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中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平台,尽管在此前已经宣布放弃赴美上市,但其在业务端的拓展也早已使得其不再只局限于共享单车。而无论共享电单车、顺,还是电动车等出行类业务的拓展,也使得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

并且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此前就已经表示,“哈啰并不把自己定位在只做出行的公司,我们希望能够发展成综合性的超级普惠生活平台,所以哈啰布局做了两轮、换电、顺风车、打车、本地生活等业务。综合性的超级普惠生活平台,将是哈啰在未来几年的重要目标”。

继去年12月宣布进军单体酒店加盟市场,并推出自有品牌“哈啰酒店”后,日前哈啰出行方面也公布了这一业务的发展情况。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哈啰酒店目前已签约上百家加盟店,覆盖了广州、合肥、武汉、南京、成都等二十余个城市。从出行到酒店,哈啰出行如今在这一赛道的表现,自然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关注。

再拓业务边界,哈啰酒店衔接出行与本地生活服务

从2016年完成A轮融资,哈啰出行在5年时间里已经完成了10次融资,事实上早在2018年,更名为哈啰出行后也已经展现了其业务拓展方面的意图。继此前陆续推出顺风车、电单车、电动车销售、换电等业务,并开始涉足本地生活服务等领域后,酒店无疑也成为了哈啰出行试图突破业务边界的又一次尝试。

继2020年4月,哈啰方面就上线生活消费入口,提供餐饮到店、金融、地图、旅游等服务后,俨然也使得其本地生活服务的雏形已经形成。而对于要做“超级普惠生活平台”的哈啰出行来说,在这一基础上推出酒店业务,除了是对出行业务下一环节的补齐外,显然也是在对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一种补充。

不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哈啰出行目前构建平台生态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无论是以互联网出行服务为基点,还是向着本地生活服务进发,酒店这一业务现阶段都面临的将是强敌环伺之势。

切入酒店细分行业,哈啰酒店或依旧还有机会

从目前官方所公布的业务形态上来看,哈啰酒店采用了类似于OYO的轻加盟模式,主要面向的是中小规模的单体酒店。除了在品牌上统一改为“哈啰酒店”外,哈啰酒店将以流量赋能、运营赋能,以及收益管理优化为切入点,为单体酒店实现降本增收。在酒店加盟后,哈啰方面将对其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帮助酒店从OTA平台优化、渠道开发等方面优化前端展示,并通过商圈流量数据变化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经过运营团队的专业指导后,四川一家加盟店23天后的散客订单比调整前提升37%,OTA点击量提升35%,OTA服务质量分平均提升17%。所以不难看出,哈啰方面实在试图将一个个的单体酒店纳入这一体系后,将其形成连锁酒店集团。

这种加盟模式事实上对于初入酒店行业的哈啰出行来说,显然是一种相对更低成本的切入方式,毕竟相比于自建酒店的庞大投入,对于其目前还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也有着更大的风险。而现阶段,单体酒店则是一个极度分散、相对蓝海的市场。根据《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显示,国内酒店存量市场中约有92万家单体酒店,占比超过85%,可触达的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尽管此前OYO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并不太尽如人意,但哈啰显然看到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也正式有了OYO在这一领域的尝试,无疑也给了哈啰酒店宝贵的经验。此前哈啰出行CEO杨磊曾透露,“哈啰的用户大部分是下沉市场的老百姓,基于这样的用户基础,哈啰希望做偏中低端的酒店”。而这类酒店在服务标准及运营尚未建立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显然也将给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如今在市场上,已经获得高星酒店及成熟连锁酒店资源的OTA平台,在业务端与用户习惯上已经构建了相对较深的护城河。但从同样进入这一领域时间并不长的美团方面来看,其所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达65.84亿元,同比增长112.7%。由此也不难发现,在传统OTA平台之下,依旧还有着大有可为的市场空间。

无论酒店还是OTA,哈啰现阶段仍需进一步探索

对于如今已坐拥4亿用户的哈啰来说,其俨然已经展现出了流量平台的优势,以将用户从新的酒店业务上引流显然也或只是变现的一种方式。但如今在连锁酒店领域,根据盈蝶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显示,早在2019年中国连锁酒店品牌规模TOP10中,门店数最少的全季酒店也有553家,而7天酒店的门店数则最多,达到了2283家,如家酒店的客房数更是达到233226间。因此这也意味着哈啰酒店想要在这一领域快速突破,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事实上,单体酒店同样也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痛点,并且由于知名度等方面的问题,这类酒店也容易被OTA所“绑架”。此曾有爆料称,OYO就曾给和美团方面分别支付了2亿与4亿元的渠道费,同时在相应平台上达成交易还需支付一定的佣金。但相比之下,哈啰出行本身就是一个流量渠道,只是现阶段用户习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

所以现阶段对于哈啰出行来说,在酒店业务刚刚起步之时,如何完成冷启动,并将平台的流量导入这一业务,并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或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至于这一业务线能否拓展出行业务,并补齐其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布局,则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