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面对实体行业的巨大冲击,大家开始寻找一种更游牧的商业,更自由、更嬉皮的生活方式。开启这场寻找,是嗅知危险后,趋利避害的本能性选择,还是自我凝视后的觉醒?
以菠萝餐车为观察切片,成都的餐车行业正在缓慢又艰难地萌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为城市青年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将国外成熟的餐车文化引流到国内的“半熟”市场,其背后的动因,是市场自发的内驱力还是餐车唤醒了城市青年的潜意识需求?
无论答案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文化正在生长。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成都乃至国内餐车市场、餐车文化的形成,背后的根本动因是什么?
一、从“贩卖食物”到“分享自我”
餐车的起源至今,从“贩卖食物”到“分享自我”,完成了从功利目的到精神共鸣的质变,在现实的边缘划裂出一道个性吸引区,每一辆餐车都是一个独特的灵魂。
最早在17世纪晚期,流动餐车和流动型餐馆就存在于美国东海岸的大城市中。1866年德州一个叫查尔斯的农场工在为一场大型的牛仔赶集活动做准备,为了活动的更好举行,给牛仔和参加活动的人们带来便利,他利用战后美军剩下的四轮马车,制作出了第一个流动型厨房。
支架撑起马车的连接盖子,延伸开来成为烹饪的工作台,利用马车的主储藏板放置干燥的豆类、咖啡、饼干等这些利用保存的食物。
同时期美国东海岸的另一区,新英格兰地区罗得岛,一位叫史考特的17岁男孩,当时提一篮三明治和咖啡卖给晚间工作的报社员工和男性俱乐部的顾客以赚取外快。到1872年,生意越来越火爆,他开始使用活动车辆在《普罗维登斯报》报社外卖食物,流动餐车一词慢慢就由此传开。
到了20世纪50年代,流动餐车成为美国军队的随军补给,并且在战后逐渐发展到蓝领工人聚集的场所。特别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餐车由于投入成本低、机动性强等优势再次得到美国人的青睐和追捧。
时至今日,移动餐车的经营者大多是年轻群体,售卖几种口味独特又具有代表性的食物。设计也为餐车赋能,以个性的视觉艺术赋予餐车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得流动餐车成为街边角落不期而遇的城市风景。
餐车主的“自我”,外显为特色的风味美食和餐车的样貌气质。从个体到品牌、再到市场,从社群吸引再到餐车文化的形成,带来的是一种更加高阶和时髦的街头饮食文化,以及更加自由和自我的消费场景。
二、当代年轻人的餐车,在卖什么?
以菠萝餐车为城市餐车业态的观察切片,以点窥面,纵深到中国餐车市场的未来探寻。
菠萝餐车创立是一次意外之喜。餐车主理人Kevin本来是一位文化艺术从业者,和朋友聊到这个项目,觉得很好玩,就决定以轻松的心态玩一下“副业”。
移动餐车相较于传统餐饮,无房租成本,前期的投入小,风险低。经营类型可以随着市场、到季节等因素变化进行变换,经营地点不受限制,随客流随时变化,灵活性流动性强,化身城市美食的一面镜子。
再后来Kevin留学回国,认真分析市场后,觉得餐车行业的可塑造空间是非常大的,毕竟地摊逻辑在全球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并没有把它做出一个标杆来,是机遇也是挑战,菠萝餐车就从“副业”变成了Kevin的正式“创业”。
创业在许多时候都是一次盲投,无论你是否精研过大局,纵身入海的那一刻,只能把命运交付与现实,在实践中磨砺。Kevin从最开始以品牌思维去搭建菠萝餐车的商业矩阵,最后在实践中碰了一鼻子灰。
菠萝餐车从创业团队变成现在1辆车,2个人,在构想中遭遇过现实的风雨,在实践中遭遇过城管驱逐,各种现实问题层出不穷......这个事情比想象中更难。
“Be Water, My Friend”—— 菠萝餐车的slogan
对主理人Kevin来说,生活只是一种体验,人生起伏,随时流变,谁也无法掌控,能做的是不设边线,坦然接受迎面而来的一切。餐车也是一样,它停在哪里,就会和环境产生互动,不同的环境是不同的杯型,餐车是自由流淌的水。
在自由的城市自由地流动。
古典美学与时代视觉语言的碰撞,艺术联合为餐车文化赋能,为每一辆餐车贴上独特的艺术标签,用视觉和味觉一起联动,人们感知同频跳动的血脉,跨越城市空间产生钩联。
菠萝餐车的外部视觉是与艺术家庞凡合作的“麒麟”,以喷漆这种街头艺术的方式,来创作古典的题材和视觉效果,历时一个月,一笔一划的完成,以流动餐车为街头艺术的载体,不固定在某一个地点,跨越区域、甚至国界的去疯跑,最大限度的消解了公众与艺术的边界,人人平等享有艺术。
与此同时,移动餐车以完全开放自由的状态,为城市青年建立了一个无负担的社交场域。
成都餐车还在刚刚萌生阶段,它们单薄地在城市中流窜,但是不影响餐车人发出呼声,唤起社群,因为人类天性的自由状态与餐车的街头饮食文化,别无二致。城市青年以餐车为交点,自发聚集在街头,享受一餐美食和片刻自在,抛开身份标签以全新的方式相遇、相识,一餐之后,自由来去,不设限的在下一个街头再偶遇。
当代年轻人的餐车,在卖什么?是“自我”、是理念、是故事、是体验、是情结、是文化、是审美……是具体物质之外的精神共鸣的部分。
“菠萝餐车的存在场景,是城市中心商业体、音乐节、创意市集、livehouse,我的社群是在那里的。很酷的车子应该在很酷的地方,和很酷的人在一起。”—— 菠萝餐车主理人Kevin
用“他物”为参照,对“自我”进行反观,我是谁,我要的是什么?
大家主动来到这里,被同一种味道吸引,自然聚合为朋友,餐车与人群不再分离,由点链接为面,共创为一种城市文化和新的生活场景。
三、做社群联合,把成都餐车市场打造起来
物质饱和让人们的生活挤满了“事”和“物”,“自我”往往无法安放。餐车的出现似乎在生存和生活的折痕处寻觅到一种平衡。
餐车业者有如游牧民族般到处流动,看到理想的表像之外也不能剥除客观的真实。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餐车极少,餐车文化还没有形成。
第一,咖啡车、酒车≠餐车。真正意义上的餐车,是指内建完整的厨房烹饪配备、可贩卖食物的大型交通工具,可直接上路。
第二,餐车虽然不再为租房苦恼,但是受制于城市部门的监管。餐车消费的不安定性,造成消费者的忠诚度降低,餐车主只能利用线上消费群的建立引流到线下,严重损坏了餐车独有的自发、自在消费场景。
第三,餐车市场并未形成政策约束,规范化不够。传统餐车食材来源不明,占道经营、油烟排放污染环境、外观落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餐车良好认知度的建立。
第四,最重要的原因,餐车上路经营牵涉很多部门,手续办理复杂。
反观国外餐车市场,芝加哥、洛杉矶、纽约、迈阿密等这些海岸线上的城市,拥有浓郁的餐车饮食风俗,现在,餐车的潮流已经蔓延到了全美。大型派对、校园舞会都会有餐车的身影,以餐车形式的美食节,在国外受到热烈推崇,餐车经营的手续办理流程和相关的政策服务也十分完善和成熟。
但是,依旧可以预见移动餐车在中国发展的积极面,尤其在成都这片随性开放的生长土壤上。
对标到社群的消费场域和城市文化建设的诉求,把餐车的独特性和文化性、摩登生活感塑造到极致,对消费客群和市场产生反向吸引,引导餐车市场规范的逐步建立。
这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想做文化?想赚钱?两者很难在短期达到平衡。
餐车主不能闭门造车,要抱团取暖,利用各自资源共建社群,在这个节点十分必要。聚合、共创、才能衍生出多元化的可能性。菠萝餐车联合成都的其他餐车主理人成立了“不固定俱乐部”,在成都街头点亮餐车文化的星星之火。
菠萝餐车和他的餐车朋友们
四、结语
“Kevin,讲一下,你希望在消费者的眼中,菠萝餐车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希望成为常态化的一个存在。”
餐车与生活融为一体,走近它的时候抛离好奇和审视的目光,每一辆餐车都在城市中坐标为独特“自我”,携带这份“独特”在城市中寻觅志同道合的同频者,以外显的味觉和视觉,高举“城市文化”的旗帜,与公众对视,与世界遇见。
“做这个行业的人,一定要站在一个产品经理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你是什么?你要把这个事情打造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东西,不能乱。”—— 菠萝餐车主理人Kevin
每一辆餐车背后都标记着一个鲜明的“自我”,除开感性期待和明确的功利目的之外,认识自己是塑造独特的第一步。理性地“反观”,以“产品经理”的“思维”去铺设大局,在感性与理性交织下来回踱步,才能寻找到正确的品牌道路,不止是囿于自我的独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