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读:我们推崇工匠精神,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宣传工匠精神制作出来的产品有三个特性:价格昂贵,不会过时,无法量化。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一、内卷之王

今天的话题我们先从大洋彼岸的一位内卷之王说起。

在日本,有一个名叫小野二郎的老大爷,90多岁,在东京一个地下室开了家寿司店,只有10个座位,店里没有卫生间。他只做一种菜品,握寿司,就是一小团米饭上盖着一片鱼肉的那种基础款,国内寿司店一般几块钱一个。他店里没有菜单,当天你能吃什么,全凭他心情。就是这样一家小店,却屡次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

你可能听说过日本寿司之神,没错,说的就是他。他限定了一餐15到30分钟,售价却高达30000日元,大概是人民币1700多块钱,你想要吃一顿他捏的寿司,那得提前一个月预定,还大概率订不到位置。

也许你会问,不就是寿司吗?米饭上面盖上生鱼片,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凭什么卖那么贵,你还别说,他真有一套,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位卷王是怎么操作的。

首先是原材料,他和最优质的供应商合作,购买当天捕捞的各种鱼虾海鲜,根据食材的大小决定处理时间,比如大一点的鱼,就要多熟成几天,还有包括寿司饭的处理,醋和米饭的比例,温度控制,酱油的配置,甚至连上菜的顺序小野二郎都苦思了二十年。

你以为这就完了?因为寿司要一口吃掉,所以他会观察顾客的体型,为每一个顾客定制寿司大小,比如身材娇小的女性,他就会把寿司捏得小一点,除此之外,他还会根据顾客的惯用手来决定上菜的时候,把寿司放在左边还是右边。你看,这是不是一种保姆式的服务?

现在,他大儿子小野祯一,小儿子小野隆士,都在父亲店里完成了几十年的“修行”之后,开了自己的分店。而在整个日本,这样的“匠人”还有很多,你熟悉的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煮饭仙人村嶋孟,做了40年沙漏的渡边寅三郎,刻了45年印章的伊藤睦子。在纪录片《日本手艺人》中,就讲述的二十位老工匠,他们的作品除了刚才说的沙漏和印章之外,还有蒸笼,饭桶,便当盒,木屐,棒球手套,玻璃,扫帚,剪刀……等等等等。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工匠们做的产品都有三个特性:第一个是价格比较高,第二个他们做的都是不会过时的产品,第三是他们都有故事。诶,这就有意思了对吧,我们逐个来分析分析。

二、特性1:价格昂贵

那为什么价格会比较高?有的小伙伴可能立马就跳出来回答,说人家一生悬命啊,磨炼了一辈子的技艺,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做出来东西,当然要卖得贵些咯。

这个逻辑有问题吗?好像没有,但是细想一下,发现,不对啊,如果耗费一生的心血去做一件事,就能把价格提上去的话,那提价就太容易了。

其实事实恰恰是反过来的,因为可以卖得贵,所以值得你花一生的时间去做。诶,是的,你没有听错,翻译成稍微专业一点的术语,就是定价决定了成本。有的小伙伴听到这儿可能要跳起来,说阿木你胡说八道,明明是成本决定定价,诶,打住,如果成本决定定价的话,人人都可以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价销售商品,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亏本的生意了,就不存在破产的企业了。

所以逻辑是相反的,因为可以卖得贵,所以值得你花一生的时间去做。你想想,你有没有听说过哪个匠人,花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售价1块钱的口香糖,花一生的时间去设计售价几毛钱的橡皮筋呢?

这是不是和你的情况一样?你在接到任务设计之初,可能就已经限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区间了。

比如你的老板对你说,老王,我们的产品矩阵里需要一杯10钱的奶茶,1000块的手机,10万块的汽车。完了还郑重的嘱咐一句,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你怎么办?

你当然不可能把10块钱的奶茶的成本做到20块,1000块的手机堆料堆到2000块,10万块的汽车用上V8发动机。

所以这就引出了今天第一个重要的结论:“好的产品,一定是在给定资源条件下的最优解。”

所以10块钱的奶茶,你要做的,是在成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要求你要懂得取舍,知道什么地方要精致一点,什么地方可以粗糙一点。再比如我们的产品经理,在设计ToB的产品时,允许UI设计丑一点,甚至没有设计都没关系,但是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能少,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三、特性2:不会过时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工匠们倾注一生的心血打造出来的产品,都是不会过时的产品。

食品这个类别里,寿司米饭天妇罗,都是吃了几百年的东西了吧,剪刀,沙漏,便当盒什么的也都是我们用了几百年的日常用品了吧。

而科技类产品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你有没有听说过哪个匠人花一辈子时间研究一个生命周期比较短的产品?

比如为什么没听说过什么鼠标之神,或者手机支架仙人?

而在现实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做的大多是富有时代特征的产品,譬如跟随流行的快消品服装,必须跟上科技步伐并且一两年后必然会淘汰的科技类产品,再比如外形潮流几年一变的汽车。

所以这就要求你及时的跟进,对了,这就是时间的约束。

因为你的产品会过时,你不及时产出就会失去市场,所以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带着问题发布产品。

软件产品在这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譬如游戏这一大类,几乎都在没有完成完全开发的时候立即上市,后续修复bug,更新内容。

再比如自动驾驶频繁出现问题,但是车企们不惜出几次事故,也要赶着在别人面前发布,为什么呢?抢占市场先机啊。

而那些紧跟时尚潮流的产品,今年流行的色号,鞋服的款式,都必须在潮流来临之前立即上市,不能给你太多设计打磨的时间,否则潮流一过,一件都卖不出去。

你看,我们刚刚得出那个结论没错吧,好的产品,一定是在给定资源条件下的最优解。

你不可能研究一辈子CD机器,使其音质再好一点,流媒体和无损音乐出现了,CD凉凉了。

你不可能研究一辈子内燃机,使其效率提高1% 电动汽车出现了,发动机和离合器凉凉了。

时间,也是一种限定条件的资源。对于不会过时的产品来说,时间几乎是无限供给的,只有不会过时的产品,才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否则,你要学会当机立断。

因为,为了最后1%的完美而无限制的堆高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在商业上是不成立的。

四、特性3:无法量化

刚刚我们说到完美,那什么是完美呢?

有的产品,可以用数据量化,比如说汽车,油耗多少,百公里加速几秒,长宽高整备质量什么的都可以直接量出来,而工匠们制作的产品,几乎都不能量化。

你怎么量化小野二郎的寿司,你总不能拿另一个寿司跟它比较吧,哪个的长一点重一点,哪个米饭里面淀粉含量高一点,哪个上面的鱼肉出海的时间短一点,这没法儿比嘛,准确的说是没法客观的比较。

一个没法儿客观比较的东西,就大有文章可做,你可以从任何角度,用上任何形容词,写任何主观感受,一堆主观感受传来传去,最后进入玄学的范畴。

比如耳机,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低音甜,火电驱动比较澎湃,水电就比较细腻等等等等,甚至有人说,耳机的音质,取决于测评人的文采。

你看,没法儿数据量化的产品,就看谁家故事写的好,谁的故事写的好,谁就有情怀,谁有情怀,谁就能卖得贵,谁就有工匠精神。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各种奢侈品,高端汽车,联名款的鞋服,本质都是通过故事,情怀来提升附加值,可以量化的产品也是如此。

但是这里有一个陷阱,故事也好,情怀也罢,都是一个职人对自己认为的完美的产品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会犯错的,你以为的完美,在客户眼中可不一定哦。

所以在现实中,能提升附加值的品牌还是非常有限的,而想要把一个品牌做起来,除了在限定资源的条件下把产品做好之余,更要把故事讲好。

讲故事,也是工匠的一种能力。

五、总结

好,总结一下,工匠,尤其是日本的工匠,他们的产品有三个特性:价格昂贵,不会过时,无法量化。

因为价格昂贵,所以值得投入更多资金成本,因为不会过时,所以值得投入一生的时间成本,因为无法量化,所以你必须说故事讲情怀甚至拍个纪录片来作为产品的附加值。

但现实中的产品经理们会面临技术,资金,时间,以及最终产品定位的约束,不能为了最后1%的完美而无限制的堆高成本,所以要懂得取舍,懂得放弃,要在条件约束下找到可量化的最优解。

而找最优解这个事本身,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最后,如果你真的是个有情怀,有理想的人,然后找到了一件符合那三个特性的产品,并且决定投入一生的时间去做,那么请你想好,你为此放弃的机会成本有多大。

六、啰嗦几句

关于内卷:很多人提到工匠精神的时候都说内卷,内卷内卷,不是内部竞争或者内耗,而是向内发展,是一种低水平的复杂化,比如寿司,再精致,再极致,它还是一个寿司,形式再突破有意义吗?没意义。阿木觉得最优解应该是向外发展,去探索人类文明的新边疆,哦不,人类文明这个话题太大,如果你是一个厨子,你应该去探索美食的边界,突破,创新,给客户带来全新的菜式,而不是把一道麻婆豆腐做得玄之又玄。

关于工匠精神:你上班的时候谁在你耳边唠叨:老王啊,我不是告诉你过吗要有工匠精神,要追求极致做到100分,就算做不到100分,那每天加班加到10点努力一下不是也挺好吗……是不是你的老板?你老板给你发了既定的工资,当然想买下你全部的时间,要求你追求极致啊,好让他花的钱价值最大化啊,这就是给定资源条件下的最优解。

好了,我是产品经理阿木,关注我,换个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