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什么?是本科毕业已经工作几年,还是刚刚研究生毕业?
今天,这个问题有一个不寻常的答案:当博导,当 985 高校的博导!
照片上这位青年才俊,今年 1 月从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就被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作为引进人才聘为教授。
入职时仅 25 岁,他不仅是该院目前年龄最小的引进人才,也是该院有史以来首次直接给应届博士毕业生正高/博导岗位。
这,谁听了不感叹自己分明是在人间凑数?
读博士只花了 3 年半
25 岁当博导,震惊之余,肯定不少人都会好奇:这么牛?具体怎么个牛法?
那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履历。
他叫冯磊,1995 年 4 月出生,之所以 25 就能博士毕业,那是因为他直博,并只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就提前毕业了。
他的本科虽然只是 211(西南大学),但据知乎上一位匿名网友透露,冯磊的博士导师对他赞不绝口,“招过一个本科 211 的同学但是非常厉害”,他的学长学姐也都没有他的 paper 产出快(这也让这位导师表示自己招生更看科研和顶会潜力)。
事实也是,冯磊在 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 等国际顶会(CCF A 类)与中科院一区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论文十余篇(贡献集中在弱监督学习领域)。
根据谷歌学术,他的论文引用次数有 376 次。
入职短短半年后,他又以一作身份在 ICML 发表了一篇论文。
如今作为博导的冯磊,当时走的是该校人才引进体系的弘深青年学者项目。
从下图可以看出,弘深青年学者在该校人才体系图中居金字塔第二位,足见其含金量。
而重大直接给正高职称,也可见其诚意。
附一个引进条件:
而作为 985、211 的重庆大学,其计算机专业水平如何呢?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创办于 1958 年,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基地之一。
该院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 ESI 排名前 1%(重大一共八个专业进入该排名),在全国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四轮)中获得 B+。
总的来说,虽然该专业在全国排不上前列,但还是有一定实力。
再回到冯磊本人,一个月前,他还上榜了 2021 福布斯中国 30 Under 30 榜单,该榜单每年选出 10 个行业中 300 位优秀的年轻人,榜上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27.7 岁。
冯磊的其他身份还包括: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研究中心客座科学家;IJCAI 2021 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
ICML 2021 专家审稿人等期刊审稿人
……
如此“优秀不止年龄”的博导冯磊,自是受到了很多报考学生的“邮箱轰炸”。
不过,“谢谢各位同学的热情,请勿再邮件联系我了”——
他名下 2022 年秋季入学的博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已满(博士生 1 名、硕士生 3 名),所以他在主页上给大家推荐了其他导师。
这时自然也少不了网友的调侃:导师比自己小是什么体验?
在学术圈也算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人类进化不带我”、“别让我妈看见”、“别人的 25vs 我的 25”的感叹中,也有人指出:
其实这是学术圈很普遍的现象。
他给出的理由有三,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一是计算机专业本身,它相对部分需要做 N 期博后的专业来说,找教职会容易一些。再加上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扩建计算机专业(加建 AI 专业),新开放的教职岗位也多了。
二是制度方面,现在国内很多高校效仿了国外开放绿色通道,给刚入职的老师博导资格。然而这在以前,需要教授按部就班地从硕士带起。
三是年龄方面,由于直博的存在,一部分人可以做到 26-7 博士毕业,如果读书再早点,25 也是很有可能的。
确实,如果你留心的话,近来“90”“95 后”教授、博导开始涌现,比如:
27 岁的西北大学博士赵浩安,今年夏天毕业后就被母校特聘为该校食品学院最年轻的“90 后”副教授;27 岁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李晟曼,同样毕业就被湖南大学聘为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今年 25,比冯磊还小一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侯涛刚,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副教授。
……
这样比起来,是不是觉得冯磊的事迹也不那么让人“大呼小叫”了。
而高校们之间的师资引进竞争激烈,如此纷纷不拘一格降人才,给年轻博士们足够的诚意,博士们再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回报,可谓是互相成就。
最后,在知乎“如何看待重庆大学引进 25 岁博导冯磊……?”话题下,得赞最高的是一个“喂自己鸡汤”的回答:
引用其中两句作为结尾: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也期待冯磊教授在重大的土地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