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花一点时间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发现——你花了一点时间。
这是一句令人无语的废话,乍一看“醍醐灌顶”,还用一句蕴含逻辑的假言命题,来包裹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但在耗费一秒钟读完之后,毫无疑问,你得到的只有这一秒的浪费。
可是,像这样的“废话文学”却火了。
“废话文学”释义
“但凡你这话有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没有”“我上次这么无语的时候还是在上次”……最近,社交平台上总能见到像这样“看上去说了点什么但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的废话文学。
所谓废话文学,指的就是用来形容网上那些有点搞笑、看似说了话又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论和视频。在弹幕、高赞评论区里,废话文学大行其道,“废学家”们坚持将讲废话的宗旨贯彻到底,不在字里行间透露一丝有用的信息。
比起单纯的废话,人们对于废话文学的热情要更为高涨,态度也更为和善。人们热衷于对此大做文章,用会心的幽默、精心设计的创意文辞来包装废话文学。继凡尔赛文学、丫头文学之后,废话文学成为了当下最能带来浅显快乐的一种全新“网络文学流派”。
微博上的“废话文学大赛”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
废话文学没有任何意义,但其存在却能体现网友们对于信息化时代里无用信息泛滥的嘲弄。在互联网冲浪时,每个人常常会有那种信息糟粕褫夺了时间的无力感,并对此无能为力。针对当下没有营养的过密信息,废话文学就干脆以一种更无意义、毫无内容的文字来传递出反抗、嘲讽等情绪。
看了半天,最后却发现是废话。那既然看都看了,还不如乐一下。
1. 听君一席话
在废话文学出现之前,你可能想不到废话的种类也能如此繁复、多彩。
在众多的废话文学中,最有名的名言大概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直译过来约莫是“听了个寂寞”。有一类废话文学就是如此,通过对前言的重复来实现结构严谨的对仗废话。
“俗话说得好:俗话说得好”,可见俗话说得是好,通过强调肯定俗话的价值;“人在绷不住的时候,是绷不住的”,传递出人们在绷不住的时候那种绷不住的脆弱;“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说明了当能力越大时人的能力就会越大的规律;此外,还有东北味废话“你隔这儿搁这儿呢”、仿古诗废话“窗前明月光,疑是明月光”……
微博上网友的“废话背古诗”
另一类废话文学则更为讲究逻辑性和数学能力,通过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来强化某种情感或哲理。
“千里江陵一日还,五百里江陵半日还”,更精准地计算出古人水上交通的能力;“24小时过去之后,一天就过去了”,透露出对韶光易逝、白驹过隙的伤感以及要珍惜光阴、不浪费每个消失的感悟;以及“台上一分钟,台下六十秒”“七日不见,如隔一周”“十四岁花季少女四年前竟然十岁”等案例……这样的转换,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转折,让读者感受到冲击,从而细细思索起文字中蕴含的深意。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还有一类充满矛盾的废话文学,短短的一句话里,完美地糅合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容,精湛地利用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最终实现令人不得不沉默的效果,甚至引人反省。
“如果你不胖的话,你肯定是个瘦子”,简单直接地戳中了现代人的身材焦虑,令人不得不飞快地反省自身变胖的原因;“你要是不丑,还是挺好看的”,圆润的言辞中传递出对对方假想美貌的赞美,堪称人类高情商发言;“螃蟹死之前还是活的”,充满熟悉感的厨房语录,对于衡量食材的新鲜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文坛巨匠钱钟书先生也有类似“废话文学”的妙语
除了反义词的运用构建出具有强烈冲突感的语境,同义词在废话文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比如“没有对象的人,应该还是单身吧”“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等,让人复习了没用的新知识,重新正视事实。
“现在的年轻人啊,和老一辈人比起来真的年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却被后浪推”“但使龙城飞将在,飞将就在龙城里”……这类翻新表述在废话文学中也颇为常见。
当然,以上个人的解读纯属个人解读。
废话文学没有试图追求文字表达的涵义,甚至剔除了有意义的内容。废话文学的魅力往往就是在一瞬间令人感受到小幽默后无可奈何地发笑,随后才体会到其中简单的文意和背后的编排构思。
2. 废话潮
废话文学的缘起跟一些有着诙谐废话内容的短视频有关。
在B站一些视频博主的评论区里,网友们开始创作一些废话梗,对说了很多却好像什么都没表达的视频内容表示调侃。比如在up主@那就叫王师傅吧8月4日的一期视频中,最高赞就开始运用了废话文学:“王师傅年轻时也这么老吗?”
UP主@那就叫王师傅吧视频高赞评论
渐渐地,废话文学的梗也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评论区发酵。
今年一首说唱热曲《官方回答》助推了“废话”的走红。其中一句最火的歌词是:“官方的回答了他的废话”,原唱用酷拽的唱腔传递出桀骜不羁的态度感。这首歌曲在短视频平台颇受年轻用户喜爱,也是热门的视频配乐。
当时,乒乓国手马龙一个以《官方回答》为BGM的受访视频意外火了。记者采访马龙:“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对你的发球判了两个失分,这个对你造成了哪些影响?”马龙微笑回答道:“对我造成了不能发那个发球的影响。”
马龙的“废话文学”回答(图源:微博)
对于马龙简单而直率的“官方回答”,评论开始用废话文学“听君一席话,胜读一席话”等表达有趣的观感。
根据百度指数,“听君一席话”的搜索指数从今年8月开始逐渐攀升,“废话文学”则从9月初开始出圈。
“废话文学”的百度搜索指数(图源:百度)
当说废话开始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博主不断挖掘出影视作品中的“废话”宝藏。在B站,名为《废话连篇》的视频播放量达486万,这是一条以康熙帝训斥群臣为素材制作的鬼畜视频。长达4分多钟的视频全篇皆为废话:“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看看这五个人吧,哪个不是当朝大学士;六部尚书,哪个不是朝廷的尚书……”
B站鬼畜视频《废话连篇》,作者UP主@金渐层烤猪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询问一名老者:“这城门上写的是比丘国,怎么改成小儿城了?”老者面对从东土大唐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道:“原本啊,这是比丘国。这如今啊,改名小儿城了。”。
《西游记》中的“废话文学”(图源:抓马视频)
评论的画风也开始跑偏:“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想来想去”“这话说的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也没有。”
这些都拥有相似“废话”特征的内容经过网友的挑选集合,开始变成惹人发笑的网络段子。废话文学打破了读者原本的预期,当前一句将人们的预期放大,紧接着的第二句却是充满落差的无用之言,但是前后文联系起来,却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巧思,因此产生幽默的趣味。
3. 废话不太废
随着人们不断传播与使用,废话文学除了作为一种幽默的评论和流行梗的使用,也开始与此前火过的糊弄学联系在一起,被视为一种新的糊弄模板。
比如,将废话文学变成一些社交场合上的万能回复模板。当被领导突然问自己的意见,可以说:“这事儿一定行,除非不行”;有时吵架说不过对方,可以说:“说得很好,下次不准再说了”;当在争执中发现对方的漏洞,可以说:“但凡你说话有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没有。”
B站UP主@花篱刘小刀的“废话文学”使用教学
在面对长辈突如其来的关心时,废话文学更是能帮助缓和气氛。当被问到“你也老大不小了,还单身呢?”,一句废话文学得体而不失礼貌:“可不是没对象吗,有对象的都有对象了”;当被关心“工资多少啊”,一句废话文学颇显晚辈的谦逊沉稳:“有多少也没多少啊”;当又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隔壁家小王都月薪过万了”,一句夸赞尽显心胸:“好厉害,比5000的工资还多5000”。
“废话文学”万能使用模版
废话文学因其本身内容没有太多立场和信息,因此能够根据场合的不同产出不同的涵义。在网络平台上,废话文学可作为对于多种讯息的不同表态,比如玩梗的幽默或者对低质量内容的不满。
比如“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变化自“听君一席话,胜读一年书”,原句中的褒扬意义不见了,现有的梗里既可被视为敷衍,也可能带有阴阳怪气的贬低之意。
另外,废话文学也可用一种体面的表达和巧妙的心思来作为不同场合的必要反馈。一位知乎用户总结道,废话文学可以帮助我们从低质量讨论泥潭中高效地脱身。
因《扫黑风暴》再次爆火的“华强卖瓜”也是“废话文学”中的佼佼者
网络文学梗一波又一波地诞生。从糊弄学、凡尔赛文学、丫头文学、咯噔文学到如今的废话文学,每一种梗文化的产生都对应着年轻人不同的情绪宣泄。
比如糊弄学充斥着对于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的一种无奈,咯噔文学是对粉圈中明星与粉丝畸形生态关系的嘲弄,同样地,废话文学也表达了网民们对于网络环境中信息过载的讽刺:这世界上真的需要这么多“废话内容”吗?
海量的网络信息裹挟着全世界的内容事无巨细地涌到每个人的面前,所有的内容都套上了引人入胜的包装。最终,大量重复、空洞无聊的内容来势凶猛地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受骗”的人们除了愤怒,还有无奈,结果只能用“魔法对抗魔法”,用彻底的废话来对抗废话,讽刺至极。
这些话很好,只是希望下次不要再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