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App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日常购物中,我们还能买药甚至看医生了,“望闻问切”这一传统被挪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看病吃药不再是医院的专属。
这一服务形式属于“互联网医疗”的一部分,互联网和医疗这两个概念看似不相关,但也正在这几年内发生着融合,就如互联网对给消费带来的影响一样。
元璟资本(2021数字医疗赛道最佳投资机构)的合伙人田敏正在亲历这一融合,她带着多年互联网投资经验进入医疗这一新领域。最近,虎嗅和她聊了聊,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真正含义和红火背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基因”+医疗的背后
虎嗅:与部分专注于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相比,元璟资本的“互联网基因“相对较重,在这种差异之下,元璟在医疗领域投资的逻辑有哪些不同?
田敏:进入医疗领域后我们选择以互联网医疗相关为切入点,关注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能给医疗各个产业链带来效率提升的板块。它跟传统的医疗投资有很大的差异,传统医疗的投资人更多关注高精尖技术,包括新药、医疗器械以及新兴的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等。我们选择切入的领域并非高度技术相关,而是用互联网产品或理念连接改变产业链,就有点像互联网对给消费带来的改变。
但不同的是,医疗领域相对比较保守,中间环节多,政府管控较强。因此,互联网对医疗的介入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机遇和挑战。对很多传统的医疗投资人来说,去看偏互联网模式的创新项目会更加保守。当去探究哪些因素会成为互联网模式型的公司壁垒,过往的经验会让我与单纯关注医疗技术的投资人相比,会多一些认知。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对风险认知和理解。
传统的医疗投资主要投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比如专科医院或诊所。从产品的角度,它的风险在于早期、中期、后期等与临床试验、监管政策相关的各方面,所以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milestone()。比如,临床前动物试验、IND的申请等,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价值和风险点,这些风险是可以被感知和量化的。
但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企业,它们难以用阶段性和量化指标去考察风险点到底在哪里。而且,它们往往蕴含着对传统行业的微创新,这会引来一些传统产业的抵制,抵制也会成为下一个风险点。
虎嗅:您提到,传统医疗企业跟互联网医疗之间存在着一些“抵制”这是否意味着,目前的互联网医疗还没有抓到最直观的痛点需求?
田敏: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互联网医疗在这两年发展迅速,你会看到有两类创始人,一类是互联网出身的创始人。另一类是有医疗背景的创始人,他们已经深耕在医疗领域很多年,也了解医疗行业的痛点,更想要结合互联网人才和技术去做出改变,实际上,我也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互联网大部分做的都是“大生意”,集聚在一些巨大的市场,带有一定的垄断的性质,互联网公司往往要求需求要无限大,但医疗不是这样,医疗领域很多你认为的需求大多都是伪需求,因为医疗的决策流程和需求发现过程与to c行业完全不同。To c的行业大概率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但是在医疗中患者自己做不了决策,再加上参与方非常多,涉及患者方、医院方、医生方甚至包含医疗相关的各个从业人员。
医疗和互联网在需求还有一个极大的区别,医疗的需求是一个低频的需求,决策又非常重,但很多互联网人都喜欢做高频的事情,没有深入到医疗整个产业链的创始人很难挖掘到真实需求。
另外还有盈利模式这个问题,虽然是利用互联网模式来改变医疗产业链公司,但它的盈利模式还是偏医疗的,并不偏互联网,整个商业模式会回归到医疗商业模式当中,公司需要有自己的服务流程和盈利点。相对来说,我会更关注原本医疗行业是如何盈利的,成本、收入和盈利在新的模式下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总之主体盈利模式不会变成互联网模式,这种烧钱或长期不盈利的模式不合理。
虎嗅:您心中一个完美互联网医疗项目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田敏:首先,投资人都喜欢投“大”和有机会能“长大”的项目。医疗领域有特定的规律和盈利模式,可以从历史去看有哪些板块是大板块,比如以上市公司为例,其中较大的板块包含CRO,里面又分临床前CRO以及临床CRO,这两个板块都有非常多大市值的公司。
第二块最大市值的就是制药公司,未来新型的医疗公司都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工具,如AI跟新药研发结合公司,我们也在不断挖掘这样的公司。
医疗的需求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沿着A股或全球市场内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已有形态和需求出发,中间涉及到的领域我们都会去关注。
虎嗅:在项目挖掘和投资服务上元璟资本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壁垒?
田敏:过去10年,我们一直在关注传统医疗,对互联网和医疗结合的理解比较深,可以概括为“比互联网团队更理解医疗比医疗团队更理解互联网”这句话。但是我认为这个视角不会领先太多,因为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介入一直在快速发生,两方团队正在融合。
作为一个看医疗的投资人,除了切入点有一定的优势之外,最终还是要打入这个圈子,必须得切入到核心领域,你才能去有更多的医疗资源。未来我们希望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去逐步的建立我们自己“圈子”。医疗是个生态体系,投资的公司之间有合作的可能,运营好这个圈子,可以在投后给项目方对接资源。
冷静看待新项目
虎嗅:对于本土医疗行业而言,投资人对新兴Biotech()的出现抱有怎样的态度?
田敏:Biotech是一个未来主流方向,21世纪肯定是生物的世纪,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数据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也有较大的提升,未来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作为投资人,肯定会对这些先进的技术保持紧密关注。
目前为止,主要的新兴技术还是从美国而来,我们会紧跟一些美国独角兽的发展状态,去看中国的一些类似的公司。当然,我也认为这个状况在几年内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现在可以看到中国医疗的创始人的学历和精力非常优秀,这一批人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好的技术底蕴。
第二,实际上在数据时代,在大数据、AI等方面,我们赶超美国的可能性非常大。美国在医疗数据板块监管比较严格,数据的成本,数量远远达不到目前中国的水平。数据对医疗行业来说很关键,初创时拿到的数据质量、成本以及数量关系到公司未来的成长。
在一些更底层的,比如说像小核酸这些领域,实际上现在美国还是领先地位,我们也会follow这一板块。但现在中国的投资界大家都有点“跟风”,一个技术出来后,整个市场就特别热,然后估值就会特别高。VC虽然会关注新技术的,但我自己认为VC不应该去投特别前沿、离商业化特别远的技术,毕竟VC要追求收益,要避免去追风潮,要保持对前沿技术的观察和研究,但也要有自己的节奏。
虎嗅:您如何去看待AI制药在未来三年之内的发展情况?
田敏:在前两年AI制药刚开始火的时候,我们观察过一段时间,但并没有下手,是因为对AI制药最终是要成为一个新药研发公司的服务平台,还是最终能成为一个新型的制药公司,我们有一定的困惑。
如果要成为一个新型的制药公司,想象力空间就完全打开了,但是如果只是成为一个新药公司的服务商,相对来说价值是有限的,因为这个行业真正有号召力的新药研发公司并不多,如果你只成为他们的一个合作方,或者服务方,那么你能在产业链当中分到的价值极小。所以我们去看相关公司时,会比较关注团队在制药方面的经验,以及未来公司是否会建设自己的药物研发管线。
所以,我不投“纯互联网公司”出来创业的,因为他们容易把自己变成一个大数据公司,如果你只是个大数据公司,不懂生物方面的知识很难去真正去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所以公司团队在新药研发领域要非常有经验。
虎嗅:不久前,国家药监局对创新药临床研发的新规让相关医药股短暂波动下跌,也对企业的创新及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投资人的⻆度看您如何看待这一规定?您又如何看待规定发布的时间节点?您认为,企业应该从那些方面提升自身能力以面对新规带来的要求?
田敏:新规发布之后,我也和一些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朋友讨论过,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时跌的那波股票又回来了。过去,很多机构都在投仿制药,当时中国的创新药刚“出头”,市场规模非常大,仿制药有利可图。
但是随着国家这两年对于创新药的政策激励,可以看到投资人现在不会再去投仿制药。如果要问这件事是否会对投资带来很大的转变,我觉得不会,前两年大家都意识到中国开始大力做自己的新药研发,所有投药的机构都在关注新药,大家都在找me-better或者me-best,投资人早已经做出了转变。从整体精神上来说,中国肯定要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走,这给互联网和数据带来很大机会,流程化、规范化、数据化可以让新药研发的人力资源需求降低。
虎嗅:最近,国家提出大力扶持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您也是非常出色的女性投资人,生命科学产业更加不乏优秀的女性创业者,但男性仍然占主导地位,您认为女性科技人才/ 创业者具备哪些优势,又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克服?
田敏:因为我之前也投互联网,跟互联网比起来,女性创始人在医疗领域的优势更大。互联网领域是一个要烧大钱、打大仗的领域,这对女性的要求极苛刻,因为女性的特质是更细心、更有耐心以及更注重细节,但是互联网的创始人是需要像一个将军一样的去打仗,所以在生理特质方面男性更占优势。
但在医疗领域里面,一些非常优秀的创始人都是女性,因为医疗是一个需要深耕细作的行业,也是一个需要资源运作的行业。女性具备了自身优势,因为女性更注重细节、流程以及整个公司的规范化运营。
在资源运作方面,医疗是一个需要跟各方各面打交道的行业,包括政府、机构、医生等,很多女性的社交能力非常强,这些方面其实也会占到一定的优势。当然即使是在医疗领域有时候还是需要打仗,但总体而言,医疗领域能够放大女性自身的优势。
点此回顾榜单完整名录:
《》
《》
如需更多了解榜单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