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本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一次就医体验,提出了就医过程中遇到的的痛点和难点,并以此分析了在线医疗的现状,提出了对未来在线医疗的展望。推荐对在线医疗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
最近的一次就医体验,对于目前在线医疗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对于互联网+医疗这个方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医疗作为一个基本民生,互联网应该怎么去赋能、推进医疗行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就医过程的痛点。
一、先谈谈自己的就医体验
前不久身体忽然出现问题,多年没有去医院看过病可能是因为经验不足走了不少弯路,先说一下自己的体验。
- 因为是意外受伤晚上第一时间去了某大医院的分院,结果医院没有门诊,但地图没有任何提醒。
- 接着去了另一个医院急诊挂号到看到医生间隔了30分钟左右。
- 拍了片子,医生给的诊断结果是第二天去看门诊运动损伤科。
- 挂号:网上所有的挂号都约到了两个星期以后,打电话给医院也没有号。绝望的时候想到了朋友说认识黄牛,最后还是让信息差赚了钱。
- 就诊:看到医生完成诊断1分钟,需要去做核磁MRI。
- 预约核磁:医院的核磁预约到了一个月以后,前边一个大哥哭诉自己千里之外来的。挂号的黄牛提供预约检查服务,价格高的离谱我拒绝了。
- 核磁:自己最后找到了一家偏僻的医院约到了检查。
- 复诊:拿到检查已经是第三天了,再去医院找医生。30s医生看了一眼,说了一句没事,回家休息。
整个过程中有几个特别体验不好的点:
- 第一时间不知道去哪儿(医院、科室)。
- 医院没有联动,既然需要看门诊为什么不直接根据病况进行预约。
- 挂号为什么黄牛有号,网上没有(个人理解是通过信息差赚钱)。
- 检查预约,一样是信息差赚钱,其实有很多其他的医院可以预约到,但缺少一个平台。
- 复诊: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在线的形式看检查结果给诊断,但是需要自己地铁好几个小时去和医生进行30秒的交流。
二、几个痛点
通过一次完整的就医体验,发现了这其中很多的痛点,虽然现在有很多在线医疗的产品,但好像都不能实际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 难:挂号、检查预约等都很难,因为信息差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太多。
- 迷:缺乏基础判断,一股脑的涌向医院,没有对于患者情况进行前置的分诊。患者的焦虑、迷惑很严重。
- 慢:挂号排队、检查排队、检查结果等待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 烦:需要反复的去医院做一些基本线上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三、在线医疗现状
在整个就医的过程中,也尝试使用了很多目前市面上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产品,但其实都没有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自己不全面的了解下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产品:
- 挂号:帮助提供在线的挂号服务,有官方的服务产品,也有一些第三方的,通常官方的都是没有号的状态,第三方则需要支付比较高的费用。在挂号的环节完全是用户自主选择的,缺少专业的判断处理,也没有相同科室的推荐。
- 问答:有一些产品提供一些大医院专家医生的线上问答,会收取一些费用,但是整个的体验很差。大概的情况就是你给医生发完消息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得到回复,每次的沟通都需要漫长的等待。我想真正的患者是等不起的。
- 自主诊断:还会有一些产品会提供自主诊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诊断的某个部位选择做一些问卷,然后系统给出诊断,尝试了几个疾病的诊断,结果个人判断是很不准确的,因为问题太过于通用化,而结果也是简单根据问卷中问题给出的。
四、未来展望
从医生和患者两个角度来看在线医疗应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 患者:真正的解决看病难(分诊、挂号、检查预约查询)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服务,减少就医过程中因为信息差不必要的开销。
- 医生:帮助医生更快更好的提患者提供治疗方案(辅助工具好用、患者信息完整)。
未来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的赋能,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对于医生提供辅助的技术能力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的为患者提供方案;另一部分则是为患者提供就医全流程的高质量服务产品。
1. 医疗技术赋能
- 医学影像:可以利用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影像报告的生成,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提供比较准确完善的分析报告。如果可以利用技术缩短影像报告时间就可以很大程度释放医院的生产力,解决检查排队难的问题。
- 医疗设备:利用物联网提供更智能化的设备,去除过程中报告打印、送检医生这些环节,设备可以完成检查、分析、上传等工作。
- 病例分析:可以根据用户的就诊情况,检查结果给出分析结果,并且推荐治疗方案等,帮助医生更好的完成治疗方案制定,更好的服务患者。帮助医生提升效率。
2. 用户服务
对于患者一次理想的就医过程应该是线性的,并且有引导的,如果有一款产品可以从基础辅助诊断到挂号、结果反馈每个环节都可以解决用户问题,那么就医难、迷、慢、烦等问题都会有所改善。
- 医疗档案建立:其实就医和上学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一个个体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的事情。所以可以模仿学生档案建立患者档案。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档案,记录所有的生病记录、就诊结果、恢复情况等。拥有了这些数据信息之后可以辅助后边去做自动化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等,另外也可以帮助医生就行诊断。
- 线上问答:目前的线上问答没有实际解决患者的问题,没有发挥线上本身的快响应的特点。如果做好线上问答可以避免小病大看,占用医疗资源,对于小的疾病治疗完全可以线上闭环;另外本身在线的优势可以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可以让医疗资源共享,打破地域差异。
- 自动分诊:患者一般都不具备医疗知识,在生病是更多的就是焦虑希望快速找到医生,但是怎么帮助他们更准确的找到医生,或者消除焦虑呢?如果有一些自动化的产品可以帮助用户通过一些描述或者问卷快速定位稳定,并且推荐对应的医院科室进行就医,那其实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焦虑。
- 挂号、检查预约(资源整合):其实做到这一点核心的就是消除信息差,做好资源整合,在某个医院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快速推荐类似的可以解决患者问题的替代方案。
五、难点
1. 医疗技术本身
对于医学诊断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方向,古代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需要综合各种诊断方式最后确定结果。“对症下药”本来就很难,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过往病史等情况综合给出诊断结果。所以根据辅助诊断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可以展望未来是不是可以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技术应用在这个领域。
对于影像分析、医疗设备物联网等,需要有配套的软硬件,医学影像分析和诊断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给出完整的结果,可能需要结合主观诊断等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汇聚收集也会是一个难点。
2. 商业化的权衡
医疗本身是一个基本民生,所以在商业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限制。如果过度的商业化就违背了医疗本身的初衷,并没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果失去了商业化那么资本有多少愿意介入助力在线医疗的发展就有了很大的疑问,所以做好这个权衡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技术的赋能可以改善用户就医的问题,对于医疗产品的目标应该是怎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而不是DAU等数据。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打破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