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这篇文章是我读完《非线性成长》这本书后加上自己的心得,在经过跟很多职场人士的交流、确认后,整理出来的一套“职业成长路径图”。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篇职场游戏的通关法则,也可以看做一个用来自查水平的对照表。

在里面,我会清楚标识在“职场成长”这个游戏里你最终需要达成什么,过程中需要什么能力,有怎样的路径,做每一步的选择时应该考量的依据,以及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进入下一关。

不夸张地说,基本到现在为止,我观察或交流过的所有职场人士都遵循这一套成长法则在生存,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成长。

而那些没有想明白或者没人指点的,或多或少都走了很多年的弯路。

一、游戏说明

1、游戏简介

“职业成长”是一款大型的多人在线通关养成类游戏,花费时间30~40年,最终以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为胜利标志。

游戏过程中可能会有竞争、友情、爱情等副线剧情出现,玩家可自由进行选择。但尽量不要因此而影响主线剧情,否则极有可能导致游戏失败。

2、游戏目标

获得财富+成就感+市场上的自由选择权。

为此你需要:有赚到稳定可观收入的能力;在职业中找到自我认可,对他人有价值;有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也即,你要在职业中找到“赚钱+热爱+有优势”三者的交集,缺一不可。

3、开局状态

接受了基本的教育,但面临生存压力、能力局限,在市场上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被动选择。

4、游戏基本玩法

大方向:寻找并建立优势+培养热爱+学习赚钱

  • 如何寻找?——向外多尝试,并记录自己的优势

  • 如何培养?——向内做思考,发现其中的价值和乐趣

  • 如何学习?——知识+实践

具体方向:成为专家或者管理者

方向一:技术型人才

目标:成为top3%~5%的顶级技术专家。关键在于“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做对”。

大致路径:找到喜欢or擅长的手艺——精进学习。

关键节点:确定要干啥——系统学习+刻意练习——稳定提高,精进,直到出现代表作——和圈内高手有了联系,向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学习——出现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获得普遍认可。

注意事项:

1)找准一个流派学习就行了,不用通学,重在实践;

2)超过50%的人之后一定要持续精进,不要故步自封。

方向二:管理型人才

目标:成为优秀的商业操盘手,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收益。可以成为管理者或者创业者,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更多地去做对的事”。

大致路径:选准行业——进入一个环节——脱离,看同一业务模块下的多个环节——熟悉整个业务模块,能够管理和驱动——反复多次,慢慢了解和熟悉不同的业务模块。

最终,充分熟悉所有的核心业务模块,知道运转方式,关键节点,风险和机会后,成为商业操盘手,开始管理或者创业。

注意事项:

1)每个行业的运营和管理都完全不同,所以要尽量立足在行业或商业模式上,而非沉溺于具体事物;

2)每个商业组织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N个子系统构成,要逐级拆解学习;

3)你要知道的是:所处赛道及规律,核心环节和流程,产业格局,商业逻辑,如何放大所经营的业务价值,需要满足的前提和要素。

5、职业成长的运动轨迹

1)整体形状——S型曲线

职业成长的形状类似S型,具体为:积累摸索——自己可依赖的“成功范式”——进入快速成长期——业务逐渐成熟,需要投入的精力减少,进入自运转状态——开启第二条职业曲线。

一条曲线以3~7年为周期,达成一个小成就后即可在此基础上开始下一条曲线。

切换点为你成为行业前20%左右的位置。

2)整体结构——3层立体

底层:实践——职业+学习

中层:能力——技能+思考

高层:心智——原则+信念+理念

通过职业体验和学习,强化自己的绝对硬实力和单点破局能力。同时学习如何建立商业认知和系统思考决策体系,并且提高自己的心性。

二、具体的职业成长路径图

第一阶段:靠近(摸索期)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羡慕的、想要的状态,积攒本钱,用手头全部筹码逐渐靠近,同时搞定独立生存。

核心:拼体力,拼勤奋。

要求:保证自己是小环境的前20%,完美应对本职并略有结余。

目标: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摆脱学生思维及学生气,有职场状态,搞定独立生存,为正式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耗时:1~2年

第二阶段:生根(萌芽期)

进入职业圈子,拓宽对行业的认识,同时出现长短板的参差状态,此时即可通过第二次择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池塘。

核心:拓展,定向。依靠规则,大量学习,同时开始向外部寻找。

要求:学生时代的简历过期,开始有职业简历。出现个人优势,创造增量,做比目前高一级别的职位的事情。

目标:调整航道,开始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和技能,知道自己可以把什么做好,大致知道自己要什么。

耗时:2~4年

第三阶段:单点突破(抽条期)

第一次能力升级。

深耕所选方向,建立起核心技能,作为未来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并且在单点基础上开始多元化尝试。

核心:深化,用脑。建立核心竞争力。

要求:专注建立个人壁垒,通过大量实践及复盘,试错,思考,做大量有效调整,进入快速成长期。

目标: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有效的个人SOP,有自己的资源库,作品库,职场口碑,积累职业资本。拥有自信和自知。

耗时:1~2年

第四阶段:系统拓展(转型期)

第一次转型节点。

将自己的优势进行组合,迭代升级,学习并建立自己的商业认知,建立系统思考决策体系。

核心:升级,转型。从出卖体力转向成为导师或管理层。

要求:独立承担系统性的任务,学习更聪明、更高维度的人,总结成功案例,从中摸索到方法论,并将其可视化,可复制化,实现工作资产变现。

目标:真正从打工人变成老板/导师/管理者,不再单一出卖体力,而是通过租借劳动力/提供指导/帮别人提高效率来赚钱。

耗时:2~4年

第五阶段:成熟(爆发期)

在找准的、有把握的赛道上,凭借个人的绝对优势,大量获利,成为头部专家/管理者。

核心:获得收入,成就感,自由选择能力。

要求:完全懂得如何使用自己,完全懂得如何使用别人。

目标:获得第一曲线的成功。

第六阶段:切换

在进入成熟期后不久,立刻开启第二曲线。

重复以上流程。

三、游戏通关要点(重要)

1、如何判定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是前50%还是前20%?

首先判定你所在的平台在行业内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其次判断你在平台内是什么水平。

综合得到定位。

2、游戏中的核心秘籍

1)头部效应——一定要在每一段职业履历中成为所在团队/行业的top20%;

2)退回思维——如果无法成为头部,那就退回到二线战场成为头部,之后再重返一线

3)切换赛道——换工作内容,换职业,换公司,换行业,都可以切入新的成长赛道;

4)先打补丁,再更新系统——至少在一件事上把自己的硬件能力补到一定程度,再去更换操作系统。

3、职业成长中的三个重要转变节点

第一转变点:

如果是专家路线,则在成为top20%时;

如果是走操盘手路线,则表现为在独立业务线上独立制定策略、管理团队、对商业目标负责;

在此节点后即可从“技能曲线”进入“认知曲线”。

第二转变点:

如果是专家路线,则是在某些高价值技能下成为全行业顶尖的Top 3%—Top5%时;

如果是走管理者路线,标志为能够经营管理好一个年收入千万量级的业务;

再次节点后即可从“认知曲线”进入“通关成熟”,从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状态。

第三转变点:

心智竞争。

在技能、系统管理能力都在相同水准的情况下,开始比拼个人的适应力、抗压力、信念感。

4、关于能力

能力的运动方式:摸索——怀疑——验证——自信。

能力的提高方式:

1)线性——单点深入提升技能

2)非线性——结构性提升思维

前一个阶段,你的成长主要依赖技能驱动。后一个阶段,你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系统认知和决策质量驱动。

四、结语

文中提到的“耗时”只是基于我身边的大致情况做出的预判,不代表一定要遵循,不要因这个数字感到焦虑。

重点还是看自己的能力、认知、资源到了什么水平,而不仅仅是看年头。

此外还想告诉大家的一点是,曲线有大有小,可能你当下做的工作并不“高级”,能够带给你的提升也不多,但是也不要为此而焦虑,在曲线内尽量争取一个较高的抛物点,帮助自己下一次启动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平台就好啦,别担心。

我所参考的《非线性成长》这本书的作者也是经历了数轮漫长的成长,得到了最后的一点成功,我自己也不过才刚刚进入第二个阶段。别焦虑,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