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007死了,死的既有些悲壮,又有些不值。

在刚刚上映的电影《007:无暇赴死》结尾,丹尼尔·克雷格扮演的007,慨然迎接射来的导弹,颇有一股“向我开炮”的气势。

然而,即便如此惨烈,以万人迷主角死掉的情节做噱头,既没引起太多的讨论,票房表现也非常一般。

仿佛一个迟暮的英雄,在众人无情的目光,甚至无视中,寂寞死去。

有些悲催,却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在007死去之前,他的时代,就早已经结束了。

特工行动,越来越频繁

几乎人人都认识007,邦德,詹姆斯·邦德。

电影中,他西装革履,闪亮登场。跟身旁女性调情,自我介绍。点一杯马天尼,不忘补一句自己的标志性爱好:“摇匀,不要搅拌。”

最新这部电影里,这些007的标志性元素也一一登场,无不昭示着这个全球最著名特工的独一无二。

可如果他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会发生什么?

詹姆斯·邦德西装革履,闪亮登场,来一杯马天尼,“摇匀,不……”

卒。

皮尔斯·布鲁斯南版007

很多人也都看过《王牌特工》《谍影重重》,看过国内的《潜伏》《风声》,看过众多影视作品里的特工活动。

同邦德一样,他们作为剧中主角,帅气、霸气、聪明,一路开挂,香车美女,顺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拯救国家于危难。

现实世界里,和007命运相似,他们统统活不过第一个镜头。

闪亮登场是特工最大忌讳,他们永远不会成为主角,一直隐于幕后,进行各种无法为外人道的勾当。

大部分时候,人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份——直到他们被捕,或者被杀。

这是一个运行在黑暗中的隐秘世界,如同你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确实会存在潜伏、暗杀、绑架等等暗黑元素,也存在特工与反特工。

尤其是不信任或者敌对的国家间,特工行为司空见惯。

正如2021年的此时此刻,全球诸多国家间敌意越来越浓,各国情报网络和反情报机构,也越来越活跃了。

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布鲁诺·卡尔去年就公开表示,外国情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已经“没有底线”。

冷战时期是全球公认的特工活动黄金期,德国正是东西方阵营情报交锋的最前线,也是东西方阵营特工活动最活跃的地区。而现在,布鲁诺·卡尔说,针对德国的情报行动,已达到冷战时期水平,甚至更高。

兵马未动,特工已行。

只是,这一次,动的不是007。

“键盘侠”打败007

在全球执行任务的007,自然也去过奥地利的维也纳——毕竟这里被称为世界特工之都。

1987年的《007:黎明杀机》很多戏就发生在维也纳。

他很可能去兰特曼咖啡馆喝过一杯。

坐落在维也纳内城寸土寸金的内环路上,正对着维也纳市政厅的兰特曼咖啡馆是维也纳一大地标。

熙熙攘攘的游客纷至沓来,只为在咖啡馆里感受一下优雅的历史氛围。

这家咖啡馆建立于于1873年,但它的辉煌出现在冷战时期,作为东西方桥梁的维也纳,活跃着大量特工,而兰特曼咖啡馆则是他们碰头交换消息的据点,也因此,兰特曼咖啡馆有一个别称,叫“特工咖啡馆”。

诸如兰特曼咖啡馆这样优雅高级,又有人流来来往往的场所,就非常符合007这类特工的“人设”——

像詹姆斯·邦德那样,穿着燕尾服,出入于赌场、高级酒店、夜总会等纸醉金迷的场所,用尽各种方法打听情报,然后摆脱追捕,巧妙交换消息,成功把情报传递出去。

但现代社会,技术加持下的特工却早已经悄然变成另一副面孔。

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一位合约外包员工爱德华·斯诺登,向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揭露了一个惊天大机密——棱镜计划。

这个计划简称为Prism,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绝密网络监控计划,计划允许美国政府进入微软、雅虎、谷歌、苹果、脸书等9大公司的中央服务器,获取包括个人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照片、存储数据、语音通信、搜索记录等在内的任何信息文件。

许可的监听对象包括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这些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外国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

这项计划每年耗资2000万美元,仅在2012年一年中,就有1477份计划数据被国安局报告引用,作为每日简报的内容提交给总统过目。

没有人想到,这个戴着眼镜,形象斯文的年轻人,踢爆了这个世界最大的一个间谍计划。

而棱镜计划也向全世界表明,人们印象中像007一样,依靠个人才智和惊心动魄打斗获取情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技术从各个维度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工业也不例外。

如今的特工,更可能是斯诺登这样,躲在计算机后面的“键盘侠”,通过网络科技来监视人们的一举一动。

毋庸置疑,网络监控已经成为新时代获取情报的一大首选。

007?养不起!

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总结说,三大优点使得网络监控备受各国情报机构青睐:

其一是,比传统方式性价比更高;

其二是,远程操作使得情报人员更容易抵赖和脱罪;

其三是,它可以窃取大规模数据。

维基解密2016年公布的多份文件显示,美国国安局监听了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内的35位世界主要领导人的电话。

这在过去可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现在,只需要计算机网络和一个程序员就可以搞定。

有媒体算过一笔账:

如果一场成规模的监视行动用人力来完成,一个月要花费17.5万美金。

如果是007那样烧钱玩儿法,情报机构很可能会破产。

如果用GPS追踪,一个月才花150美金。

而入侵对方手机,每月成本只要30美金。

因此,现在各国的情报系统里,充斥着的不是007那样四处招摇、拳拳到肉的动作明星,而是技术宅男,甚至是整天泡在网上的黑客。

卫星也是特工科技发展的一大产物。

早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就曾经运用卫星互相监控对方。

美国的第一颗间谍卫星“发现者1号”于1959年升空,1962年,苏联也不遑多让地发射了自己的间谍卫星。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1982年底,美国和苏联分别发射了373颗和796颗专职间谍卫星,总数达到了1169颗。

现在,冷战已经结束,但间谍卫星作为各国监控网络的一部分,依然活跃在太空中。

作为世界上少数能独立发射和运行间谍卫星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不久前刚刚成功发射了“地平线-16”间谍卫星,主要用于“盯梢”伊朗的核活动。

美国的间谍卫星则可以无远弗届,精准覆盖地球表面的每一寸土地。

目前美国服役的间谍卫星代号为“锁眼”,它们的照相精度媲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片能精准地显示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人数。

而这系列卫星的红外探测功能,则让它们可以轻松观测一切热源——不管是汽车发动机,烟囱还是一枚即将腾空的导弹——都在它们眼下无所遁形。

世界大战,只要15分钟

2010年,“震网”蠕虫病毒袭击了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导致伊朗1/5离心机报废。

这一病毒攻击感染并破坏了伊朗核设施,并最终使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推迟启动,拖延了伊朗的核项目长达两年。

2012年,美国官员承认这个病毒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以色列协助下研发,以“奥林匹克网络攻击行动”为计划代号,目的在于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

除攻击核设施外,“震网”病毒还能够攻击石油运输管道、发电厂、大型通信设施、机场等多种工业和民用基础设施,被称为“网络导弹”。

诸如“震网”之类病毒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形态。

美国五角大楼早就确认,未来战争绝不只是双方有接触的战场较量,网络空间的胜败将成为决定整个战争命运的关键。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新闻学教授卡洛斯·埃利亚斯认为,一场全球范围的网络战可能持续时间不到15分钟,却可以让人类文明顷刻间崩塌。

技术的进步,也让特工这个行业门槛越来越低。

一种说法认为,“谷歌地图是比詹姆斯·邦德更棒的特工”。

基本上,只要你能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获得大量开源情报。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窃听器、跟踪仪、微型相机和远程计算机按键阅读器等已经普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摄像头可以对你的一切活动都了如指掌,可以说,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特工的时代。

俄罗斯卡巴斯基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8个月,该公司就检测到了超过518223起跟踪软件安装企图,至少三万多人被手机上的跟踪软件跟踪,而他们自己则毫不知情。

10万特工在美国

然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科技永远不可能取代人的作用。

比如,人工智能或许能处理和分析庞大的信息流,但重要信息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对此进行决策,人的判断依然是最重要的。

而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例如是否决定开战,是否决定实施袭击,这都是机器无法取代人完成的工作。

在蒂姆·韦纳看来,特工这个行业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永远需要人去到技术抵达不了的地方。他是情报问题专家,作为原《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他在2007年出版了《灰烬的遗产: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一书。

有专家预测,仅仅在美国,就活跃着超过10万名特工,他们来自60到80个国家,使命都是——监视美国。

“那不是妄想症,那是一个合理的猜测。”美国国防情报局退休的反特工部门主管克里斯·西蒙斯曾这样分析。

2010年7月,美国和俄罗斯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机场完成了自冷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特工交换行动,10名俄罗斯特工和4名美国特工分别回到了他们的祖国。这也让特工这个历久弥新的行当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现代特工使用的工具,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调查细节就指出,两名俄罗斯特工曾经在地铁中借着擦身而过的机会交换了一个同样款式和颜色的包裹,然后各自消失在人群中。对于重要情报而言,这才是最经典而且恒久不变的传递方式。

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发现,俄罗斯著名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在跟线人接头时,常常使用咖啡馆的无线网络。

表面上看起来,她只是在星巴克悠闲地享受着咖啡时光,但其实,她正在用无线网络向她的“上线”发送加密信息。

后者当时坐在咖啡馆路边停着的一辆商务车里,仅仅停留了短暂的几分钟就开走了。两人没有任何的对话和眼神交流,就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

这样看来,或许兰特曼咖啡馆作为曾经的“特工”咖啡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两个在你旁边喋喋不休讨论天气的英国人,或许就是在交换机密情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