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们出现之前,国内在这一领域曾是空白,中国重要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不得不使用西门子、GE等国外厂商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安全性上相当于“裸奔”。
市值12亿美元的美股上市公司,近期成为中国PE争相争夺的对象。目前已经三个中方财团加入私有化和利时的战局,三家PE机构分属三个阵营,为私有化输送弹药。
一位投资人向投中网点评道,现在国内的项目价格太贵了,相比之下海外的估值能低好几倍,有一些不错的机会。
无利不起早。和利时是国内前三的DCS龙头,与和利时业务相似、规模相当的技术,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在50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和利时在纳斯达克12亿美元的市值堪称白菜价。把和利时私有化然后回A股上市,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CPE源峰、上达资本、正心谷资本加入争夺
2021年9月12日,上交所上市公司浙江龙盛公告,拟联合 Loyal Valley Capital(即正心谷资本)共同组建 SPV 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以现金方式收购和利时,参与和利时的私有化交易,并已于9月 10日向和利时董事会提交初步要约提案。
这是和利时收到的第三份私有化报价,三个买方团都有PE机构参与其中,而且来头不小。
买方团一:和利时前CEO邵柏庆、Ace Lead、CPE源峰(前身中信产业基金)
2020年12月,和利时宣布收到来自前董事长兼CEO邵柏庆、Ace Lead Profits Limited以及CPE Funds Management(即CPE源峰)等发出的收购提议。要约最初的报价为15.47美元/股,遭到和利时董事会拒绝,而后于2021年2月1日进一步提高报价至17.1美元/股。
该收购要约之所以迟迟无法推进,是因为遭到了和利时现管理层的强烈抵制,双方目前正在东加勒比海法院打官司。僵持不下的局面,才给了后来的其它收购者机会。
买方团二:和利时创始人王常力、上达资本
2021年7月20日,和利时创始人王常力联合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即上达资本)提交了一份私有化要约,价格抬高至23美元/股。
今年58岁的王常力,已于2013年宣布辞去在和利时的所有职务并退休。王常力此时出山值得关注。上达资本行事低调,此前在PE业内并不知名。上达资本的名字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2017年的幼儿园事件,上达资本是红黄蓝的第一大股东。除了红黄蓝之外,上达资本过往投资的项目还包括、超市等。上达资本的创始人孟亮此前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德劭集团的全球董事总经理,一手创立了德劭的大中华区私募股权部门。
买方团三:浙江龙盛、正心谷资本
此次浙江龙盛、正心谷资本组成的买方团开出了25美元/股的价格,是目前三个买方团中最高的。
浙江龙盛是上交所上市公司,目前市值480亿元,主业是化工,但素有擅长做投资的名声,此前投资过的项目包括、滴滴等。浙江龙盛也有跨境并购的经验,收购了德国染料巨头德司达,并把德司达从濒临破产经营成了现金奶牛,是业内一段佳话。
正心谷资本创立于2015年,其创始人林利军是创始人。正心谷资本的投资范围涵盖新消费、医疗健康、科技制造、现代金融等方向,过往项目包括、哔哩哔哩、滴滴、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正心谷资本还是另一家DCS龙头中控技术的投资方,对DCS行业非常熟悉。
三个买方团、三家PE机构,前CEO、创始人同时入局,国资、外资、民营PE同台竞技,围猎和利时的这场大戏好不热闹。
私有化报价以来,和利时的股价也一路上扬,从2020年底的10美元左右涨到目前的20美元,市值则从6、7亿美元增长至12亿美元。2021年9月12日浙江龙盛、正心谷资本的要约发出后,9月13日美股开盘后,和利时股价再次跳涨6%。虽然和利时市值与一年前相比已翻倍,但如前所述,若回A股套利空间依然巨大。
不过,和利时的私有化能否成行,现管理层的态度会是一大变数。和利时董事会此前对邵柏庆、CPE源峰基金等的收购极度抗拒,为此不惜修改公司章程、大打诉讼战。而后来的两个买方团也并未拉公司管理层入伙,管理层的态度尚不明朗。
不同寻常的私有化
和利时的名字国内投资者不太熟悉,实际上这是一家在智能制造、工业4.0领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公司。
和利时创立于1993年,前身为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创始人王常力是原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所长。2008年,和利时在纳斯达克上市。
和利时的核心业务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与中控技术、上海新华(2007年被GE收购)被媒体称为中国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三杰”。在它们出现之前,国内在这一领域曾是空白,中国重要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不得不使用西门子、GE等国外厂商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安全性上相当于“裸奔”。目前和利时的业务覆盖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轨道交通、医药健康、城市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最著名的客户是中国的高铁、核电站。
不难看出,和利时关系到中国核心工业控制系统的自主、安全、可控,这给和利时的私有化在财务回报之外增添了一层特殊意义。
历史上每一次中概股私有化回A,基本上都是一场财富盛宴,、三六零、药明康德、等等无不如此。相比以上这些市值数千亿的明星公司,和利时的私有化规模小得多,以最高25美元/股的报价,需要资金约99亿元人民币,但预期回报倍数很高。
中控技术2020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2021年9月14日收盘,股价99.5元,市值491亿元,是和利时的6倍。但和利时的营收、净利润均与 中控技术旗鼓相当:
2020年营业收入,单位:亿人民币
单论国内DCS市场,根据睿工业统计,在2019年中控技术以2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和利时则以15.2%的占有率居第三。
和利时的问题在于,过去几年业绩显露出疲态。
和利时、中控技术营收对比,单位:亿人民币,和利时财年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和利时的业绩下滑,或与管理层的内斗有关。2020年7月,和利时突然解除原董事长兼CEO邵柏庆的所有职务。原董事乔力接任董事长,原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科林·宋接任CEO。邵柏庆是王常力的学生,和利时的联合创始人,在公司工作了20余年,他的解职并非和平分手。邵柏庆后来公开表示自己被“无正当理由”罢免,指责公司新董事会姓“外”(指外籍或持绿卡),并很快联合CPE等资方,发起了上述对和利时的要约收购,试图重新拿回公司的控制权。
未来无论是谁接掌和利时,都需要处理好管理团队的问题。公司现董事长乔力亦在公司任职超过20年,是王常力的干将。而现在王常力本人也已复出加入私有化争夺。这家关系到中国核心工业控制系统的自主与安全的公司究竟鹿死谁手,局面愈发扑朔迷离。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