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据工信部旗下的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中汽车总产能为2669万辆,同年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1%,闲置产能超过2500万辆。

中国汽车规模不集中,企业众多、尾大不掉是客观事实。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因为是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吸引各路资本争先竞逐,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但是项目烂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太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按现在的企业数量,不说100万级别,1000万级别都不够分”。

“对于尾部企业而言,兼并重组客观上也是好事,因为不兼并可能活不下去,合并了还有生存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尾部企业都有被兼并的可能。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师建华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

新能源汽车项目烂尾现象频发

据工商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注册数量已经达到479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注册资本均在亿元以下,不及造车基本门槛。

在狂热的新能源汽车造车中,以失败落幕的企业屡见不鲜,其中不乏“明星”项目。

据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了解,在近几年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不少已经陷入经营困境。例如,陆地方舟、接连陷入停产、欠薪、破产等困境,敏安汽车被爆工厂停产,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另据行业人士透露,正在出售生产资质。2017年长江汽车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但是因为自身市场受限,成为零跑汽车代工厂。7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46批新车公示,在申报信息中,零跑汽车相关车型生产企业已经从原来的长江汽车变为零跑汽车,这意味着零跑汽车正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大量新能源汽车企业落亡,意味着大规模资源浪费,以及人员安置问题。而就目前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这种形势大有加剧现象,大波造车新势力倒闭潮正在加速赶来。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拥有、宁德时代、一汽加持的拜腾汽车,在烧光84亿元以后,面临破产危机。目前其南京总部已经“人去楼空、杂草丛生”。

今年6月份,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走访了宝能汽车西安工厂,发现工厂二期处于暂停状态。多位员工透露,目前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每天没事做”“只能拿底薪,甚至会出现工资延发的问题”。

▲宝能汽车西安工厂二期摄|邱瑶

造车资质不再紧俏

在长城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看来,从欧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并购整合发展历程来看,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很明显,龙头会形成碾压式的优势,将竞争对手逐步驱逐出市场。

“无论传统车也好,新能源汽车也好,中国汽车企业数量太多,可以说,销量前十名以外的企业规模都不够大。”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

中汽协数据显示,在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3家,分别是:17.9万辆,17.8万辆,13.7万辆。

事实上,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22.6万辆,而特斯拉一家企业在全球的销量就接近50万辆,相当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四成销量。

特斯拉的规模优势已经在中国市场充分显现。而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在国际市场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因此,在陈士华看来,兼并重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由之路。并且重组兼并,不一定要在产业内进行。“不论是业内也好,或者是业外也好,只要有实力能把企业做活,推出新产品,都是好事”。

陈士华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已经开始,对于一些弱小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能被兼并重组,意味着被市场彻底淘汰。“淘汰的结果有两种:第一种,别人救你;另外一种是别人不愿意用你的资质。”

“目前来看,资质并不像之前那么紧俏”陈士华补充说道。兼并重组意味着企业做大做强,数量也将减少。这意味,对于大多数躺平的汽车企业而言,手握“准生证”坐着数钱的日子已经过去。

“新能源是国家战略发展产业,同时也是全球汽车重点发展方向。虽然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很快,具备一定实力和竞争力,但是做得好的企业少,大部分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因此,国家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对一些企业甚至地方政府而言,实际上是敲个警钟。”陈士华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