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得以幸免。学习环境,乃至整个学习生态的变化,加速了教育界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国内教育思潮正在转型中。如何对抗“内卷”焦虑,回归教育本质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芬兰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们不仅成绩好,创造力也很强,还快快乐乐没有压力。

它究竟做了什么,让自己成为全球具有重要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同时又能把教育做到如此强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芬兰教育为什么那么卓越?

一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芬兰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在芬兰,除了水和森林,其他自然资源都很匮乏。但是,芬兰人通过投资教育、辛勤工作,几乎是重建了自己的国家。教育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让芬兰得以重建的关键因素。国民的智力活动和创造力是芬兰的主要财富。

长久以来,芬兰形成了从学习者的视角看待教育的主导思想,学习者的视角不仅包括个体的角度,也包括社会文化的角 度。这种关于学习心理的思潮是全球性的,而且发展迅速。尽管芬兰的新课程标准不是基于任何单一的学习理论,但是其中的很多元素都建立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之上。

在芬兰,特别是在芬兰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学习与知识的社会建构理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习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再生的过程。这种方法吸收了让·皮亚杰 的学习与认知发展理论以及杰罗姆·纳的研究成果。

芬兰每十年进行一次大的教育改革,最近的一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教什么”到“怎么教”和“怎么学”的转变,也就是把原来单纯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芬兰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成果引起了全世界对芬兰学校及教师教育的兴趣,但是人们对于面向21世纪的芬兰之路和令人兴奋的“现象式学习”依然知之甚少。

什么是“现象式学习”?

现象式学习强调整体性的学习方法。它的思想基础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将校内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应当学习如何在协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它还综合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不是为了取代科目学习,而是为了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之下。也可以用基于某一现象的方法来学习一门学科,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还可以提高其创造力。这样的问题经常会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

从深层次来说,现象式学习理应超越某一门学科。由学生界定的某种现象作为探索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开发出更加灵活的思维模式。当学生通过讨论、思维导图、写作和其他方式,以及他们认为必不可少要触及的问题来激活先前的假设时,他们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以及其他 21 世纪所需要的广泛的能力同时也了发展。

现象式学习非常接近哈卡赖宁教授的渐进的探究式学习或贝赖特和斯卡德玛丽亚的知识建构法,这些方法依赖于逐步深化、协作、有意识且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对现象式学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全科老师力图打造以现象为基础的项目,而需要理解的核心现象是学习不断发展的心理学课程、社会互动和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我们的学生需要同时经历两个层次的研究过程 :处理用于研究实际现象的过程, 以及分析过程质量、工作方法、小组动态的元过程并对所有这些内容进行学习。

芬兰的现象式学习着眼于对未来国民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敏锐地捕捉到了面向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七项横贯能力:

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

文化感知、互动沟通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自我照顾和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多元识读的能力;

信息及通信技术运用的能力;

职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方面的能力;

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能力。

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

1、探究式学习

芬兰的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教育出文明和开化的人,即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或创造力的人。基于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探究式学习不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最少的支持,也不强调任何特定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既强调融会贯通和深度学习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普遍性思路。思考能力是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探究式学习给予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把学习和个人兴趣联系起来的机会,同时把学习嵌入有意义的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参与解决具 有实际意义的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并进入对他们而言有个人意 义的主题当中。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保持参 与性。

在情境式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角色。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是关于赋予自主权和把学习的代理权归还给学生的过程。

该过程允许学生彼此合作提 出问题,并由此引导他们的学习;参与选择使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决定小组中角色的划分;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评估,并根据反馈修正所取得的成果。

这种想法是把学生从 知识消费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进而转变为知识创造者的角色。最开始,学生需要来自老师的很多流程上的支持和指导。在此过程中,他们应该逐渐学习如何规范和协同自己的调查研究。

在未来的工作场合中,提出正确的问题、界定和解决 最重要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和变革的能力将会是核心要求。探究式学习应当培养学生创造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应当学会为个人的发展承担责任。他们同样应当在周围的社区中学习并为社区做贡献。应用基于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应用基于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包括研究、产出、评估、编 辑、发布数据和想法的能力。学生要学习如何设定个人及共同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独立或协同评估所取得的进展。这几点至关重要。

在采用基于探究的学习方法时,让学生承担自己和小组学习的责任也很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了解整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在所有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提出想法和批判性地审视想法分开。因为我们无法同时拥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常二者是互相扼制的。在广益的阶段,任何想法都是好的。在新想法枯竭之后,就是把所有的想法汇集在,尝试检验它们的时候了。然后就是批判性地评估和设定未来的学习目标。

2、打造打造学习社区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克服个人的局限性。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分担责任、发挥所长以及支持同伴,也能够体会到协作的价值。

协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是为了让他们学习如何积极地互相倾听, 并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展开辩论,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小组归属感。教师在促进互动技巧的学习和树立有效沟通的榜样方面发 挥着关键性作用。

教师还应在课堂和学校乃至更宽泛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一种互动的文化。指导学生一起工作,在集体中丰富他们的想法, 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应当在全校塑造这种文 化,这样才能使协作学习和知识创造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例 外。这一过程应当趁早开始,因为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脑部发育处于风暴期,调整他们的学习方式会很困难。

如果可以趁早开始,那么在青春期,他们就已经知道自己是学习者,以及哪种学习策略更适合他们。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协作学习 文化的最佳阶段。共同学习和知识建构 学习者应当学习的重要技能包括 :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 和他人协调学习步调以及在小组中分享规则。

例如,有必要给健谈的人留有发言的空间,大家要鼓励害羞的组员更多地参与等。学习者应当找到公平分配工作的方法。知识的构建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其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可能 有自己的优势和作用。社区型学习既指学校,也指校外的社 区。“从服务中学习”指学生通过服务社区来学习。儿童参观老人院或其他机构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非常棒的学习体验。

在芬兰,很多地方性报纸都有专为儿童设置的版面,儿童也可以担任记者。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容易在网上开展。教室的四壁不再是学生的“围墙”。

文化感知、互动沟通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芬兰课程标准的中心思想是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应该能制定目标,而且能够独立或同他人一起解决问题。在学校的环境里,学习发生在和同伴、老师、社会团体以及社 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需要独立的、合作的和协作式的思考、 计划、研究、探索,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多方面和复杂的评估。

新课程标准认为,参与和学习如何协作的意愿对于学习过程至关重要。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和文化感知、互动沟通和自我表达 109 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后果。

协同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和思考不同观点的能力。当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只是由老师从旁协助时,其自主学习的意愿就会增加。

芬兰教育体系内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明白自己的行为对 其自身和他人的福祉、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影响。他们不仅应该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和其他人,而且应该学习那些对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以及增加社会福祉至关重要的技能。

培养社交和情感技能有助于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建设一个充满爱心的 社区的重要性。课堂里的教学、学习和操作同样应该得到变革和发展。这意味着一个整体性的变化,它综合反映了标准、目标、期望以 及领导、计划和过程评估。

整个学校的文化都需要改变,以适应这些目标。教授社交和情感方面的课程可以与教授其他课程进行比较。学习应在互动中进行。知道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朝着目标前进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只专门提及了一种技能,也就是自尊和情感技能。

学校是具有高度结构化的互动方式的机构。学生和老师也已经发展出了某种身份认同,他们已经习惯了某种思维和行动方式。近年来,旧的制度化学习方式因为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世界上有无数复杂的问题亟须不断创造新的相关实践。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强调知识的创造性,因为它有可能为教育和科技领域带来进一步的创新,学校也不再是执行机械性任务的场所。

作者简介

【芬】科丝婷·罗卡(Kirsti Lonka),全球知名教育家,曾荣获芬兰总统颁发的白玫瑰一等骑士勋章,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此前她曾担任赫尔辛基大学行为科学学院副院长。她曾在多个大洲的许多国家工作过,为芬兰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创想和理念。她也是一名国际研究员和主题演讲人,为全球数万名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教育方面的启发。她独立撰写以及参与编写的著作众多,包括《顿悟学习》《人的思维》《渐进式探究型学习》等。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