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谁都想预见未来,因为能看清楚未来的意义太大了,谁不想未卜先知呢?但未来真的能预测吗?如何才能预测未来?哪些东西不可预测?未来学家,作家Daniel Jeffries用一篇长文把他的经验和盘托出。而且更好的是,他还现身说法,对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做出了预测。原文发表在medium上,标题是:The Pathways of Tomorrow: Four Big Predictions for the Next Twenty Years。篇幅关系,我们分五部分刊出,此为第五部分。
划重点:
这场疫情让我们开始了一项全球性的办公实验
远程办公能提高生产力,节约成本,让企业招揽人才不受限制
远程办公能让被边缘化的社区找到重新振兴的机会
当青睐远程办公的初创企业变成大企业时,远程办公就会变成潮流
城市和远程办公
2020 年,随着疫情让国家封锁边境并让社会陷入恐慌,我们开始了一项全球性的办公实验。
一夜之间,我们从只有 1% 的人在家工作的国家变成有 42% 的劳动力远程办公。
我们不能把魔鬼再放回瓶子了。
很多公司会做这种尝试,但从长远来看,趋势对他们不利。
当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远程完成。服务员、采矿、造房子、开飞机这些活没法远程(目前是这样)。但对于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完成 95% 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天机已经泄漏了。
在家办公的人灵活性更高,干扰更少,工作时间最终会更长,因为他们避免了 30 分钟到 1 小时双向通勤的浪费。大多数人吃完早餐就可以直接上班,而不是去坐地铁,他们会把之前用于通勤的 30-40% 的时间用于工作,这会提高生产力,未来几年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法忽视这一点。
在重返办公室和呆在家里办公的事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巨大分歧。那些技能高超的知识型员工几乎不想再回到朝九晚五的节奏,而没有机会建立人脉网络和提升技能的年轻人则想要回到工作世界的社会结建构。
在谁希望员工回来,谁不希望员工回来方面的分歧依然巨大。长话短说,“一贯如此”的传统大企业会努力让每个人回到办公室,而规模较小、风格更灵活的初创公司和小型企业会将远程办公优先当作默认,而小一点的简约式办公室则适合有时候想聚在或到办公室工作的人。
慢慢地,这些初创企业会发展成大公司,随着它们超越了行业的旧主,远程办公将变成默认的经商方式。在大公司还在争论究竟在迈阿密、圣地亚哥或圣安东尼奥设立办事处是不是吸引人才的最佳方式时,初创公司却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去挑选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地点,这可以为他们提供最丰富的人才库。
最终,这也会变成一场经济战争。大型办公室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房地产是拖累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之一,占到了企业支出的 20% 或更多。没有这笔开支的公司没有那么大的负担,可以在人才和营销上投入更多的钱。大公司会意识到,一旦放弃大型办公空间并用小型办公室取而代之,就可以将成本削减 5-15%,如果他们要跟新的行业巨头竞争的话,他们将别无选择。
这一切对于世界和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uncharted territories有篇文章里面有段话写得非常好,里面总结了这对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
各国一直都在努力寻找振兴大城市以外社区衰落的方法,甚至提供激励措施来吸引那些承诺要到小城镇创业的人。日本、意大利以及很多其他国家都有激励计划让大家回到地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拥挤的市中心,并意识到自己想住哪里就住哪里,大家自然就会搬回到乡村或城市郊区,让那些曾经濒临死亡的社区重新焕发活力。
各国会就谁拥有最好的税收结构展开竞争,以吸引可以在任何地方居住的员工,而小一点的欠发达国家可能会受益最大,因为他们可以从外国公司那里一支为拿到更高薪水而工作的大军,这些人会在当地花钱。 意大利等国已经在寻求通过特殊激励措施来吸引游牧人才。
当然,不是谁都想住在农村的,城市是不会死的。大家喜欢城市,是因为从夜生活到餐馆和博物馆,那里聚集了所有的可能性,但市中心的办公空间将开始瓦解和衰落。
从长期看,所有那些聚拢在办公区周围、卖9 美元一杯的咖啡以及快餐食品的企业会慢慢死去,大家会回到有好饭店以及可以跟家人一起吃喝玩乐的地方。
商业房地产价格将会暴跌,因为不再会有人买大型办公园区,而郊区和市区公寓的价格会继续上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
不管怎样,没有人会怀念那些热量有400卡路里、价格需要9美元的咖啡。
元模式与时间之轮
我们生活在一团过热的原始汤里面,其复杂性难以想象。
如果我们能够设法模拟生活的一切变量,或许就能看到一切都如预测那样徐徐展开,准得就像时钟一样,一切都是可确定的。我们可以提前数年预测天气,并在每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之前就看到,这就是心理历史成真,仿佛从的《基地》系列上面撕下来一样。
但这样的话生活岂不是太无聊了?太枯燥了?
倒不如生活在一个狂野而混沌的系统里面,充满乐趣和冒险以及意想不到的曲折。对说这样更好,因为我是未来学家。
有时候未来很难看清。我们看不到那些黑天鹅事件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预测明天的天气,但很难提前一周或一个月进行预测,因为会有数万亿个变量在进行复杂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
但是我们可以做人类最擅长的事情,看清到大的、抽象的模式。
AI要想领悟我们的这个小技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可以通过向 AI 展示数百万把刀来训练它识别出刀,但今天的 AI 并不理解什么是锋利。但只要我被一把尖刀割过一次就会知道,而且很快。我已经从中抽象出锋利和危险的这些概念,我不需要看到嶙峋的怪石,也知道它会对我造成伤害。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力量把这个世界简化成这样一种不断在发挥作用的元模式。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弧的扩散,看到它在从电报到手机的一切事物当中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同样的模式。技术一开始的发展总是非常缓慢,面临着巨大的障碍,然后在早期采用者当中站稳了脚跟,然后在早期多数采用者当中爆发,最终扩散到每个人,成为默认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
元模式
元模式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看看战争、饥荒和疾病是怎么对事件起到催化作用的,所以当新的催化事件,比如新冠大流行发生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我们可以把镜头推远,看到对立的力间永无休止的战斗,推动和拉动着每一个想法和技术的蓬勃发展,并看到它如何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找到出路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把未来看得更加清楚,比任何机器都要清楚,这赋予了我们巨大的优势。
当你拥抱未来时,你就可以学会如何跟未来共处,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你可以知道该投资什么,并在对手看见你之前知道谁会是你的竞争对手。你可以深入研究自己正在攻关的技术,并了解将来它必须走到哪一步才能取得真正突破,让采用提高到新的水平。你会学会更好地思考、看得更清楚,并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当你了解一切进展时,就可以更轻松地了解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
未来总是在运动中。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可以瞥见明天的奇妙世界。
译者:boxi。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