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之下,有部分家长焦躁不安,有的培训机构也不甘心,结果两头一拍即合,出现了课外培训“新变种”,不是“众筹私教”,就是包装成“家政服务”“住家教师”。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这些举动都难逃违规之实。
变相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将被查处
9月8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
通知称,《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影响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通知明确,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合规性学科类校外培训一般是指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登记的培训场所和规定的培训时间,由其所聘请的具有教师资格的培训人员,按照规定的培训方式,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的符合培训内容要求的学科类培训服务。
通知指出,对不符合上述合规性要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应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此外,通知表示,对于明显违反相关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根据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行为的隐蔽性、多变性特点,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通知还提到,各地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学科类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对于证照不全的机构和个人,根据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对跨区域违规行为,由培训机构审批地、违规行为发生地相关部门共同查处。
通知要求强化监管执法。各地要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压实责任。要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纳入省、市、县和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
月薪3万“挂家政头卖家教药”
就在前一天,即9月7日,湖南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发布通知,湖南全省即将于9月10日至10月15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专项行动,以“家政服务”“住家教师”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及在居民楼、咖啡厅等场所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行为将被查。
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随着“双减”政策出台,打着“新家政”名义的住家教师概念悄然兴起。
据报道,有提供住家教师服务的机构一方面将住家教师包装成“新家政”,另一方面又解释说他们与一般的家政人员不同,不负责家务做饭,只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是一笔不菲的花销。该机构提供的价目表显示,住家教师的工资在每月12000至20000元之间,中介会与求职者、住家家庭签订三方合同。在此期间,雇佣家庭需要为住家教师提供免费食宿,还需要向机构缴交一笔“项目费”,若与老师签订半年的合同,项目费为9800元;若签订一年合同,项目费为14800元。
该机构工作人员推荐了一位硕士学历、毕业于双一流大学、英语专业八级、有少儿英语老师经验的住家教师,期望月薪为25000元。
曾经当过住家教师的人士表示,住家教师通常要参与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个性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班的选择等,有时候也要参与轻量家务劳动,比如手洗孩子的衣服,帮孩子收拾房间,甚至是帮孩子洗澡。
对于这个行业,工资或许是能衡量“工作量”的标准之一。该人士表示,一般住家教师的工资在1万至3万一个月,工资给得越高的家庭,住家教师的工作内容往往越是有针对性。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