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暑期档落幕,2021年过去三分之二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数娱君一样,总感觉今年缺点什么。去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部爆款短剧出来,从4月春季的《我是余欢水》到8月暑期的《隐秘的角落》,再到9月秋季的《沉默的真相》。

对比下来,今年精品短剧的声量明显不如去年。虽然精品短剧“领头羊”迷雾剧场今年缺席,“她悬疑”剧场也未见播出,但芒果重磅推出了季风剧场,相继播出《猎狼者》《我在他乡挺好的》,还有B站分别和、合作的《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其中万年影业正是去年一手打造《隐秘的角落》的公司。

数娱君不解的是,这些剧每部都取得了7分以上的高,但从全网有效播放量上看,却与去年动辄破亿的爆款短剧有很大差距。“精品短剧”原本就是门赚吆喝不赚钱的生意,各家扶持短剧应该看重的是“精品”带来的流量新可能,但现在靠吆喝也没能赚来预期的市场热度,精品短剧的下半场究竟该怎么玩?

过客多过行家,无厂牌立风向标

梳理近两年已播精品短剧出品公司,数娱君发现原来短剧这门生意看似热闹,但过客太多。除了有很多此前默默无闻的新公司,网剧、网大、院线电影以及主做IP版权的玩家都在入局,他们大多试水一两部后便不再继续,新公司更多地是拿短剧做跳板,专注短剧的公司太少,难以形成厂牌。

众所周知,早年网剧向精品化进阶的路上,出现了悬疑剧厂牌五元、青春剧厂牌小糖人等,才让野蛮生长的网剧领域有了类型剧制作榜样,厂牌的形成是行业进步表象。

被行业给予厚望的万年影业,大股东是赫赫有名的王牌编剧韩家女,该公司最早于2017年靠短剧《无证之罪》打响业内名声,但新作《突如其来的假期》不仅未能续写《隐秘的角落》的爆款神话,而且类型制作风格与此前作品也大相径庭。

悬疑厂牌五元虽然去年承包了很多爱奇艺、优酷的短剧任务,高产地制作了《在劫难逃》《十日游戏》《白色月光》《非常目击》等四部短剧,但口碑均不及预期,热度更是与爆款无缘。今年五元回到长剧舒适区,拍出了暑期爆款《扫黑风暴》,很显然五元在长剧领域的成绩明显比短剧更亮眼;

电影玩家是短剧领域的第一大“过客”,陈思诚和万达的合资公司拍了《唐人街探案》短剧后,今年便去拍了更赚钱的36集长剧《乘风踏浪》;陈坤、周迅的东申影业翻拍了日剧《母亲》中国版《不完她》后,今年明显将重心回到了电影领域,跟《夺冠》《亲爱的》编剧张冀合作了《阿尔兹海默之家》;此前主做韩国电影翻拍的,出品过一系列杨幂主演的《逆时营救》《我是证人》等,去年制作了短剧《失踪人口》后,今年还没有短剧的新动作。

只有管虎、梁静夫妇的七印象两不误,不仅在电影方面忙碌,主控了今年献礼大片《革命者》,扶持了系列新导演作品《街娃儿》《小白船》《没问题》等,还持续供应了剧集市场,拍出了继《龙岭迷窟》后的又一个鬼吹灯IP短剧《云南虫谷》。但不难从七印象的新导演扶计划“7望计划”看出,电影仍然是七印象的主心骨。

短剧的“钱”途太难了

2020年4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建议限定电视剧每集的采购价在400万以内。据某业内制片人透露,现在平台对短剧的采购价也普遍在3、400万,短剧目前有且仅有的赚钱方式是压缩成本,不然10集左右的短剧,怎么可能比长剧赚得多?

《开端》算是正午阳光真正意义上自己采买IP创作的短剧,而且挑战了新颖的软科幻题材。据悉,正午阳光之所以做这个冒险项目主要是为了培养新导演,算是《山海情》导演孙墨龙带着刘洪源、老算两个新导演“出师”。

但据业内人士预测,软科幻的单集制作成本不会像《我是余欢水》一样省钱,《开端》的最终完成量不一定会止步于20集。当初《山海情》也从立项备案的十几集规划,增加至23集,集数有时是随着成本水涨船高的。

数娱君身边有一个制作人正在创业,他正在尝试做精品短剧一鸣惊人,但遇到的棘手问题是他想做的题材能不能压缩足够低的成本,以保证他有微薄盈利。因为在平台按集数采购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创业新公司即使想放开手脚去复制《隐秘的角落》这样的精品短剧,最后都要承担可能赚不了什么钱、甚至赔钱的风险。

当数娱君问及他会不会想专注做短剧?的答案是否定的,长期做不赚钱的短剧不符合商业逻辑,但创业公司通过短剧打出口碑,在行业立住脚,然后再去接长剧赚钱,是捷径。

加之各家平台对短剧都有扶持,大多知名长剧公司又不愿意放着赚钱的长剧项目,来做只赚吆喝的短剧,确实给了一批新入行公司机会。只不过,短剧永远只是一个跳板而已,薄利留不下任何人。短剧想要赚钱,无非两条路,要么行业改变采购模式,要么国民养成付费习惯,走通分账的路,同时还得有力地打击盗版。任何一条路,对于当前的国情来说,都很难。

微短剧会冲击精品短剧?

数娱君此前讨论过精品短剧的留存率明显高于长剧的内容,因此也有人认为精品短剧是长视频平台应对短视频争夺流量的一种策略。(有效播放留存率计算规则:第2集起每集的有效播放相对于第1集的比例均值)

就在今年精品短剧声量明显不如去年的时候,抖音、、微视相继宣布加码微短剧,抖音推出“明天的剧集”计划、快手推出“星芒计划”、微视推出“火星计划”,一下再次炒热了“微短剧”的概念。

虽然微短剧、精品短剧是两个平行发展的短剧赛道,但在长视频今年全面向短视频宣战的大背景下,长视频打击短视频的影视侵权,狙掉短视频剧集营销的红利,“微短剧”被赋予不同往常的意义,仿佛是短视频应对长视频宣战的一次重拳回击,毕竟长视频恨之入骨的剧集cut版如此吸引流量,那不如直接制作短、平、快的微短剧回馈用户。

精品短剧和微短剧现在的处境类似,都有平台资金扶持,都在主攻付费分账变现的可能,都面临“钱”途困难的问题。无论是精品短剧还是微短剧,未来能不能立足行业的关键是,当下能不能跑通长期可行的变现模式,不能一直靠扶持、靠压缩低于平台采购价的成本来盈利。

精品短剧形式更像是Netflix的剧集模式。Netflix一直在国外资本市场讲会员付费的故事,会员数的增长就是Netflix在内容层面继续烧钱的底气,随之股价也会高涨。然而就在近日,Netflix的会员付费故事已经走到终点了,Netflix全球仅剩中国、克里米亚、朝 鲜与叙利亚四块土地未涉足,会员数迎来了停滞增长的时刻。

以Netflix当前赚钱的速度,想要弥补上曾经内容烧钱烧下的巨大财务窟窿,显然不太具备说服力。所以Netflix今年果断地换赛道,进军游戏行业,挖来了《模拟人生》EA前高层担任游戏开发的副总裁,并火速在波兰上线 Android 的游戏测试服务,推出了《怪奇物语:1984》和《怪奇物语 3:游戏》两款同名剧集IP改编的游戏,并预计明年内全Netflix平台上线。

如果连Netflix最后都诉诸于游戏来盈利,那影视付费的模式可能真的要打上一个问号了。微短剧目前变现的新可能是明星化,通过短剧捧出网红明,再通过网红明星进行广告、电商、直播等后续商业链变现。不得不说,就产品属性来说,微短剧确实比精品短剧更接地气,但就此下结论谁更有“钱”途,还为时尚早。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