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产品人对于一个产品需要培养产品直觉,比如我们在面对一个产品时,需要从产品的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找到产品的价值,进行思考;那要怎么样培养产品直觉呢?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培养产品直觉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先对“产品直觉“下个定义
对产品的相关维度的直觉。
是的,这个定义只增加了一个有意义的词:维度。
哪些维度呢?
无法回答,因为维度也是产品直觉的一部分,且不同产品维度不同,不同产品阶段维度不同,不同的产品目标,维度也不同。
但产品直觉的直觉并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感觉,我们在语言学科中叫他语感,音乐学科中我们叫他乐感或音乐感。
1. 一个几乎每个产品人都听过的关于“产品直觉”的小故事
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到70多岁还在做寿司。有一个记录片讲了他怎么带徒弟,他的徒弟一般要做10年才会被允许煎鸡蛋,10年期间会做很多很基础的工作和练习;如拧热毛巾,切生鱼片等。
一个徒弟说:我练习煎蛋很久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行,不够好”;后面这个徒弟又花了四个月多,煎了几百个鸡蛋,才做出了第一个小野二郎觉得合格的煎蛋。
这里小野二郎对煎蛋是否合格的感觉,就是产品直觉。
2. 另一个几乎每个产品人都听过的关于“产品直觉”的小故事
Sony准备推出Boomboxes音箱,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组成焦点小组,来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
经过这一组潜在购买者的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 这次会议后,组织者对小组成员表示了感谢,并告诉他们,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 Boomboxes音箱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在黄色和黑色之间任意挑选,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问:关于这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产品经理的你,有什么感觉。
你的感觉,就是你产品直觉,感觉源于深入的观察、思考与分析。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用户调研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地方在于将音响作为谢礼,此环节可以得出近乎100%与真实购买意愿相同的答案。
关于这个用研现象的进一步分析拆解。
人一般基于感觉做出判断,此处导致消费者口是心非的本质原因是,他讨论时感受的场景和离开挑选音箱时感受的场景不一致。
用户回答时,的确更喜欢“黄色”,因为黄色更鲜艳,更吸引眼球,代表阳光,年轻,活力等感觉。
用户挑选音箱时,会自然的去想我拿回家放在哪里,怎么放,放在那里会是什么样子,家里谁会喜欢,谁会反对,喜欢的人会因为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人是因为什么。
虽然上诉问题有很多个,但现实是你会在一瞬间想到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用户的回答是现场编的”,这种结论是很低级的。后面解释为什么。
做用户调研的核心不是问答案,而是将用户带入到他实际决策的那个场景,比如最终让用户免费带走一个,就是把用户带入实际的决策场景。
我们有了定义,也通过了小故事对产品直觉有了朦胧的感觉,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要培养产品直觉”。
3. 为什么要培养产品直觉
因为产品直接让你在方法论意外,快速定位核心问题。是高手与低手的能力差,是产品人的核心价值,所以你需要培养产品直觉。
刚刚看到一个娱乐新闻“胡彦斌评价霍尊清唱《时空错位》”,胡彦斌指出《时空错位》的关键是副歌部分“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表达出的孤独和寂寞感;而霍尊的音准很好,声音也很好,但是没唱出那份孤独和寂寞感,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感觉。
此处就是基于乐感做出的判断,当然,你可以喜欢霍尊的唱法,但无论你有多喜欢,这里的判断是正确的。
二、回到正题-如何通过行动培养产品直觉
通过几个小的场景,相信你对直觉都有一点点感觉了。
我把这些直觉的来源归纳为:
- 长时间的训练和感受。
- 有价值的观察和思考。
1. 第一个行动方案
丰富的训练与深入的思考。
比如:
- 5Why分析法提出问题并分析,好的产品直觉应该是在第一个W时就问出核心要素。
- SWOT分析法分析态势,此方法陷阱颇多,不建议使用。
- 3W:Who、What、Why
- AARRR模型对产品服务流程,转化逻辑,用户行为等分析。
对以上每个一个问题的分析及维度的分析,进行新场景应用举例。
用新场景的适用程度评价分析结果的价值。
- 如用5W分析SONY用研的例子。为什么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1Why)。
- 因为用户投票时和挑选音箱是脑子里想的事情不一样,为什么(2Why)。
- 因为大脑是懒惰的,仅根据颜色的感觉判断比思考拿回家放哪里,谁会喜欢等问题更节省能量,为什么大脑是懒惰的?(3Why)。
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常识了,我再简单回答一次。
大脑相对于人体的比重只有大约2%,但能量消耗占整个身体的大约20%,所以思考是能耗很高的活动,人类仅在最近几十年解决温饱问题;如果进化出喜欢使用大脑的个体,这些个体在食物溃泛的生存环节中更容易死去,导致基于无法延续;此答案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自身的感受,以及合理的分析得出的。
为什么仅根据颜色选择,用户会更喜欢阳光,年轻,活力的感觉?(2Why-分支)。
我理解这是人的本能;分析到本能或者基本社会现象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你也可以再问下去。为什么?(3Why-分支)。
因为包含这些因素的事物一般代表着更强的生命力,而生命力是物种进化的必要元素;如果人类喜欢生命力弱的事物,可能会在择偶环节选择较弱体制的对象导致无法生产下一代,也可能进食等环节吃了不健康的果实导致死亡,导致基因无法延续下来,所以这可以理解为是基因筛选的结果。
以上分析结束后,然后呢?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
用研不要直接问用户答案,最好问已经发生事实,基于事实去分析。
如果的确需要直接问答案,也尽量不直接使用用户的答案,要去解析答案形成的原因。
可以应用到其他场景中的分析就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的结论是:“SONY的用研用户,回答问题是现场编的。”只有的结果就无法应用到其他的场景,就是无价值的,所以我认为是比较低级的。
如果经验错了怎么办?
经验错了就重新分析,可以把上一次的复盘记录拿出来。
基于经验“错了”的问题做一次问题的拆解,分析与价值评估。
一般不需要总结,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即可;总结往往会将问题和答案抽象,这会丢失所需要的信息细节;但如果需要和他人对齐理解,可以通过总结去辅助确认是否对齐。
非常重要:方法只是思考的手段,思考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
比如没有问到第5个Why可以吗? 可以,问到你问不出来即可。
我分析不出来某个维度的信息可以吗?可以,很多问题只需要1个维度就能解决问题。但也有很很多产品,需要解决多个关键因素才能实现闭环。
不知问哪些问题怎么办?
在各平台搜“产品经理面试题”;多看文章,看其他人是从什么角度的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
2. 第二个行动方案
将思考输出。
输出的价值在于具体化,细节化思考的结果。没有输出,你的思绪是天马行空,你是看不到你这些想法的存在的问题的。在输出时,你需要写清楚每一个细节关联关系,每一个结论的推导;你会看到你思考未能考虑的细节。
如果是入行小白,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制定输出方案:
熟悉产品人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方法论。
在自己没有宏观视野的情况下,需要给自己安排执行类的目标,即不要注重目标结果,要注重执行过程。
选择一个APP/网站做产品分析报告,原型复刻,功能解析等内容。
质量,准确性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最重要。先把能做的做了,关于质量和准确性的问题不是现阶段该考虑的,把分析报告的维度讲全就行了,写不出来就空着,能写的尽量写。
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时写自己的思考或点评。
不要写“好”,“不好”,“解析的很到位”,“学到了”这种无意义的评价。
要写自己的想到的赞同的观点,拿这边文章举例。
点评示例:文章提到的用户在回答和选择时感受到的场景不一样,这让我想到很多人放假前信誓旦旦的说,这个假期我每天要做多少作业,看多少书,结果实际放假却没有做到那么多,甚至完全没做;这也是说话时考虑的场景和实际决策时场景不同,导致说的内容与做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形。
也可以是反对的观点:比如我最近看的《华为工作法》,里面说不要做太疯狂的计划,举了”铱星计划“导致公司被拖垮的例子。
我的评价是:Elon Musk火星移民也很疯狂的计划,但目前来看这个计划依然在顺利的执行。最近Space X的一个疯狂的计划是,将成本300W美元的火箭发动机成本降到5W美元。在专业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把这些不可能做到了,产品就有了很高的商业壁垒。
Steve在研发Apple I的时候提出的目标在当时也看似很疯狂。他想要做图形化界面,所以需要造鼠标用于操作图形界面中的图标,他自己的研发团队说研发鼠标至少要5年,成本不会低于300美元;但他找到David Kelly设计公司,对方90天后设计出了质量稳定的鼠标,成本只要15美元。
这些都是疯狂的计划,世界就在就因这些疯狂的计划才这么精彩,而那些公司也因为这些疯狂的计划而伟大。
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对于《华为工作法》案例中,我对自己上述评价的新思考:
华为作为全球10多万人的企业,最需要的是“可控的目标管理”;所以“不要做太疯狂的计划”才是适合华为的。
入行一段时间的产品人的输出方案参考。
当方法论已经无法满足你时,你就进入这个阶段了。
对自己所在公司产品,搜集更多的信息,完成以下活动。
- 用户画像分析。
- 用户需求分析。
- 市场分析等。
关注大厂应用版本更新内容的解析,解析功能取舍点。
- 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看见好友以外的人的点赞和评论。
- 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编辑。
- 聊天为什么不显示已读。
- 为什么可以选择3天、半个月、一个月可见。
- 为什么用户不可以制定可见天数。
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很简单,比如“朋友圈为什么不能编辑”。我的答案是——微信的产品经理不喜欢这个功能。
编辑这个操作不符合微信整体“简约”的感觉。
我看过别人的通过方法论去分析,分析了编辑和不能编辑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劣势。
不能编辑代表这条朋友圈的内容是确定的。其他人看到的是什么,证明他发出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子的。
不能编辑相对可以编辑修改时会比较麻烦。
我觉得这两点解析的都对,但都不对。不展开讨论了。
所以回到前面提过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此处通过方法论得出的答案几乎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还不如不用方法论,所以你更需要产品直觉。
是的:你需要产品直觉。
持续学习:我一开始写了很多应该如何持续学习,但我在修改几个版本后认为,学习的核心应该是你喜欢什么,你喜欢什么你就学习什么;小事情,小目标靠目标管理,靠方法论。大是大非,人生决策还是要靠你底层的感觉。
你喜欢的才是你的人生。
三、总结
简单来说,产品人培养产品直觉的三项基本操作:阅读,思考,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