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当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熟悉的应用填满时,那些新开发出来的APP想要在流量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有不少APP采用“逆潮流”的方式,打破常规,试图迎合一部分用户的新型使用需求。

比如今年年初掀起语音社交热潮的clubhouse,就是在大家习惯于影像+声音的社交方式时,试图带领用户体验“语音沙龙”的魅力。再比如此前号召打破Instagram垄断地位的Dispo,靠着无滤镜、不能P图、24小时才能出片的“反传统”方式,也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而今年5月,一款名为Poparazzi的图片社交应用上线,这款打着“反Instagram”旗号的APP在上线当天就登顶了iOS美区免费总榜。

如果说Instagram凭借其独特的滤镜和社区审美方式,让无数想要成为KOL的素人找到了归属感,那么Poparazzi则是强调去滤镜、还原真实,以一种鼓励年轻人卸下社交网络中的“面具”,打破自我为中心的社交方式,从而摆脱社交网络的“操纵”。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从Poparazzi讲起,探讨为什么这样一款“叛逆”的应用能够获得欢迎,以及“逆潮流”APP是否能成为未来应用发展的风口。

Poparazzi出圈走红,靠的是什么?

在上线第四天,Poparazzi就以1.1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从APP的设计来看,Poparazzi严格遵循其“Be Your Friends Poparazzi”(可理解为“做朋友们的‘狗仔队’”)的宗旨,强调还原第三者视角中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在使用这款APP拍照时,无法翻转摄像头,不能自拍,且没有任何滤镜,就这一点来说,算是和市场上其他类APP做了比较大的区分。

从社交属性来看,Poparazzi的另一个特点是必须用tag来标记除自己以外的好友,才能成功上传照片。而在发送社区后,如果你tag的是和你互关的好友,那照片会直接传送到对方的主页。而判断一个用户的社区影响力的标准也不是看follower(粉丝)的数量,而是看有多少tag他的照片。

另一方面,为了帮助用户在社区建立社交关系,Poparazzi规定了用户注册时必须公开通讯录,否则无法完成注册。从这一点来看,APP的开发者是希望将Poparazzi打造成一个有别于Instagram的以真实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平台。

不过,对年轻用户来说,更有噱头的可能还是无滤镜、不能自拍的理念。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用户已逐渐成为“节点化、媒介化、赛博化的人”,身体成为一种媒介,前台和后端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也就意味着“表演”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在社交网站戴上精致的面具,力图让自己的每一次分享都恰到好处,成为人们的习惯,也有人经历过为了一组九宫格认真修图几小时的心酸。

但这也带来了另一种更为广泛的焦虑,在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很好时,总有人看着更好,而为了让自己更好,不得不花费更多金钱、时间和精力,却在最后陷入无状的空虚和更深刻的焦虑。全媒派此前文章《》中也曾探讨过社交媒体带来的外貌焦虑问题。

为了抵抗这样的焦虑,有的人选择关闭朋友圈、关掉各种社交平台,让自己回归现实生活。但停止“线上自我”的构建也并没有解决这些人的焦虑,因为关掉社交平台意味着缺少了一个展示自己、抒发情感的机会,对习惯了线上社交的年轻人而言,这也意味着加剧了早已存在的群体性孤独。

因此,Poparazzi能在上线初期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它试图反中心化、反社交压力、反容貌焦虑,这对那些早已被社交平台弄得身心俱疲的现代人而言可以算得上“另类的乌托邦”。

对一部分用户而言,无美颜、只能由别人的方式有点像曾经盛极一时的家庭录像,这样看来,年轻用户喜欢在Poparazzi发搞怪动作和表情、斗图,可能也是因为这款APP能带着他们重温过去,仿佛他们也变回了能够对着录像机大胆做鬼脸的自己。

“逆潮流”是否意味着风口?

和很多尝试“逆潮流”、玩新概念的APP一样,Poparazzi的高热度也并没有持续太久。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Poparazzi强制公开通讯录,会让用户匹配到一些不想建立线上关系的人,还可能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

但这可能并不是人们拒绝一款APP的最主要原因,其后续热度走低,归根结底还是得从“反潮流”的产品理念上找原因。

从其理念来看,打破外貌焦虑是一个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的口号,特别是近两年,从明星到一些大品牌都在尝试宣传这一理念,接纳不那么完自己,这种思潮也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这种理念在早期成就了Poparazzi的火爆,但结合更广泛的需求来看, 无滤镜、第三视角拍摄的方式,真的能够在长期获得用户青睐吗?

美图类APP盛久不衰,各种美颜相机层出不穷,背后有着深刻的用户心理需求,用美图修饰自我与生活的人,有时是为了让别人信以为真,有时只是寻求一种心理满足感,而将美颜过的照片放在社交平台上,其实也暗含着对他人赞美的期待。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美图的目的一方面是给自己一种更积极的心理暗示,甚至表达的是期待能自我实现的语言;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别人给予自己更积极的反馈。

同时,美图也暗含着一种社会比较的驱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到社交平台上别人晒出的生活时会焦虑、会容易内心失衡。

显然,“反潮流”的Poparazzi正好违背了大众使用图片社交APP的意愿,这也就意味着,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用户可能很难获得继续使用Poparazzi的内驱力,最终再度换回Instagram或类似的APP。

毕竟,真实固然可贵,但我们使用社交APP时,一开始就会有意无意地规避完全的真实,而是想要构建一个可能有些许表演性,但更倾向于理想自我状态的“关系自我”。

KPCB合伙人Eric Feng在2018年曾发过一篇名为《消费已死,消费长存》(Consumer startups are dead. Long live consumer startups)的文章。在文章里,他指出,消费创业在经历了2009-2013年的黄金时代之后,逐渐滑入低估,到2018年,消费创业企业已经归零。

在消费创业中,一个产品如果代表的不是社会主流趋势的一种,那它极难以长时间存活。而对APP而言,如果满足的不是大众的主流需求,那要么就明确定位服务于一部分群体,要么就很有可能被市场逐渐淘汰。

从这一点来看,以Poparazzi、clubhouse为代表的“反潮流”APP,在初期看上去颇具新意和爆发力,但长期的增长空间或许并不那么乐观,也谈不上真正的风口。

“逆潮流”只是满足了一时新鲜?

彭兰教授曾在《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一书中指出,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自我表现层面,包括自我表达(个人的个性、思想、能力的展示等)、自我形象管理、自我情绪调节等;第二个层面是社会互动层面,包括社会分享、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也就是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报偿层面,包括社会资本与社会归属等。”[1]

从这一点来看,任何一款以大众为目标群体的APP都应该思考,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在自我表现、社会互动、社会报偿等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考虑用户的使用需求而一味追求“新”,可能意味着会被用户抛弃。

如果说在传统媒介时代更强调“现场感”,那么如今用户的需求已经渐渐演变为“在场感”。 人们期待在媒介中有亲临现场的真切感受,有一种“我在现场”的存在感,对他们而言,个体的存在感与主观视角极为重要,他们期待着进入“场景”而非围观“场景”,因此越能给用户以“在场感”的技术和应用,越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

就技术来看,VR/AR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用户从心理性“在场”到身体性“在场”的转变。 当技术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时,身体具有同时处在两种空间的体验也就能实现了。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技术是不可逆的,这也意味着技术只会超前发展, 而每一种革命性的媒介和新的信息形态必然会有不同的媒介文化,也会带来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变化,当这些变化已经发生时,再试图带领用户重回“过去”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有意思的是这些突然火起来又很快衰落的“逆潮流”APP几乎都是在尝试让用户回到一种更简单甚至更原始的状态。 对在快速发展的技术与泛滥的信息疲倦的用户而言,更简单的状态意味着一种逃离,但逃离终究不会成为常态,在短暂的歇息后,人们依然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继续跟随时代的发展。

就像大部分人在理性上都认可深度阅读很重要,也依然改变不了各种泛娱乐化短视频蓬勃发展而图书市场逐渐衰落的趋向。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市场上的主流需求,正如彭兰教授所言,“对于移动时代的认识论,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进化或退化来界定,更不应简单地拿以往的或现有的经验作对照去评判。 但我们也需要对其中一些倾向保持警惕,更需要有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2]

参考链接:

1.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出版社,2015.

2.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在一起”的孤独:当代青年面临的社交困境. https://mp.weixin.qq.com/s/m1pHZJOjysyKUuouGl-XcA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