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脍炙人口的金句:「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以前的我对于这段话的意味,一直理解得有些模糊,因为我们往往只能用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个例去分别映证它的内涵,而缺乏一个清晰全面的注解。

但就在这个国际不打小孩日,有道词典笔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却用一支短小精悍的公益短片,简洁直观地诠释了在一个孩子身上,幸运与不幸的童年是如何一体两面地呈现的。

片子的结构很简单,一镜到底的镜头里,前半部分的文案、旁白是童真、活泼的,仿佛单纯地在描写一个孩子不想长大的心路:

我想长大?骗你的我不想成为大人那里也会有害怕和无助那里不一定就是无忧的伊甸园

童年恰恰相反这里都是欢声笑语这里都是五彩缤纷大人们都羡慕童年

但紧接着,孩子驻足、转身,露出鼻青脸肿的面孔,气氛陡然一沉,文案开始回文,旁白开始悲伤,真相揭露,有的孩子的童年与我们固有印象中的截然相反:

大人们都羡慕童年这里都是五彩缤纷这里都是欢声笑语

恰恰相反童年那里不一定就是无忧的伊甸园那里也会有害怕和无助我不想成为大人骗你的我想长大

不是「我想长大,骗你的」,而是「骗你的,我想长大」。对那些童年承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来说,只有长大成人才能保护自己不再被打。

如果再做稍微负面的联想,在恶劣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成人之后也可能无法自我救赎、可能也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性格偏执、易怒,成为又一个打孩子的家长。

还好,片子的末尾,重新展示了一个孩子微笑的、脸孔干净的模样,那才是作为一个孩子本来应该有的模样,也给予了观众心中些许暖意。

总的看下来,这支短片在创意和洞察上都很打动人,真正做到了创意不是炫技、而是妥帖为洞察服务。

片子创意上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精巧的回文体文案。无论正向阅读还是反向阅读都逻辑通顺,但含义与情绪却又截然相反。

正向阅读是成年人对童年的美好感怀,是浅显表层的刻板式梦幻印象;反向阅读则是童年的暗面,是深藏背后的黑暗与真相、暴力与伤痛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在儿童生存关怀这一触及人类最底层情绪的话题下,这种对比反差传递给人们一种近乎撕裂式的内心震撼感。

同时,回文体本身也有寓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暴力迫切想要长大、想要逃离这种困境,但在心理上,他们又无法愈合创伤,长大后,就成了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他们永远困在不幸的童年里,并且可能将这种不幸传给下一代,这是一种人与自我、与代际之间无意义而可悲的循环消耗,是一种西西弗斯式的绝境。

结合到片子的一个细节:如果仔细听的话可以听出,反向陈述的旁边里有来自多个孩子的声音,这其实也是在暗示,儿童暴力绝非少数、而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痛点。

「国际不打小孩日」并不是一个很大众的节日,但有道词典笔却能关注到它、并为它呈现一支用心的短片,足以可见品牌心思之细腻、关怀之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