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近日,一张山西忻州原平市某小学情况统计表在网上流传。网传图片显示,统计表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引发热议。

对此,该市教科局责成涉事学校纠正错误做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工作,同时启动了对相关人员的追责问责。

一张小学情况统计表,根据家庭情况明晃晃的对学生分类,分类情况涉及父母工作、父母收入、学生成绩、家庭是否美满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五脏俱全。但明显多数项已经超过了对基本情况的统计范畴,甚至有几项过于隐私,即便是因材施教,这也不该是一个合理的划分标准。统计的如此“细致专业”又匪夷所思,也不能怪公众敏感。

而且根据《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关于对原平一小网络舆情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显示,“原平一小在落实‘安排对本校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需重点关心、关爱的学生进行摸排’的工作过程中,三年级(2)班班主任将不恰当的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但从表格分类来看,实在令人迷惑这到底想对哪类学生“重点关心、关爱”。

公众对于学校收集家长单位、职务等信息本就有话要说,之前就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称,在学生入学时,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即可。这其中有家长对个人隐私被探究的抗拒,更有他们对学校是否差异化对待的担忧,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期待。

其实,从家校合作的角度看,学校摸排学生的家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校沟通和孩子教育。合作中一定存在交叉渗透,边界感也不能像理论上分得那么清楚,这就更需要双方平衡好分寸感。

但涉事小学过于详细的问题,再搭配“精心的”列表分类,显然已经超过了“摸排”的范围。学校为何会如此“分门别类”?分类后孩子会因此被标签化吗?这是否会让孩子遭受不公平对待?一层层的问号只会让本就微妙的家校关系平添更多的不信任。

子曰,“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也与家庭背景无关。平心而论,从教学意义上来说,统计过多家长的信息帮助不大,再分类统计更是增加负担。虽说孩子会因此被“简单标签化”的后续不一定存在,涉事学校也已被责成纠正错误做法,但在教育公平理念深入人心的现今,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义,学校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