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活到老,学到老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老话,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以及在职场中不断升级的我们,不断地学习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加稳步的进步,也能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进入职场后的一些学习经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聊聊学习这件事,一方面它跟我现在的工作很相关,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在毕业之后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
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谈论到学习这个话题时,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
- 知识在哪里
- 怎么学
- 学了可以干嘛
我还记得工作后的第一年,我忽然陷入了学习盲区。当时在一家互联网大厂,每天都在做事情,每天都会有新的情况;虽然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的积累,但完全没有那种获得了知识的感觉。
经验的捕捉,是我知道了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做。
知识的获取,是我通过自己的思考想通了一些事情,内心有一种满满的充盈感;如果这个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那种惊喜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很遗憾,在工作的第一年,因为陷入了工作,几乎没有获取到什么知识。
但后来,自己做了及时的调整,也算是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虽然这种习惯很难变现,但至少在想到工作之后的学习这个命题时,心里不再那么焦虑了。
在此也希望跟大家分享,依旧还是那三个问题吧。
一、知识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知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你只要愿意付费,你就可以获取到你想要的知识;他们的载体可以是任何形式,在线课程、电子书、讲书、直播、线下训练营等等。
难的是,想清楚你需要什么知识。
对我来说,我会从目的出发,倒推我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将他们分为三类:了解、应用和内化。
需要去了解的知识,我希望可以用来拓展自己的视角和想象力。这一点与我当前的工作无关,甚至假使我没有在工作,我仍然需要这些知识。
我在听《天生有罪》这本书时,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主持人,他出生在南非,从小在南非贫民窟生活。
作者的母亲小时候对他说:
我会喂饱你的身体,然后是你的精神,然后是你的思想。即使我不能让你离开南非的贫民窟,我也要让你知道,贫民窟里的样子,并不是全世界。
所以,学一点可以拓展视角和想象力的知识,也许不能让我们看见更精彩的世界,但至少让我们知道,眼前的这一切看似合理的存在,并不是全世界。
需要去应用的知识,我希望学完这些知识,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变得更专业;因此与互联网产品相关的知识就是我需要的。例如我做C端、做B端、做增长时,都需要去看对应的有质量的书籍,能够将他们用到我的工作中。
需要去内化的知识,我希望用来可以让自己做出某种根本上的改变。我在跟公司CEO聊天的时候,聊到一个话题:产品经理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商业人。
合格的商业人,是可以充分理解公司的商业发展动态,能够在变化中保证自己工作交付质量的人。他们的标签是很“职业”,职业是一种态度和能力,说它是一种态度,主要指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职场里尽可能不被情绪左右;说它是一种能力,则是指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对于经手的任何工作可以保证,交付质量的下限也可以满足老板的预期。
为了做到这些,我会去关注两类知识,一类是工作方法和习惯的,比如《原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样的书籍;另一类是商业人物传记,比如《杰克·韦尔奇传》。
所以,当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时,去哪里找到他们便不再是难事。难的是,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式。
二、怎么学
方式有很多,有人选择看书,有人选择听课,有人选择参加论坛听分享,有人选择找厉害的人当面请教。
再一次的,我觉得,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你当前所处的阶段。无论学习的形式是哪一种,总离不开两种底层逻辑:输入型学习和输出型学习。
在输入型学习的逻辑下,用计算机的语言来说,我们处在存储的状态,更专业一点,叫做信息的写入。
这种逻辑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的,但更容易。就像电脑上接入了一个外接硬盘,我们往里面移动啥,它都照单全收。
输入型学习阶段,决定学习效率的很多时候是信息输入的效率。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下和在安静的书房里看一本书,即使都看完了,在脑海里留下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再比如很多人没有时间去看书,他们就会选择听书,但这些都是输入型学习。
回到那个话题,既然我们知道了,输入型学习解决的是信息输入的问题,那什么样的阶段适合走输入型逻辑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某种知识你知道自己需要但此刻缺乏,就适合先通过输入型逻辑快速获取。了解、应用和内化,这三种知识,其实都要通过高效的输入去获取;比如,我们做产品经理的,如果不知道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那就得先去知道。
在我看来,这是最幸福的阶段,是最像我们在大学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最危险的阶段。
很多人觉得,在这个阶段,自己像硬盘一样存储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就可以跑通整个系统了。但真正做事情的时候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非常大,真正要踩的坑,一个都跑不了。
这就不得不说到第二种逻辑,输出型学习逻辑。当我们真正要应用甚至内化所学的知识时,必须要走一遍输出型学习的流程。
在输出型学习的逻辑下,我们处在对外输出计算结果的状态,更专业一点,叫做信息的读取。这里有个关键词,叫计算。
如果我们只是将学到的知识,原封不动的输出,那这不叫输出型学习。但如果我们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就像是一个函数将输入的参数通过算法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新的结果一样。如果能做到这些,那才叫输出型学习。
对我来说,输出型学习的方式有这么几种:写作;找对的人聊天;实践。
写作就不用多说了。老实说,每次写文章都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一边敲字,一边要对逻辑和思维进行一遍遍的推敲和重组。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每写一篇文章,可能脑海里都需要对从框架到细节的每一点内容,都要过一遍。这样一遍下来,想不产生新的认识都很难。
找人沟通很重要,但找对的人沟通其实更重要。
第一,这个人愿意听你说。
在跟人沟通时,你需要有表达的机会,需要能够将第一个阶段学习到的知识,组织成想法表达出来。如果你能说的流畅,就代表你基本是思考过的,而思考的过程,就是函数运算的过程。
第二,这个人可以对你的输出作出反馈。
所谓有效的沟通,在我看来,是双方针对彼此的输出,都能产生有效的反馈,并在这种互动下,不断推进话题的深度。如果两个人只是单纯地说,各自表达观点但无互动,就容易陷入每个人都在说“我觉得”这样的无效沟通中。那什么样的人可以给你的输出作出反馈呢,很大概率上,他要么比你厉害,要么跨领域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到反馈。
而实践,就是最终极的输出型学习了,将我们在第一个阶段获取到的知识,代入到实践中去检验。实践中最难的是持续迭代。即从实践的结果中获取新的知识,再代入到下一次的实践中继续检验。
但也必须了解,能在实践中进行通过输出型学习的方式去掌握的知识,其实是比较窄的,大多数时候是跟我们工作相关的知识;即在职场中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但这些知识的精进和提高,对于提高我们在这个岗位上的个人价值,至关重要。
三、学了可以干嘛
工作之后持续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肉眼可见的在很多地方对我们有帮助。可能是更专业的技能培养,可能是更快的职场晋升,可能是更有高度的看问题的视角。
但我想额外说一点:我觉得这持续的学习,让我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得更稳定了。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一类人,在工作中可以有感情,但不能有情绪。感情让我跟周围同事的关系更好,协作更好;但情绪,却很有可能让我失去理智。
也许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我们在职场中的情绪变得更稳定,但对我来说,持续学习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持续学习让我尽可能摆脱“比较陷阱”。在“比较陷阱”中,我们情绪的破坏来自于跟其他人的比较。
跟你一起毕业的人,现在混的比你好,这让你觉得眼前的工作索然无味。跟你一个团队的人,却拿着比你高的多的工资,这让你在合作中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炸毛。
对我来说,持续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不是百分百)让我更关注自己,更关注过程,更关注因为学习而带来的满足感,和这种满足感最终带来的价值。
另一方面,持续学习,让我面临相左的观点时,可以更关注于事。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情绪失控;大概是被挑战,被质疑时吧。
当这些发生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想:我的权威是不是被冒犯了,提出想法的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但如果我们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能够将争论变成输出型学习的一个阶段——仔细想想,是不是有点相似,一个愿意听你说的人,一个对你的输出作出反馈的人——而且是在实践中的输出型学习,如果能够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争论。
那面红耳赤的脸庞,尖酸刻薄的语言,不屑一顾的表情,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说他们没有侮辱性,但可能没有那么重要——相比于眼下你们要解决的事情来说。
曾经我在开会的时候,很容易被这样的争论带跑偏,总想着自己不能输,气势上不能输。但现在,我更关注的是,开会的目的是什么,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分歧在哪里,如何解决。
所有的这些,都是对这场会本身的关注和拆解,而不太让自己受会议上不同人说话的语气、表情、态度的影响。
我很难说这是学到了某一个知识后迎来的突然的转变或者顿悟,但不断看书、不断学习、不断交流,确实能够让我更关注事情本身,更关注情绪背后的一些东西。
四、最后
29岁,想写点东西送给自己,做生日礼物。
在迎接而立之年时,很多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做准备。比如攒够多少钱,比如升到什么样的职级,比如要做到管理。
但对我来说,那些准备都太不可控了。我越来越意识到,个人的命运在市场中是多么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下,坚持做确定的事情又是多么的宝贵。
于是我选择聊聊学习这件事,也选择继续学习下去。
29岁,无积蓄,有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