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近日,一路涨价的片仔癀,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红”。

在线下,590 元一粒的片仔癀一药难求,线上更是夸张,一粒甚至被炒至千元,片仔癀也因此收获了“药中茅台”的称号。

随着片仔癀的爆火,相关利益的群体浮出水面,其背后最大个人股东王富济的身价也来到了百亿。

资料显示从 2009 年至今,王富济多次买入片仔癀,只增持不减仓。持股成本 2 亿左右,目前的持股市值达到了 120 亿,翻了 60 倍。

张磊在《价值》一书中写道,“流水不争先,争得是滔滔不绝”。躬耕于价值,就一定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而以王富济为代表的个人投资者,包括刘元生、龚虹嘉、夏佐全等在内,他们无一不是长期主义的践行者,选择一家具有“伟大基因”的公司,进而“做时间的朋友”,不断续写着投资神话。

单一持有片仔癀十多载,王富济让 2 亿变成 120 亿

网上关王富济的个人资料少之又少,但在江湖上,与他有关的传闻却不绝于耳。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他对片仔癀的投资。

片仔癀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云南白药一样,片仔癀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绝密级中药保密配方。

虽然大家都知道片仔癀里面会含有天然麝香、牛黄、蛇胆等原料,但由于其配方从未被公开,至今也无人能仿制出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王富济持有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48% 的股份,共 2703.75 万股,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按照近日 442 元的股价来看,王富济的财富来到了近 120 亿元。

时间回溯到 2009 年,王富济大量买入片仔癀,当时持股市值为 6852 万元,持股比例为 1.97%。随后的十余年间,片仔癀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但王富济持续增持,直至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除了 2014 年三季度小幅减持 11 余万股之外,王富济持股至今的 12 年间,基本没有减持过片仔癀。

简单的估算王富济的持股成本,大概在 2 亿元左右,而目前的持股市值达 120 亿,翻了 60 倍。这位神秘的富豪也因为这笔投资,被称为 A 股的“超级牛散”。

其实当年在王富济重仓片仔癀之时,当时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也看到了片仔癀的财富密码。但与王富济不同的是,王亚伟在 2010 年就逐步开始减仓,而王富济则在此时进一步加仓低迷的片仔癀。

查询公开资料,并未见王富济其他的持股记录,重仓单一持有片仔癀,让他的神秘又增添了一分。王富济名下的另一家公司上海铠锋投资有限公司,也并无任何对外投资的记录。

在配方和原料上构建深度护城河的片仔癀,做的是一门“独家生意”,甚至有人预测,片仔癀未来的股价或许会超越贵州茅台。

看清护城河并且长期持有看似容易,但真正能实践者,寥寥无几。真正的价值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市场变幻无常,王富济对片仔癀却“从一而终”,靠着这只股票,一剑封喉。

持有万科股票近 30 年,刘元生实现 1000 余倍的回报

刘元生与万科的渊源颇深。

刘元生祖籍山东省,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爱好小提琴的刘元生与王石结交于一首《梁祝》。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万科还是一家事业单位,1988 年,国家层面开始了有组织的股份制经济改革,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万科也正式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然而,这些股份被视为“烫手山芋”,在当时,中国并没有普及“公司”这个说辞和概念,股份制改革之后,万科的股份卖不出去,基本上处于无人接手的局面。加上一家本来承诺投资的外商却临时变卦,王石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王石去香港找到刘元生寻求帮助,碍于王石的面子,刘元生买入 360 万元的万科股票。

“他这个人跟其他的内地商人不一样。”刘元生信得过王石,此前王石多次去香港买书、看书,吸引力刘元生的注意力,加上王石做任何事情也是亲力亲为。投资就是“投人”,刘元生自己也说过,自己看人比较准。

和大多数投机者相比,刘元生看好万科的“伟大”基因,在购入了万科的股份之后选择了长期持有。1991 年,作为股改制度的第一批公司,万科挂牌上市,股价也随之高涨,但刘元生并没有选择高位抛售。

在后来万科陷入股价一度低迷之时,刘元生还通过二级市场增持。

从 1988 年到 1998 年,万科发展的不是很顺利,直到 1998 年才开始做房地产,这十余年间风雨飘摇,但不论市场如何变幻,围绕着刘元生的只有“坚持”二字。

据说,当年王石除了刘元生还找到了一位张先生,他们一起买了万科的股票,投入了同样的资金,但持有到今天的只有刘元生。

在此前万科 TV 的采访中,刘元生直言:“我更喜欢看远一点,而不是贪近利。”

三十多年来,A 股市场经历了多次牛熊交替,但刘元生岿然不动,当了万科近 30 年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在万宝之争落幕之后,刘元生于 2018、2019 年陆续减持了万科,但他近 30 年坚守万科赚了近 1000 余倍的故事,至今成为美谈。

龚虹嘉投资海康威视,最高峰赚 600 多亿

关于龚虹嘉的传说有很多,在近二十多年里,他投了一二十个项目,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对海康威视的投资。

1982 年,湖北省唯一一名高考作文满分的龚虹嘉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张小龙成为校友。

毕业之后,龚虹嘉选择南下去深圳,他拆了一台当时市面上大火的索尼收音机,发现这个“洋品牌”也不过如此,随后他创办了创办德生公司,1995 年底,德生收音机的市场占有率超 70%,通过做国产收音机龚虹嘉站稳脚跟,并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谈到对海康威视的投资,龚虹嘉归结为运气,“我非常幸运。我总能在一些普通的、有缺陷的、在别人眼里在普通不过的创业者身上,获取超越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财富。”

海康威视的创始人胡扬忠、陈宗年是龚虹嘉在华科的同学,当时的海康威视一无资金,二无团队。

在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龚虹嘉投资的初衷是其实是为了帮助同学,2001 年,当时的龚虹嘉出资 245 万投资了海康威视。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范围内的一些恐怖袭击把安防行业拉回到人们的视线,海康威视踩着时代的风口一路高歌猛进。擅长于长线投资的龚虹嘉,也因此收获了巨额回报,这笔对于海康威视投资最高峰时让他赚了 600 多亿。

“在我投的项目里,基本十年能有一个结果都算比较快的。”龚虹嘉被称为业界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也曾多次入围福布斯富豪榜。

实现了财富自由的龚虹嘉,还有一个身份是个人 LP,他的 LP 之路也备受瞩目。

他一手创办的深圳嘉道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投资过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英诺天使、梅花天使等基金,成为了众多一线投机机构的 LP。

这两年,龚虹嘉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布局,并且收获了一家 IPO—— 肿瘤基因检测企业泛生子。

龚虹嘉极少谈论自己的投资逻辑,他把这一切归为运气。”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是龚虹嘉的座右铭。

不过,这位大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曾经拒绝了投资王兴的美团,谈及于此他表示,“王兴做的前几个项目很好,饭否、校内网这些都极具想象力和设计能力,我希望他不要做落地的事情,当时我觉得美团不是他的强项,我也因此失去了他。”

30 万元入股比亚迪,夏佐全收获近 200 亿

和龚虹嘉一样。同样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夏佐全,也因自己的投资被誉为传奇人物。

1995 年,王传福下海从商,创办比亚迪。彼时,国内关于 VC 的概念还未兴起。

王传福刚一开始创业,就陷入了资金困局。当时的比亚迪,也只是一个生产电池的小工厂,没有人敢投。

来自湖北襄阳的夏佐全虽然不懂电池,但他与王传福交谈甚欢,于是,夏佐全用 30 万入股比亚迪拿到了比亚迪 10% 的股份,成为比亚迪的三大股东之一。

短短的几年内,比亚迪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的、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直至 2002 年登陆资本市场。

2010 年的时候比亚迪的股票猛涨,却在 2011 年又跌了 90%,面对如过山车般的动荡,夏佐全依然坚持持有者比亚迪的股票。

截至目前,比亚迪的市值超过 6800 亿元,持有比亚迪 3.1% 股份的夏佐全身价近 200 亿。

对比亚迪的投资,让夏佐全一战成名。当年还是生产电池的小作坊的比亚迪,如今踩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风口扶摇直上。

一路陪伴着比亚迪的成长,夏佐全追寻的是“价值投资”。后期比亚迪业务增长,夏佐全还参与了比亚迪的运营,而这笔几十万的投资,回报已经超过上万倍。

此外,夏佐全还创办了正轩投资,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先后投资企业 40 余家,其中 5 家公司已成功上市。

长期主义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词汇,这些站上神坛的故事绝非偶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学会做时间的朋友,量变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