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基金大获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投资了一批周期股。现在又到了周期为王的时代?
1981年至1982年,美国经济遭遇了衰退。彼时我在麦哲伦基金供职,我买进了一批周期股。这种拥抱周期的策略使麦哲伦基金得以收获成功。而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似曾相识,周期为王的时代可能又出现了。
今天的股市表现是40年来最差强人意的,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止步不前。但我们也目睹了周期股股价的回暖,这令人振奋。“目睹”这个词可能不尽准确,因为很多人似乎并未注意到这种苗头——通常来讲,这是经济复苏的信号。
当宏大壮丽的20世纪80年代临近尾声时,消费行业的成长股——默克、吉列、可口可乐、沃尔玛、家得宝等——继续走高,而周期股股价持续走弱,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华尔街,今天的宠儿可能是明天的弃子,1991年以来上述消费成长股的差劲表现就是实例。同时,周期股也到了该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果然,纳入摩根士丹利周期指数的30支周期股的价格在1992年一年间增长了23%,同期标普500指数仅增长了4.5%。今年上半年,周期股的表现再度胜出。其中有一支股票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家上市公司叫标准产品,为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塑胶配件的,其股价在1990年触底反弹,到今年上半年已翻了三番。
有些读者可能还没接触过周期的概念,在此我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周期是一家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对顺周期的公司而言,经济环境好时,公司兴盛;经济环境差时,公司承压甚至衰败。顺周期的公司之所以和经济环境同向而动,是因为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价格高,当经济环境变差、消费者银根吃紧时,则不考虑购买这些产品。而身体除臭剂、牙线、巨无霸汉堡、头疼药等刚需产品则不受周期影响,无论经济好坏、消费者都得买。这也是为什么药店、快餐店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原因。
说到周期,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钢铁、铝、汽车等工业巨头。但今天工业巨头主导经济环境的方式已迥异于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做法。比如,今天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也包括了麦当劳(McDonald’s)、迪斯尼(Disney)这样的非工业企业。可以想见,如果更多人意识到麦当劳是道琼斯工业股,那么巨无霸汉堡可能不会像现在那么受欢迎。
周期性行业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经济不好时,除了烟囱工业式微以外,其他周期性行业也会遭遇重创。比如,酒店行业是周期性的,因为在经济走强时,酒店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更多的房间。再如,高端餐饮也是周期性的,因为这类餐饮主要服务富裕客群,一旦这些人觉得经济将步入低谷,他们会马上抛弃高端餐饮,转而到社区小酒馆消费。
机械工程、住宅地产、家电企业、家具生产商,这些行业通常也是周期性的。还有IBM,自大型主机成为该公司最重要的产品之日起,该公司也开始受周期影响。废物处理行业也是周期性的,尽管清洁工业早年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节奏的放缓,自然也没有那么多废物需要作净化处理了。但不幸的是,很多投资者并未意识到该行业其实也受周期影响——很多人在错误的时机买进了清洁工业的股票,随着经济衰退期的到来,他们只能看着该行业的股价一路走低。
同属周期性行业的还有挂面纸板行业,也叫硬纸板行业。这是因为当经济衰退时,产品卖不出去,那么零售端也就不需要箱子来装运商品了。还有航空业。我把联合航空视为终极周期性企业——盈亏交替进行,比如,头一年每股盈利15美元,则第二年每股亏损15美元。我对这类股票的操作方法就是每股15美元、做多和做空交替进行。
如果你吃不准某公司是不是周期性的,最简单的甄别办法就是看其价值线的变动情况,也可以到图书馆或经纪商处查阅证券研究机构出版的、关于该公司经营数据和业绩表现的走势图。股票走势图上有一根线反映公司的盈利情况,即盈利线。这根线可谓价值连城:当这根线持续走高时,则表明该股票是一支成长股,比如默克就是这样一支股票;而当这根线忽上忽下,那么该股票很可能是一支周期股,比如美国铝业公司。
买入周期股的最佳时机,是经济环境最糟糕时、公司盈利情况最低时、民众对前景最悲观时。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有一本叫《前景》的每周通讯,其负责团队曾对二战以来美国经历的8次经济衰退进行了回顾,从中总结出了股市触底后、周期股股价的变动规律。他们发现,每次经济危机后,周期股都会率先释放复苏信号,在经济触底后的5个月内,周期股股价将至少反弹50%,是同期标普500指数反弹比例的2倍多。
谁能带领经济走出衰退?是广大消费者们。他们买车、买房、买新家电,由此刺激木材加工厂、钢厂、生产资料制造商、广告商、传媒报刊等相关产业复苏。
问题是,即便我们知道二战以来的历次经济衰退、反弹都遵循类似的规律,我们也很难预测“底”在哪儿,更别提在经济复苏初期踏准时机、买进相关股票了。要知道,每次经济危机时都会有人悲观唱空,这些人不认为经济会走出低谷,而是会进一步陷入萧条。在大萧条时期,车子、房子都会卖不出去,整个国家将走向破产。如果你问我哪些时候不宜持有周期股,那么我的回答是:经济大萧条期间。
这些唱空者有一句口头禅:“这回可不一样。”我不苟同。历次经济衰退的确是不同的,但不同不意味着这次的经济危机能把我们打垮。因此,为了不陷入悲观论,我总是提醒自己,尽管美国曾在1929年大萧条期间遭遇了漫长的经济停滞,但如今的美国经济不同于以往,经济能级、经济结构大不一样了。
今天,17%的美国人为联邦、州或地方政府工作,数百万美国人享受着社保、失业补助、养老金等福利,这些稳定收入足以带动消费、避免经济陷入停滞。在产业上,我们有庞大的教育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这两个产业的运行和业绩表现都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其中,教育在经济衰退期的表现可能反而更好。此外,在制度安排上,我们还有其他很多经济“稳定器”,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美联储、储蓄保险等制度安排。
我们经历的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始于1990年,是二战以来的第9次衰退。不出所料,那些唱空的质疑者们说,这次衰退不同于以往,美国经济有可能一蹶不振。今天,我们已步入了衰退的第三个年头,这些质疑者们还在怀疑我们能不能走出来。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欧洲经济深度衰退、日本陷入滞胀。但我也坚信,欧洲和日本终将走出阴霾、迎来新生,这也将助推美国经济的复苏。
当前,尽管有些周期股已实现了可观利润,其他周期股的经营情况尚未好转。如果比照1982年的情况,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几年。以汽车行业为例,尽管克莱斯勒的股价较1990年低谷时翻了四倍、福特的股价翻了两倍,上述两家公司的股价仍显著低于1987年股价大回调前的历史高位。
随着经济触底反弹,投资周期股的投资者们就可以获利。当经济进一步向好时,周期股投资者们还可以持续获利。当经济触顶时,他们还可以继续获利,尽管此时的投资回报增速会降低。当经济冲高回落时,投资者就开始蒙受损失了。经济越差,损失越多,最后很可能抹平全部收益、颗粒无收。
因此,你必须时刻知道身处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比如当前,大多数公司都在触底温和反弹的区间内。但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投资周期就是投资预期。一些大型投资机构试图用找准时机投资周期股的办法、攫取暴利、超越竞争对手。但如果进场时机错了,这种办法也可能导致惨败。比如,如果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判断存在分歧,那么各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很可能会打架。此情形下,股价不会单边上扬,而是剧烈波动。
要想在周期投资中获胜,你需要掌握追踪行业基本面和公司基本面的一些方法,即投资者优势。全美1.1亿就业人口中,至少又5,000万身处周期性行业。这些人对行业景气度和未来走势的观察比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敏锐。比如,造房子或卖房子的人,造车、卖整车或卖汽车零部件的人,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卖铝合金挡板的人,在航空公司或旅行社工作的人,这些人身处产业一线,能最早观察到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库存的变化,以及销售额的变化。再如,临时救助机构的雇员们能最早获悉哪些企业的订单量超出其产能——这也是明确的、行业向好的信号。
即便你觉得在经济复苏后再买进心怡的周期股已然太晚,你也不必心灰意冷,因为5年后、10年后、15年后还会有另一轮衰退期,还会有另一轮投资机会。周期股是非常宽容的,总会给你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