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 8 月接受 IPO 辅导后,外媒近日报道称,柔宇科技计划最快 12 月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最高筹资 18 亿美元,公司估值可能会升至 80 亿美元以上。不过柔宇科技方面对此不予置评。
曾宣称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的柔宇,其产品也更新至了第二代。但由于品牌号召力等原因,销量上仍然无法与华为、三星等主流手机厂商的折叠屏产品相提并论。
C 端之外,柔宇也在 B 端加大布局,比如将柔性显示技术应用在文娱传媒、智能交通、运动时尚等领域。但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01、首家折叠屏厂商 销量仍需努力
早在 2018 年 10 月,柔宇科技就宣布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屏手机柔派,起售价 8999 元,最高达到 12999 元。不过由于品牌号召力问题以及产能原因,柔派的销量并不大。
直到 2019 年 2 月,华为和三星的入局,让折叠屏手机成为主流手机厂商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间还出现过一个小插曲,就是柔宇与小米的口水战。当时还担任小米总裁的林斌在微博上晒出了小米折叠屏样机,并称是全球第一部双折叠手机。这随即引来了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的反对,他称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由柔宇发布,他还直指小米是买别人还无法量产上市的概念性柔性屏。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三星的折叠屏使用的是自家屏幕,华为是京东方提供,联想的摩托罗拉 Razr 为京东方和 TCL 华星光电,小米则是和维信诺联合。柔宇科技与这些已经推出或正在研发折叠屏手机的厂商,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今年 9 月,柔宇科技发布了第二代折叠屏手机柔派 2,售价 9988 元起。与售价均超过 1 万元、甚至近 2 万元的华为 Mate Xs、三星 Galaxy Z Fold2 等产品相比,有着不错的性价比。但从柔派 2 在京东和天猫的销量情况来看,仍旧不算十分理想。
实际上,虽然折叠屏手机被认为是未来手机的形态之一,但能否成为主流,还是未知数。GSMA 高级顾问王建宙对折叠屏手机很关注,他希望进一步提升质量,降低价格;但 OPPO 副总裁、全球销售总裁吴强此前曾表示,目前折叠屏手机仍是一个小众需求。
今年 9 月,柔宇科技董事长兼 CEO 刘自鸿在接受新浪科技等采访时表示,折叠屏手机绝对不是噱头,但如果产品价格超越消费预期,就会阻碍行业发展,而定价在万元以内,行业推进速度将 “大不一样”。“相信几年后,大家都会用折叠屏手机。”他说。
不过这就需要柔性屏供应商和手机厂商等联合解决折叠屏的良率问题,以及折叠屏手机的定价过高问题。
02、B 端布局 何时突破?
实际上,除了 C 端的折叠屏手机之外,柔宇科技在 B 端也有布局。比如将柔性屏幕应用在智能终端、文娱传媒、智能交通、运动时尚等领域。
在智能终端领域,柔宇科技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产品提供柔性显示、柔性传感器等解决方案。比如今年 3 月,在宣布推出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的同时,柔宇还宣布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整合柔宇的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及配套解决方案和中兴的 5G 技术、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技术。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柔性折叠屏手机,推动柔性折叠屏手机的进一步普及。
不过中兴通讯本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早已不如往昔,要成为主流的折叠屏供应商,柔宇科技需要拿下更多有说服力的客户。
另外,柔宇科技在官网也展示了柔性显示在包具饰品、时装鞋履等领域的应用,但这种形态注定在中短时期内无法成为主流。
根据柔宇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其已经与全球 500 余家企业客户合作,包括路易威登 LV、空中客车、中国移动、李宁、丰田、广汽、泸州老窖等。目前来看,这些合作还未实现柔性显示的大规模落地应用。
与空中客车的合作可能是柔宇对外透露信息较多的一个案例。根据刘自鸿的介绍,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将飞机屏显及指示内容换成柔性屏。他表示,根据民航局统计数据,以一架飞机 300 个座位计算,座椅后面的娱乐系统重量加起来多达一吨多重,如果替换成柔性屏娱乐系统,一年可节省接近 100 万美元的燃油费。
03、结语
柔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受着外界在技术和商业化上的质疑。
刘自鸿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创新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真的非常正常,千万不要指望所有的人去唱赞歌,我觉得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而在商业化方面,他也认为底层技术创新的企业,要在一两年内盈利不太现实。而一旦大规模化应用到来,其盈利能力也将呈指数级增长。
正在准备 IPO 的柔宇,待其正式提交招股书时,外界也将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其商业化能力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