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习近平主席在 2021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被「嫌弃」已久的新三板站上了新起点!
2013 年定位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的新三板一上线,就被寄予厚望。之后,新三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 5 年,以及后续的黯淡落寞时光。
数据显示,2014 年后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从 1 千多家增长到 1 万多家,到 2017 年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达到巅峰,有近 1.2 万家。但此后,由于一些企业开始摘牌转板,新三板挂牌数量开始逐年下降。截止到 2021 年 9 月 3 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有 7304 家,比高峰时期下降了 37%。
前期,新三板能够快速发展,与国家政策的重视,挂牌的门槛要求较低,并且制定了很多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设计有关。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三板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市场流动性不足、成交量很差,长期以来,新三板做市交易的数量占比仅有 5%,而 95% 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仍使用竞价交式。加上由于挂牌门槛较低,部分挂牌企业「先天不足」等成长的「烦恼」。
根据官方数据,当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市值仅 2 万亿元,精选层市值第一的公司贝特瑞,总市值为 408 亿元。
从新三板的挂牌与摘牌动态情况可以看到,2014 年~2016 年是新三板增长的高峰期,每年有大量中小企业成功申请挂牌新三板,其中 2016 年就有 5028 家企业登上新三板。这期间,仅有个别已挂牌的企业申请摘牌。但是到了 2017 年,情况已经有了质的变化——申请挂牌企业显著下跌,而申请摘牌的企业却陡增。这一年已经有 709 家已挂牌新三板的企业申请摘牌退板。2018、2019 年,摘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最多的一年有近 2000 家企业从新三板退板。
从高峰期的近 1.2 万家挂牌企业,到现在的 7 千多家在板企业,新三板在 8 年的发展时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已经痛失了接近一半的中小企业。
其实早在 2016 年 9 月,就有业内人士透露,「新三板或更名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三足鼎立。」但当时条件不够成熟。
直到去年 7 月,以设立精选层、引入公开发行、建立转板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措施落地,试图「全面激发新三板的市场活力」。具体举措包括:实施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制度,分层次降低投资者门槛,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精选层实施连续竞价,提高基础层、创新层集合竞价撮合频次;实施转板上市制度,畅通资本市场有机联系;完善分层次差异化的公司监管安排等。
仅仅过去一年多,新三板改革再次迎来政策「大礼包」。这次「设 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正是新三板改革的深化延续。
根据证监会的解读,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以现有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也就是说,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会是新三板的组成部分,它将会和创新层、基础层共同组成新三板的市场层次。
从数据来看,目前 7304 家挂牌的新三板企业中,82% 属于基础层,17% 属于创新层,仅有 1% 属于精选层,也就是说这 66 家精选层企业有可能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上市公司。
目前这一轮新的改革对新三板的发展带来新的提升。一方面是法律地位的提升。「从交易场所的一个市场层次变成交易所,提升了法律地位,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升级。」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是服务中小企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打造「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畅通直接融资路径。同时,这也有利于破除部分机构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政策障碍,改善市场流动性。
根据证监会解读,此次改革的核心要点包括:
升级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后,精选层发行、交易、转板、退出等核心制度机制没有改变。
原精选层挂牌公司转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转板到沪深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上市公司仍由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产生。
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既是对前期经验的总结和吸收,也是根据新形势的大胆创新。相信,未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或将很大缓解,中小创新企业的股权融资交易方式也将会变得多样化。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