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前几天看到一个脉脉的段子:白天我面试他,晚上他面试我。

哈哈哈哈,tears with joy^_^

先分析一下这里面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第一,面试要慎重,其实许多面试的人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表现,而忽略了面试官的表现。面试如同相亲,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

第二,你为什么要面试?是受不了前公司的各种不正常的工作作风,还是想要在新的公司获得什么?想清楚要什么,并且定好自己的原则,才可能在面试这场博弈中,不至于太“投机取巧”。

第三,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处理这种“尴尬”?其实如果可以我们不妨聊聊。可以互相吐吐槽,也可能发现公司都差不多,也许就不跳槽了,也可能认可一方。很多时候,抛开表象,找出本质,才是生存之道。

讲到这里,其实引出一个重要的面试命题:

面试官在一个公司面试工作中体现的价值到底有多重要?

以及针对面试的新人,甚至公司的文化来讲,面试成功到底对公司来讲,收益与风险到底怎么衡量?

这个命题的终极答案有可能是什么?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向和过往的公司案例来说道说道。

1.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我们一直在尝试找到一面镜子,镜子的一面可以照到自己,镜子的另一面可以照到别人。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人跟自己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类似的价值观、类似的说话方式、类似的职业追求,等等,让面试官挑选了一批又一批跟自己团队有着某些“缘分”的伙伴。而又通过一个阶段的磨合剔除掉那些跟自己“气场”不一样的队员。这就是一个正常不过的公司人员流动的“修罗场”,这里我们无法评判谁的对错,我们可以用双脚丈量世界,也就可以用双脚投出最真实的一票。

当然这是大部分情况下的结果,所以面试官在作为“守门员”这一刻,其实对于公司的未来伙伴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有可能种下善因,也有可能埋下闷雷。

2.不可逆

在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人”的前提下,在从众心理的人性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这样的结果注定是不可逆的。

就像你在看b站,系统会根据你点击的过往来推送你未来的视线所及之处的“结果”。

就像信息的推荐是基于海量信息的过载,招聘新人也是在茫茫人海中进行筛选,比如一般是10:1的比例,但是这两者的本质原因不在于人数太多,而在于质量的层次不齐。

但如果在筛选的这一刻是面试者(或者说是公司的代表者)做出了最终的抉择,而这个抉择又是不可逆的,那么面试官的责任就显得特别重大,对于高职位来讲,那么老板的责任更加值得关注(毕竟没有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是要找一个人来培训他的,一定是优先找一个来了就可以马上干活的人)。

3.公司文化的价值和实操。

刚刚提及的两点我其实想说一个结论:人性是可靠的,人也是不可靠的。那么什么此案是可靠的呢?

文化是一种务虚的东西,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讲,那么世界上就会只存在两类人:相信文化的人和不相信文化的人。

首先,为什么最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公司文化?为了不引起比必要的口水官司,我们举一个身边的例子:996。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打工人社畜在网络上不停的push和讨论这个点,因为无论是出于“70后、80后都是工作狂”,还是“90后、00后年轻人不好管”,这里就是代际间反应在公司文化上的冲突。也许之前也有很多公司是996(肯定有),但是现在许多人不想这样干了。所以,文化最终还是会落到实处,文化最终会跟每一个人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

第二,有公司文化的公司和没有公司文化的公司,哪个更好?如果你去问一个hr,没有一个人会告诉你他们公司没有公司文化,hr理论上是这个文化故事里最忠实的粉丝(注意,这里并没有用“支持者”),因为没有人原因被觉着只是在做一项流水性的工作,就像产品经理言必谈“商业模式”一样,hr一定要讲讲“企业文化”。

第三,所以,重要的是:公司文化从何而来?公司文化是否可以照抄?公司文化的创建是否需要时间和周期?我们把“文化”再翻译的直白一些:文化就是一个公司或者组织共同信任的一种“沟通方式”,跟个人利益无关,并且有可能对整体利益起到决定生死的作用。直接谈我的理解:我认为公司的文化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让每个人学习的,个人比较排斥直接拿一套外部的“文化”直接强加到每个人身上,因为这个风险太高,对引入者和裁判要求极高。

最后,我试着给一些我理解的答案。

最近陆续看了沃尔玛、美捷步、亚马逊、茑屋书店、京东这些零售企业的公司发展传记,我认为一个公司或者企业如果是属于相信企业文化存在的那一类,倒是不着急针对“人”去设定“文化”的包袱,不妨试着从“顾客”和“用户”的角度去设定一些标准,而内部人的标准是以这个人与顾客的关系中去慢慢定义出来的。

翻译成通俗的白话是指:找一群对顾客/用户有着共同理解的伙伴,去经营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在这个过程里自然会慢慢找到公司的“管理文化”。

举个核桃。比如沃尔玛,大家可能知道沃尔玛一直承诺的是比同类商场的价格低,但是我相信许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噱头,因为从情理上来讲这是不一定成立的,因为作为平台,沃尔玛要关照用户和商家两端。但是如果我们读完《富可敌国》我们就会发现,在沃尔玛很弱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坚持这一理念了。

其实,这也是一个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典型案例,照顾两端是很难的,那么我们不妨照顾一端。在弱小时候的沃尔玛,为了拿到更加便宜的商品,老山姆会驱车去很远的地方找供应商和拿货,这是一种理念和坚持,所以当沃尔玛强大之后,只是有了更好的议价能力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