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产品经理要如何进步?除了在行动上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在思想上要树立学习目标,拥有大的产品格局观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产品经理怎么进阶?有没有什么方法论呢?
我觉得很多课程都是收割思想驱动,从我们自身来说,应该以终为始,什么是终呢?就是学习目标,就是要做一个有大的产品格局观的人。
关于产品格局的思考,如下:
冯玉琴有点意外,道:“他在保健基地筹备小组负责筹谋划策,也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另外,我听下面的人讲,他还开了一家诊所。”
方南国一皱眉,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碗里,道:
“年轻人还是要走大道嘛!”
节选 ·《首席医官》
早些年读过一篇长篇官场小说,叫做《首席医官》。里面的主人公叫做曾毅,是个医生,机缘巧合的治好了省委书记夫人的病,起初在被安排到保监局工作时,一边上班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诊所。
正式工作其实表现不错,年轻人也有想法,但是,省委方书记还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背后隐藏的问题:年轻人还是要走大道。
走大道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人的格局观,可能是事业的选择,可能是精力的分配,也可能是个人的认知。
走大道,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要有大的认知格局。
怎么才能具备大的格局观呢?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大,不过,对于我们普通打工人,尤其是产品经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产品经理是工作的上游,而且是无授权的领导,需要综合能力更多,协调解决问题的情况普遍,对多元化思考有更高的要求,这汇总成一句话就是要有大的格局观,我有三点思考,仅做参考:
一、提升专业技能
这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们首先要有个图纸,有了这个图纸,我们就有了画像,大概心里就有点数了。那么,这个图纸的质量好坏,其实就是专业性所决定的,100万的设计师和1万块的设计师,差别就在这里。
同样的,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基础,作为建筑师,你的基础建筑能力如何,不仅决定着能否抗击风险,更决定着能否封顶建成。
但基础的工作,我们经常忽略,人的大脑是趋向懒惰的,怎么直线思维,怎么经验复用,怎么简单,怎么消耗能量少,就怎么来。
现实的需求却正好相反,需要专业能力扎实的打工人,这便是社会筛选器,愿意或者有意识打好基础,提升专业能力的人,便更容易获得青睐和信任。
我本身是个产品经理,之前带领团队时,也一直推崇专业能力,尤其是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比较高,总的来说,要具备产品思维、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
比如,要具备系统架构设计思维,能设计系统架构图,业务架构图、产品逻辑功能图,原型设计上,界面可以低保真,但交互逻辑要高保真,需求文档要注意格式,能编写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方案,和技术评审需求时,不出现明显逻辑错误,要有需求管理表,随时更新需求进度,诸如等等。
这样做下来,产品要求确实有点高,尤其是在时间进度比较紧,敏捷小步快跑阶段,压力会有点大;同时,开发岗位要求没有这么高,存在心里的不匹配性,起初,几个产品兄弟们确实是这样的感受,但,时间长了,积累的价值变体现出来了,就像是种下一颗技能种子,发育强大了。
不光是对内和开发工作衔接更为顺畅,对外跨部门协作或者同客户沟通需求更加从容,看待问题的视角更加聚焦和精准,有了更高的视野,而且,产品的自信心一下子因为专业技能的扎实得到更大的彰显,那种感觉就好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广积粮,缓称王。
而需要意识到的是,专业技能,就是我们最大的粮。
二、动态修正前行的方向
很多同学都是很拼搏的,但只顾低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而更多时候,确实机会大于努力。
正所谓,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顺势而为,才能大有所为。
我们恰恰缺少的,往往就是对未来的预测力,这又常常源于对职业方向的分辨力不足。
如何提高分辨力,从而可以动态调整方向,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解释:
第一,从宏观层面来说,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
这就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读自己专业的书,学习行业的政策和资料,多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时下的新能源行业,数字金融行业,了解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学习了《十四五规划》,自然就有了分辨力,也更清楚自己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也就能随时调整姿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那么这一块,我觉得有几个渠道,一是读书,读书一定是内啡肽的补偿效应,一定是痛苦后的奖励;其次,可以多关注B站优秀的UP主,公交地铁,午饭散步时,都可以学习下互联网或者泛知识内容;再者可以购买优秀的付费内容。
有了分辨力,就有了预判力,知道哪个行业不对劲,哪个时间节点需要做什么的尝试,剩下的就是迈出去的勇气,就这么简单。
当然,还是要多说一句,这和长期主义并不冲突,你只有先看得到,才能知道该不该往前走,不能怕知识边界扩大后会遇到更多困难,影响决策就不读书,事实上,掌握的信息越多,剩下的选择就越少,出错的概率就越低。
第二点,就是从内在来说,要胜自己一点。
很多同学往往会成为环境的奴隶,这句话可能不太中听,算是忠言逆耳吧。
具体表现就是,有工作就做工作,也不怎么摸鱼怠工,唯一就是不善于思考,或者懒于思考。
过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
这样其实是微观层面的短视,是温水煮青蛙,更不易察觉。
相反的,除了对未来职业方向要有意识的寻找之外,更应该有短期成长规划,既有长期战略目标,又有短期作战方针,比如,本周或者本月,应该看几本书,培训什么技能,达到什么成绩。
有了意识,就有了可量化的目标,就至少不会辜负时间。
三、开放的心态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系统,尤其产品经理,开放的心态对于个人视野的提升极为重要。
具体在工作中,我觉得有两点值得产品经理注意。
一是,不要怕试错。
产品设计其实需要创新,很多新功能都意味着背后的压力,很多产品经理就很容易求稳,宁要旧的差,不要新的好。
其实,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样极为不利,这样就成了封闭系统,只能在自己的认知圈里转,无法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司对个人最大的赋能不就是免费的试错成本么,怕什么呢,胆大心细,敢于尝试,远远比束手束脚,犹犹豫豫,不敢创新的更易创造价值。
这其实,也是产品格局观的重要表现。
二是,不要怕担责。
有些产品,最怕已经开发了需求逻辑考虑不对,或者,上线前发现某个功能设计有问题。
便立马陷入了低产品格局的陷阱,集中表现就是,要么找借口,要么推卸责任,要么想着怎么弥补,心里就开始想:哪怕凑合呢,花不了几个钱。
恰恰这样的思想认知,阻断了向上的路,模糊了前行的方向,拉低了个人魅力。
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你会发现,团队并不一定会认为你不靠谱,相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往往给你安全感,你自己也会被环境推着不断向上走,当然,专业技能不过关导致的错误不可饶恕哦。
说了这么多,想说就是,年轻人,尤其是产品经理,要是要走大道,要有大的格局观,不要自我设限,丧失分辨力。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破晓时分,鸟声阵阵,只要心无所惧怕,坚持走大道,即便是道阻且长,也注定:
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