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近日,集英社旗下少年Jump+发布产品预告,宣布于9月22日上线“谁都可以绘制漫画”的新网络工具「World Maker 」。

同时少年Jump+还将举办第一届“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円,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

当然,这些动作都是表象,更深层次的目的隐藏在战术之下,即在完成放下身段的思想迭代和通过工具革新攫取潜在创作层红利之后,集英社将剑指何方?

日本电子漫画市场或许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方向。

被动放弃的日本电子漫画市场

众所周知,日本是动漫文化的,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漫画销售市场和动画出口国双重身份。因此,很难让人想象的是,占据日本电子市场第一位置的Piccoma居然是一家韩国公司。

Piccoma是2016年进入日本市场的,当时日本传统漫画巨头因为财务问题难以跟随,坐看韩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做大。2015—2017财年,集英社的营收从1221.59下滑至1175.21亿日元,净利润维持在40-60亿日元区间,并在2018年财年下滑至25.26亿日元。讲谈社在2015——2017财年的净利润三年合计仅有不足60亿日元,小学馆更惨,三年合计净亏损37.78亿。

电子漫画市场虽然增长迅猛,但前提是先烧钱抢占市场。从2016年4月在日本上架以来,虽然Piccoma的年销售额以平均2倍的速度增长,即2017年的销售额相比2016年增长了14倍,2018年则增长了156%,2019年又继续增长130%,但其实直到2019年的第四个季度,Piccoma才正式开始盈利。

因此在自身财务数据紧张的当时,日本本土漫画企业难以在电子市场上跟随韩企的战略,从而形成了一个真空期,使得Piccoma的扩张如入无人之境。目前Piccoma已经开始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根据母公司Kakao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Kakao网络漫画业务营收达到1864亿韩元(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营收构成中,KakaoPage占54%,PICCOMA占46%。虽然相较于前一个季度PICCOMA的收益占比有所减少,但整体交易额同比增长2倍,达到1740亿韩元(9.6亿元人民币)。

等到日本本土漫画集团回过神来,他们已经丢掉了很大一块蛋糕。

回血的集英社和被寄予厚望的「World Maker 」

得益于版权收入增加和经营策略调整初见成效,日本本土漫画集团开始走出低谷。

根据8月24日集英社第80期(202.6.1~21.5.31)决算和董事人事显示,集英社以2010亿1400万日元的销售额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率31.5%;净利润457亿1800万日元,同比增长118.3%。

结合前几年的数据来看,这个过程会更加明显:2018年集英社净利润25.26亿日元,2019年98.77亿日元,2020年209.4亿日元,2021年则达到457.18亿日元。

一句话,集英社现在兜里有钱了,可以开始扩张把丢掉的电子漫画市场抢回来了。

但是,当下的Piccoma也早已不是初入日本的吴下阿蒙,而是一家积极本土化的跨国巨头。相比于2016年时以韩漫为主导的策略,当下的Piccoma已经把自己打造为中日韩漫画在日本的一个重要节点。以Piccoma榜单前十作品为例,韩漫占比约为50-60%,日漫30—40%,中国漫画约占10%的比例。同时在互联网运营策略上,其灵活性也让日本同行自愧不如。

因此,想要打破Piccoma建立的这套体系,集英社除了准备金钱攻势外,还需要想想自己除了钱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武器能够反攻。

「World Maker 」便是这一思路的产物。一直以来,日本漫画一直是全世界的领头羊,而集英社则被视为日本漫画产业的明珠,一直以来走的便是少而精的模式。集英社旗下头部杂志《少年Jump+》同期连载的漫画不过十几部,读者投票稍有落伍便有腰斩的风险。这种模式在市场江湖已分时适合攫取头部果实,但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潜在创作力量便可能因为难度问题流向别的平台。

尤其在Piccoma已经占据电子漫画市场主流时,投稿给集英社不再成为唯一的选择。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