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对于如今消费电子行业来说,如何才能确保产品既叫好、又叫座?

纵观整个行业不难发现,公认的诀窍其实无非就那么几种,要么是产品本身的性能和技术特别出众、要么是产品的功能设计能戳中消费者的需求,要么就是定价着实更有竞争力。

通常能够做到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就已经足以创造出足够的产品关注度,并为其良好的市场表现做好铺垫了。然而在看完2021年9月15日凌晨的这场新品发布会后,我们三易生活也不得不感叹,苹果这一次在产品力、功能设计,以及定价策略上,同时做到了令人难以抗拒。

强大的芯片性能,再次成为了苹果的杀手锏

自苹果用自研的M1芯片在MacBook和iPad Pro上,刷新了大家对于“轻薄本”和“高性能平板”的认知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界对于苹果自研的芯片实力应该已经不会再感到意外了。

不过我们确实没有想到的是,苹果在今天的这场发布会上不止一次地用芯片“嘲讽”了竞争对手。

比如说,作为今天亮相的第一款产品,新一代的iPad配备了A13芯片。别看它是苹果2019年就已发布的芯片,但其在性能上与当前市面上流行款的Chromebook相比,依然快了足足3倍;而如果是与相同定位的Android平板电脑相比,新一代iPad的性能优势更是高达6倍之多。

当然,不能不提的是新款iPad mini、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Pro,以及iPhone 13 Pro Max里所配备的全新A15仿生芯片系列。请注意,我们说的是“系列”,因为A15此次其实有两种规格,分别是用于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6核CPU+4核GPU型号,以及用于iPad mini、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的6核CPU+5核GPU型号。

没错,定位更高的新款iPhone此次在3D游戏、屏幕渲染,以及图像处理性能上,与偏向普及型的型号之间拉开了差距。不过事实上即便是“基础款”的A15,CPU性能也已经比“顶级的竞争对手”快了50%,同时GPU性能也要领先30%,而高端型号上的“满血”版本,其图形处理能力更是比旗舰Android机型所使用的平台足足高出了50%。这也使得苹果方面非常自信地声称,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是当前市面上最强性能的智能手机产品,没有之一。

在今天的这场发布会上,苹果方面甚至毫不讳言地说到,“竞争对手至今依然在追赶着我们的芯片(性能),而且追赶的不是去年,而是两年前的(性能)水平。”

更懂用户的设计,让苹果此次的新品变得难以抗拒

熟悉苹果旗下产品线的朋友可能知道,虽然近年来其在自研芯片方面的确表现特别亮眼,但实际上比起芯片的设计能力,苹果在产品功能定义、在“如何迎合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功底,才是他们更加厉害的地方。

就拿今天推出的新品来说,新款iPad一方面大幅增强了硬件性能,提高了性价比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它还显著改善了屏幕显示效果,配备了能自动将被摄者进行“居中”处理的摄像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功能最早其实是在M1 iPad Pro上首发,而如今被“下放”到基础款的iPad上,明显就是瞄准了当今远程办公、网络教育的大量用户需求,同时也起到了打造产品“差异化体验”的作用。

而在新款的iPad mini上,苹果这种“懂人心”的设计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毕竟无论是在外观造型、全新的窄边框全面屏设计、性能方案,还是在摄像头、接口、生产力、扩展能力等方面,新一代的iPad mini活脱脱地就像是将iPad Air“等比例缩小,同时性能还进行了增强”的产物。

一方面,小巧的机身、轻量化的设计,让新款iPad mini在如今这个普遍“大块头”的平板电脑市场里显得格外精致。另一方面,新款iPad mini此次所搭载的A15仿生芯片,更是与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同款的5核GPU“满血版”。换而言之,如果你想要体验苹果最新仿生芯片的强悍性能,或是需要一款基于A15的设备,那么iPad mini同样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苹果今天还发布了新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7。与前几代产品相比,新款的改变集中体现在了边框更窄、显示面积更大的屏幕、更加严丝合缝的机身工艺(支持IP6X防尘和50米防水),以及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长的续航上。而这些升级对于习惯了用Apple Watch监测健康和运动信息的用户来说,显然每一项升级都显得非常有必要。

外观、性能、影像全面强化,iPhone 13系列实力爆棚

至于刚刚亮相的iPhone 13系列,在其机身正面可以看到“刘海”更小、效果更好的屏幕。OLED材质,全系支持杜比视界、HDR和HLG三大高动态范围标准,再加上新设计的户外超高亮度模式,也让iPhone 13家族在各种场景下的屏幕观感都继续维持在了行业的顶级水准。

而在机身背面,iPhone 13与iPhone 13 mini的新款后置双摄模组不只是用上了iPhone 12 Pro Max同款的超大尺寸主摄和CMOS位移防抖设计,大幅提升了暗光成像能力,更是加入了能在视频拍摄中自动识别当前“主角”、自动追焦的电影模式。

更加有意思的是,这两款新机的后置双摄造型也从前代的上下排列,改成了现在的排列。虽然这是否有助于改善影像体验我们还不知道,但至少这一在设计上的改动,可以让其他人不会将你刚买的iPhone 13/iPhone 13 mini错认成iPhone 12/iPhone 12 mini。

而说到功能设计,自然就不得不提到iPhone 13 Pro与iPhone 13 Pro Max此次所配备的Pro Motion屏幕。没错,iPhone也用上有高刷屏。只不过,与Android阵营不同的是,一方面苹果一上来就直接采用了目前顶级的LTOP屏幕材质,令iPhone的高刷屏具备了10-120Hz的可变刷新率,相比固定“高刷”的屏幕都更加省电。

另一方面,在如何用好可变刷新率屏幕这点上,苹果也整出了“新活”。与Android机型大多只是被动地用屏幕去适应不同应用的界面帧率相比,苹果从系统层面就对“高刷屏”进行了底层优化,让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的屏幕刷新率可以跟随用户实际滑动、拖拽屏幕的速度,而实时改变。如此一来,不仅视觉上的流畅度了提升,同时还改善了例如日常使用和游戏场景中屏幕触控的“跟手度”。什么叫做后发先至?这无疑就是个典型。

此外在影像系统的配置上,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同样也体现了苹果“后发先至”的设计风格。首先,苹果方面在这两款机型的广角端,都使用了一枚单像素尺寸高达1.9的1200万像素CMOS。推算一下便可得知,这款CMOS的尺寸应该高达1/1.7英寸,也就是说苹果用其他厂商6400万像素大底CMOS的面积,做了一枚1200万像素的高感光传感器。

其次在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的超广角端,不仅换用了进光量增加92%的大尺寸CMOS方案,还首次加入了当下流行的“超广角/超微距”两用设计。虽然通常具备该功能的机型微距最近对焦距离会在3-5cm左右,并且苹果在功能性上是“后来者”,但在具体的参数上却一口气将最近对焦距离做到了2cm。换而言之,也就是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能够“凑得更近、拍得更清楚”。

技术和设计双重加成,定价更是“有备而来”

不难看出,此次苹果所推出的新品无论是硬件底层的芯片,还是照顾到消费者实际使用以及“面子需求”的各种功能设计,普遍都做再次到了业界领先水平。别的不说,光是颜值和性能都堪称爆表的新款iPad mini,以及在视频创作体验和性能表现上再度领跑业界的iPhone 13系列,相信就已经能让不少朋友忍不住“买买买”的冲动了。

然而除了硬实力和外观设计上的用心之外,苹果此次新品的定价策略更是竞争力十足。一方面,性能不俗、摄像头和显示效果也有大幅升级的iPad如今仅需2499元起,相当于和市面上的中端Android平板电脑“贴身搏杀”。另一方面,完全重新设计,能够提供“满血”A15仿生芯片性能体验的新款iPad mini仅为3799元的起售价,甚至还不到一些高端Android平板价格的一半。

不仅如此,在全系(特别是入门款)硬件配置大幅提升后,iPhone 13系列同样也带来了相当有诚意的定价策略。其中,iPhone 13 mini的起售价为5199元、iPhone 13从5999元起跳,相比上一代产品均降低了300元;而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的起售价相比上代则分别降低了500元和300元。要知道,今年的Android旗舰机型相比去年可是普遍涨价的,所以苹果这样的产品设计和定价策略,“进攻”的意图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