业写“创业”,看有没有大妈(媒人)搭理你。

我估计在很多人字典里,创业就等于不务正业。反之,只要你跟大家一样,无论是朝九晚五还是996,做份看似安稳但实则出卖青春、“不取悦老板则失业”的工作,也没人会说你不务正业。

这就是尚同,是一起庸俗,一起做错误的正确的事,亦或者,是正成为鲁迅先生指出的“做稳了奴隶的人,和愿做奴隶而不得的人”。

一个人曾经创业失败过一次,在社交评价层面,这个失败就像古代给犯人刺字一样,伴随终身——每当你有新想法,周边人就会提醒你——想想上次(的失败)吧。

万一创新成功了呢?别急,还有抄袭等着你。国民素来敬仰成王败寇,拳头大就是硬道理,抄袭者胜出了就是“借鉴”。类似郭敬明之流,抄袭扬名而没受到相应的惩罚者,比比皆是……互联网大鳄靠“借鉴他人”起家也没得到相应惩罚……

很多人抱怨国内缺乏高水平的原创作品,但他们没意识到,正是多数人对于抄袭者的“宽容”间接扼杀了高水平创作者。以前流行一句话“这届读者不行”,就结论来说,是的。

所以国人缺乏实质创新,不是缺乏聪明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文生态规则”并不鼓励高水平创新。高水平创新的价值不仅没有得到回报,甚至分分钟能把创新者气死。

所以,在内卷跟创新二选一时,人们无疑更倾向于选择内卷,选择一个错误但正确的答案。

关于内卷,先谈这些。

总结下,内卷的内涵并非“外来语”,恰恰是土生土长的本土语言,经济停滞、僧多粥少都仅仅是造成内卷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或者说,它们其实掩盖了内卷背后的真相——滋生内卷的文化土壤——不喜思辨与协商、尚同而排斥实质创新。

或者就像历史学家说的那样,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什么也没有学到。这或许是历史对从不学习的孩子的惩罚,是恶意的电击治疗。

本文只是一个引子,我想借着「内卷」,向大家具象化一个事实——历史与思想(文化)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我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对构建我们世界的思想语言,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