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经常刷视频的童鞋可能会发现,一些公司旗下有很多账号,包括一个粉丝较多的大号和其他小号。而作为平台,为了更公平的流量扶持,对大小号要进行识别。那么,如何设计大小号识别系统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由于公司业务需要,最近在设计大小号的判断系统,但网上几乎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我打算把整个摸索过来的过程,总结一下,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如果你是在某平台多账号运营的人员,也可以通过产品设计思路,想办法怎么规避被识别成大小号风险。
一、适用场景
电商行业和游戏行业,为了节省运营成本;购票、医疗、银行和保险行业,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短视频行业,为了更公平的流量扶持等等。
我们来看下电商行业的新人福利和视频行业的流量扶持,两个场景下的需求。
场景一:电商行业,节省拉新成本
近两年抖音和快手通过直播卖货,在快速发展自己的电商和支付业务。如果你第一次使用抖音支付,可以 1 分钱购买价值 10 元的商品。快手基本上也是如此。
在直播带货的元年( 2020 年),还上演一场社区团购的补贴大战,新用户 1 分钱可以购买一篮子菜。
还有被称为“民族之光”,割资本主义“韭菜”的瑞幸,新人注册即可免费喝咖啡吃轻食。
以上都属于电商行业的新人福利。
作为用户:用户心里是,免费的不搞白不搞,薅羊毛可是我们的最爱,毕竟大多数人都有两个及以上的手机号。
作为平台:希望控制拉新和留存成本,能 10 块钱搞进来的用户,为什么还要花 20 、 30 呢?
场景二:短视频行业,公平的流量扶持
这种场景没有第一种效果来的直接,但是长久下来,可以构建更良好的创作生态,产品成长的更健康。
现在有很多人选择短视频创业,在某一个细分领域进行创作,从而获得流量和影响力,以此变现。
作为创作者:大多创作者会停留在中腰部,很难做到一个头部号。既然如此,如果多开几个号,做视频矩阵号,使得累计粉丝量增长,也可以实现收入的翻倍。
作为平台:希望构建良好的创作者生态,降低头部账号的流量扶持,把流量用于有潜力的新号,或者中腰部的账号,让更多的人进行创作。
但是有经验的多账号创作者的作品,很容易被系统识别为流量扶持对象,这样流量和用户又流向了少部分人,所以平台需要识别大小号,给大号正常流量,给小号限流,从而使得创作生态更加健康。
需求和场景很明确,平台该如何设计功能呢?
二、信息收集
用户信息采集分两种:第一种是用户行为数据,第二种是用户自主维护信息。
第一种:用户行为数据
获取 APP 注册用户,在平台访问时的基本行为数据,比如最近登录时间、每日访问时长等。
哪些行为数据对判断大小号有用呢?
比如:IP 信息(注册、访问首页所使用的 IP )、设备号(领取新人福利时记录设备号)等。
第二种:用户自主维护信息
收集用户维护的身份信息数据,从身份信息去判断账号之间的关系。
银行卡:产品内含有支付相关的功能,并且需要绑定银行卡;
身份证:招聘软件需要让招聘者和求职者的信息更加真实,会增加实名认证的功能。银行产品、证券交易产品也都需要实名认证;
收货地址:电商产品需要维护收获地址,才能寄出包裹。
产品不同,能收集到的用户信息也不同。我们需要让开发把这些数据存储下来,用于后续分析和使用。
三、如何定义大小号
根据上一篇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可以把信息分为:确定大小号和疑似大小号。
确定大小号:通过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发现身份信息相同、设备信息相同等,能准确判断两个账号为同一个人使用。
身份信息相同:用户在实名认证时填写的身份证信息,支付或者提现时绑定的银行卡号等等。
因为身份证、银行卡的唯一性,能非常清晰的指向同一个人。
设备信息相同:登录、下单与历史的设备号做对比。
二手车、二手房交易的很多,但是 95% 以上的人不会购买别人使用很久的二手手机,绝大多数情况下手机是跟着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使用。
不考虑极端情况,一部手机只关联一个人,同一部手机登录多个账号,可认定为大小号。
举个栗子,在某团优选下单时,会记录下单所使用的设备号,当你在同一个手机上换一个账号下单时,会出现下方截图的提示。
疑似大小号:有些账号间的信息虽然相同,但是无法直接断定为大小号,需要更多维度的信息辅助判断。比如收货地址、登录 IP 等等。
收货地址相同:网购时都需要填写收货地址,当两个用户的收货地址相同时,需要基于场景去判断。
比如很多人会把快递寄到公司,下班拿回家。也有很多快递不会送上门,需要在指定地点领取,导致用户填写的收货地址只有小区名称。
IP 相同:适用所有行业的产品,在用户注册、登录、访问首页时,获取用户的 IP 地址,辨识出相同信息。
IP 出现相同场景很容易,我们去餐馆吃饭时,为了省流量会使用餐馆的无线网。
虽然一条疑似大小号的信息无法断定,但是当有多条相同信息时,就比较容易判断。
四、可视化功能
管理后台中,需要把大小号列表与用户列表分开展示,这样功能相对干净,可拓展性强。
完成功能至少需要 4 个列表(相同账号、疑似账号、剔除相同账号、剔除疑似账号)和一些操作。
4 个列表需要与用户信息关联,记录用户ID、注册时间、最近登录时间等等,做到方便查阅和可跳转。
列表的数据需要打标签,比如疑似账号列表中, 用户 A 因为登录时的 IP,与用户 B 相同,可以查看此 IP 下所有的相同用户。
相同账号列表作用:通过相同信息确定为大小号,记录在这个列表,作为大小号的池子,可用于后续接入用户权限系统。
当然系统的规则判断不一定准确,还需要 “解除大小号” 和 “加入大小号” 的操作,人工干预增加大小号池子的灵活性。
疑似账号列表作用:命中了疑似大小号的信息,记录在这个列表,是进一步确定大小号的备用池子。
运营人员对这个列表操作会比较多,操作人员根据其他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为大小号,列表需要有 “确认大小号” 和 “解除疑似账号” 的操作。
剔除相同账号和剔除疑似账号:顾名思义被人工解除嫌疑的账号,会流转到这个池子,是给操作人员反悔用的。
账号使用一段时间后,运营人员发现,已经被排除嫌疑的账号,确实为大小号,还可以再添加进来。
五、预上线
以上步骤走完,就可以投入开发。但开发完毕,就直接上线使用吗?在投入使用之前,还有一个过度环节,目的是验证大小号系统的准确性。
具体操作:
- 开发完毕上线后,只做数据采集和打标签,收集 1 周左右的数据;
- 重点关注“相同账号列表”,抽样验证,系统判定为大小号的用户是否正确,需要设定一个通过指标,比如系统判定错误率小于 5%;
- 根据结果进行优化(一般控制都是太死了,误杀了部分用户),把之前判断为“相同账号”的数据,变为“疑似账号”的数据等。
反复几次,直到通过设定的指标,就可以与用户权限系统打通,控制用户的登录、下单、领取福利等。
注意:在需求评审环节,一定要给团队预防针,告诉他们开发完毕后,需要多次调整才能正式使用。不然你的专业度会被质疑,团队士气也因此被消耗。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很像警匪片中,确定嫌疑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