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捡漏临期食品是习惯精打细算的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一大批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购买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中表示,每年有210万人在购临期食品,相关零食店铺达到近万家,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这样的消费热潮背后,是年轻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与反消费主义意识的崛起。但当热潮褪去,临期食品又将走向何方?
反消费主义愈演愈热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据《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反而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这也叫做“临期效应”。
在平台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成立仅仅一年,成员已经暴涨到8.6万人。
正如小组简介所言:“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在这里,许多网友自发“”自己购买过的临期食品,分享“踩到的雷”与身边的临期食品店。
3块钱的依云矿泉水,1块钱的乐事薯片,5毛钱的熊猫派等打到“骨折”的零食比比皆是。
为什么年轻人会爱上购买临期食品?
这当然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变穷了。事实上,购买临期食品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收入并不低的都市白领。
大量临期食品线下门店集中在大城市的繁荣商圈之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人群聚集地。例如主打进口临期商品的好特卖HotMaxx,其目标用户就是以都市白领为主,布局在上海虹桥、北京三里屯SOHO等中高档商圈。
省钱仅仅是表象,年轻人购买临期食品真正的内核是性价比——即用更低的价格去实现消费期望。他们既希望“对自己好一点”,又不愿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的大部分临期食品,贮存得当,基本都没什么安全问题,大可以放心食用,尽管可能会在营养物质、色泽、口感等方面有所欠缺,但相比其便宜的价格,足以给年轻人带来薅到羊毛的精神满足。
这也跟年轻人日益转变的消费观念脱不了关系——这一代年轻人正变得越来越理智,他们正在以理性的消费方式去抵抗消费主义。
以往,买折扣商品,总给人一种不体面、贪便宜的感觉。如今,“捡漏”、“薅羊毛”则光明正大的成了一个人标榜自己精打细算、会生活的褒义词。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豆瓣上。去年10月在豆瓣上成立的“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如今人数已达27万,“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做消费主义市场的逆行者!”的小组宣言鲜明代表了这部分年轻人的态度。
在小组中,网友们积极分过的踩雷品、智商税品、伪需求品,积极帮助小组成员省钱。
可以说,从精致主义,到追求性价比,再到捡漏、薅羊毛,“反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年轻人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
也许购买临期食品,并不能让一个人真的省到多少钱,但至少,购买临期食品,成了年轻人的快乐调味剂,能够给他们的疲惫心灵带来“高性价比”抚慰。
此外,随着年轻人生活理念的转变,买临期食品又有了更多的附加意义:不仅能省钱,还意味着支持环保、更懂生活,更“值得提倡”。
总之,当越来越多的人的年轻人开始钟情临期食品,并直呼“真香”的时候,恰恰说明年轻人开始冷静下来,选择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再被消费主义裹挟。
临期食品站上风口
其实,临期食品的出现并不是新鲜事。
根据半熟财经报道,实体商超和电商平台出于库存压力和各方面成本的考虑,通常会拒绝接收保质期过了2/3的国产食品和保质期过半的进口食品,个别商家的标准甚至更为严苛;而在一般的便利店,每周则要更换20%以上的商品,销量不合预期的就会被下架。
这些被下架的食品会重新入库,连同其它被拒收的食品,积压在厂家、经销商等手里,从此沦为“临期食品”,流入线下或者线上的临期食品折扣店。
但是临期食品系统地、正规地出现确实是在近几年。疫情的催化导致临期食品市场不断扩大,加之消费者反消费主义及环保理念地觉醒,买临期食品突然就成了新一轮的“爆款生活方式”,临期食品行业也随之火热。
如今,“临期”二字背后,是一个价值上百亿的食品。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有大量的产品流入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规模也已突破300亿元。
面对这个上百亿规模的市场,以及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商家与资本也在加速入场。
从2016年开始,、好特卖、、Boom Boom Mart等各种新兴临期消费商家,不断涌现。
线上渠道以好食期和为主。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好食期母公司多维度公司于2018年获得独家领投的1.1亿元C轮融资,甩甩卖也于2019年3月获得3500万元战略投资。
线下渠道主要以连锁折扣超市和自营店为主,比如好特卖主要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布局,据半熟财经披露,其最新项目合作书显示,好特卖全国门店数量在170家左右,仅上海就开出了80多家;数据显示,好特卖自2019年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
当人们以为“抢打折牛奶”“买促销面包”都是专属于老年人的快乐时,当代年轻人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省钱秘诀。
临期食品能长久吗?
虽然已经站上了“风口”,但临期食品的生意或许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一方面,是供方的不稳定。
在缺乏足够稳定进货渠道情况下,商家往往只能有什么卖什么,这就导致了临期食品货源和品类的不稳定性。
再加上保质期的压力——临期食品从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手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每一环都顶着保质期的压力在赛跑。
而且,临期食品的一大货源是“不受欢迎的产品”。这既包含大牌里的小众口味新品,也包含不知名的国产小品牌,以及没什么人认识的进口商品,这些产品在未取得预期市场表现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库存挤压,从而成为临期食品的货源。
这类不受欢迎的产品,在临期零食中也较难销售出去。以一家专卖临期食品的淘宝店为例,其销量最高的往往是大牌或有一定知名度的食品。
此外,临期食品品质往往参差不齐,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过期食品被重新包装成临期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在豆瓣“我爱临期食品”组内,就有大量用户发布“避雷”帖:“明明标注还有两个月,送来只有一个月保质期”“明明是临期,但是却按照正价售卖”“明明已经过期,却还说是临期”……各类问题,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是买方的不稳定。
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购买临期食品的人都是冲动消费。
要么只是专门去蹲大牌的折扣,要么冲动消费囤货。这样的需求能持续多久,谁也没法保证。
事实上,上述报告还显示,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数购买频率少于每月一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比较分散,通常是在购物过程中偶尔遇到就会购买,目前养成定期囤临期食品的习惯的消费者相对较少。
而且,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被价格刺激后产生的冲动消费,不仅没有省钱,反而浪费更多钱。因为囤积太多,而临期食品又具有时效性,结果往往很难在保质期内消耗完。尤其是鲜牛奶、新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保质期较短的食物,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会引发风险。
说到底,“低价”固然是临期食品动人的核心,但“需要”也同样重要。
逐渐回归理性消费的年轻人,追求着价廉的临期食品,但长久看来,临期食品不是刚需,消费承受力有限,不确定性因素如货源、安全等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来,如何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实现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将成为临期食品行业需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2.《1折“白菜价”却能赚70%利润,临期食品是谁的狂欢?》,IT时报
3.《百亿临期食品淘金热:有人月交易百万,有人为库存发愁》,红碗社
4.《临期食品撑起百亿市场?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买临期食品》,
5.《临期特卖生意为什么突然火了?》,20社
6.《只吃临期食品的年轻人,游走在美味与变质的边缘》,半熟财经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