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周末休息的时间,和即将上小学7岁的儿子一起在家下围棋,其实我并不会下围棋,还是之前儿子非要拉着我一起下,教我了基础的方法,我才略懂一二。儿子每周在学校会有一节围棋课,发现他对围棋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学起来也是挺认真的。

周末的时间儿子又要我一起下围棋,我发现儿子下着旗嘴里念叨着“十字纽带、交朋友。。。”之类的话语。嘿,我发现他念叨的居然是他下棋时用的方法,在他这些方法的支持下,他居然占据了上风。

通过这一盘下棋的游戏,不禁让我有了些许的思考:

  • 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做一件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吗?

  • 方法论是什么?

  • 方法论应该从何而来?

其实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如何去做,都有着自己底层的逻辑在驱动。那么我们如何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其实这都是有不同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型给予支撑解决的。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认知层面不同,所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其实背后的这些思维方式和知识点,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底层认知】。它们本身没法直接应用,必须结合问题和情景,进行组合和架构,才能形成一套针对特定问题的模型。

这些【底层认知】就像一块块的积木,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拼起来,就构成了不同的模型、方法论,针对不同问题。

这就是从【认知】到【应用】的一个过程。

用大家可能习惯的话来说,

原理层就是【道】

认知层就是【法】

应用层就是【术】

场景和环境就是【势】

至于实现的工具,那就是【器】了。

那么一个好的认知和学习模式是什么呢?

是先了解了基本原则,然后学习和积累思维方式,再在两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问题,经过尝试和实践,提炼、归纳出自己的【方法论】。

就像我前段时间和大家分享的一篇干货文章【如何做好一场展会的八力系统】,就是在我10年中不断参加展会、总结参展中遇到的问题、团队一起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力再去总结,再实践,然后又进行提炼、归纳,最终总结出来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这套方法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而来。

也有很多人、很多企业参加展会很多年,但是每年都没有收获,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再比如和我曾经一起工作的团队成员,为什么只有我总结出来一套方法,而别人没有呢?

所以即便是同一起跑线、同一跑道一起出发的人,每个人努力的程度不一样,思考问题和认知层面的不同,自己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大家应该大概明白一套正确和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从何而来了吧,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经过尝试后,提炼、归纳出自己的【方法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在各行各业中,我们经常也会看到有各种思维模型,在别人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会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很多,通过前面提到的【道、法、术、势、器】的概念,通过提炼、归纳找到自己工作和处理事情的方法论,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时间,我们把同一套方法论给不同的人,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会是大相径庭的。其实原因很简单:

靠一本菜谱你是成为不了一名大厨的。

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厨必须有优秀的老师带领你进行实操一次;

然后再由自己进行操作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一次。

只有这样的一个理论+实践的过程,你才可能会成功。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层面不同,看待同一个问题也会得到不同的看法和结果。因此这也决定了同一套方法,不同认知层面的人执行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虽然有些方法即学即用,可以看到一些效果,但是我认为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原因很简单:再厉害的神兵利器,到了不会用的人手上,也毫无意义。而真正的高手,不需要繁复的招式,抓住其精髓本质,也能打遍天下。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认知层】的积累,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日积月累,却能慢慢改变你的认知、理解,乃至影响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

所以,我们不要仅仅止步于搜集和应用【方法】,而是要不断去思考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原理,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试错、复盘、优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那么说了这么多,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有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呢?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套方法:

首先,分享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型:库伯学习圈。

这个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大卫·库伯,在综合了杜威、皮亚杰等人的思维模式之后,所提出的学习基本结构。

  • 学习的起点,首先来自于经验,即体验。

    通过经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

  • 下一步,再对这些素材进行【反思性观察】

    回想,思考,反省,整合,从中抽象出有价值的收获和心得。

  • 接着,再把这些心得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使之形成一个系统,这就是【概念化】的过程。

  • 最后,再把这些已经成型的理论,用来指导实践,把知识进行巩固和迁移,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学以致用。

在这个巩固的迁移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情景,获得新的经验,那么,再对这些新的经验,进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不断向上总结,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

这就是一整个学习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套思维模型的方法论你会发现:

1)知识并不是静止的,应该让它流动起来;

2)学习不仅来自积累,还源于体验和实践;

3)知识指导了实践,在实践中将学习、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力,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信手拈来即可运用。

任何一个方法,你之所以会去学它,一定是因为它能解决你的某个困扰;

任何一个知识点,你之所以会对它感兴趣,也一定是因为它能解答你的某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如果你没找到方法,那说明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所以,带着问题去阅读,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同样,我们每天都在经验各种事物。

但这其中,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

哪些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这里,就要靠【问题】去筛选。

【问题】好比一个放大镜。

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物,绝大部分不会进入我们的感知,唯有契合我们【问题】的部分,才会被从中拎出来,进入自己的视野,让我们得以对其反思和观察。

从这个角度来讲,问题就等同于【收获】。

所以,如果你在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找不到问题,没有任何存在疑惑的、产生兴趣的、愿意进行思考的地方,那你可能就是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你需要考虑,是时候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了。

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通过体验和实践,总结、提炼方法论的过程和方法。

这也是一个跟本能做博弈的过程,是一个自己跳出舒适圈的过程,为自己制定清晰地目标和方向。

我们习惯的模式,总是遵循熟悉的路径,我们在固有思维的模式下去不断去重复执行,不断重复自己,是不会有任何提升的,这个过程只是让你在变得熟练而已。

当可以总结、运用方法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也是自己真正突破和前进的时刻。

真正的提升,在于思维和视野的突破。

只有当自己发觉【过去的自己很笨】的时候,你才是在前进和提升的道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