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个月400元生活费,要如何在北京生活?一则清华毕业生记录自己贫困求学生活的匿名贴,从校园论坛传至全网。

这位19届清华学子在树洞中自述,最初他每天只有10元用来吃饭,靠学校、社会资助与兼职完成学业。在保送本校研究生后,他开始资助家乡的贫困学生,如今像资助他的校友一样成立基金会成为他的愿望。

寒门学子,回到公众视野。本月,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十几年前的《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东南大学博士仲济涛的毕业论文致谢相继登上微博热搜,中国科学院黄国平院士“将苦难写成诗”的论文致谢也再次被网友翻出怀念。

近期,寒门学子的论文致谢相继受到关注

这些寒门学子的故事,与现在网络文化中“贫困”的故事不大相同。随着阶层固化的焦虑,以“985废物”、“小镇做题家”为代表的“丧”文化渐渐传播;消费社会中,“贫困大学生”似乎被消失了。寒门学子在自己的圈子中自嘲,在媒介中失语。

从清华毕业生的自白到各位学者的毕业论文致谢,接二连三的故事不止带来感动,也重拾了寒门学子新的意涵,在公共领域中再谈贫穷。

一、重拾意涵:寒门学子的新故事

舍不得买1.5元一瓶的饮料,一份中饭精打细算只花4.4元,买70元的火车票站了一晚上回家,因大一拿不出150元没有参加班级活动,遗憾了四年。

也是这位精打细算的清华毕业生,因感念家教家庭在最困难时候的帮助而没有涨价,毕业时用兼职攒下的2000元请同学吃饭弥补遗憾,条件稍有好转便不再向学校申请补贴。

有人称他为“寒门贵子”,并将其自白比作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二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娓娓道来、详实细致地描写自己艰苦的求学历程,所读的不是逆袭爽文,而是普通人真实、质朴的情感。

宋濂(1310~1381),好读书,从寒门学子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不过,清华毕业生并不是“寒门贵子”的复古。民间俗语“寒门出贵子”,形容出身贫寒的学子通过学习、应试进入官僚体系,改变命运成为显赫。公众想听“寒门贵子”的故事,不只是因为主人公坚毅、美好的品德,他们的故事更象征社会阶层有流动的可能,而教育,是阶层跃升的“青云梯”。

这是历代清贫读书人心向往之的故事,在反复的叙述中成为神话般的梦想。

这位毕业生却并不求“贵”,自白中可见他追寻的是自己定义的生命意义。受到校友的资助,他萌发了帮助他人的念头,自研究生时,每学期便拿出3200元资助贫困儿童。虽然从顶尖名校清华毕业,据他补充,相比高薪,他选择了更有社会价值的工作。至今,他依然保持匿名,与收割流量红利的逻辑相悖,让一些质疑者也噤声。

清华毕业生将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意义

自强、奋斗,却与“寒门贵子”不同的故事,符合了当前互联网“丧”文化流行下公众真实的期待。在阶层趋于固化的当下,“贵子”的梦想成为难以到达的罗马,失意的寒门学子往往面临职业道路“内卷”,都市生活重担,不知归去何处的局面,发出“985废物”、“小镇做题家”式的自嘲。不过,自称“985废物”不等于真的出身寒门。

寒门学子的意涵,从古典意义上的“寒门贵子”转变为出身不优渥、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由于缺乏视野和资源,难以对命运做出大改变的名校学子。

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

自白的清华毕业生,重拾了寒门学子古典意义上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品质,又加上了新时代的内涵。他不是“贵子”,也不自怨,而是在脚踏实地中挑战自己出身的上限,在自己寻找的意义中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

与此类似,黄国平院士、肖清和博士与仲济涛博士,也是从贫困地区走出,在自己选择的学科领域中努力钻研,达成自己的成就。

奋发却不求“贵”,艰苦而不自弃,这是寒门学子新的故事。而他们的诉说,还把已经变样的贫穷剥开了讨论。

二、再谈贫穷:失语的贫困生

清华毕业生自白,初衷是想规劝大手大脚花国家助学金、不贫困却冒领、不愿意回写感谢信的同学们。在网友的留言和评论中,似乎也有一种共同的印象:很多贫困生并不贫困。

“985废物”、“小镇做题家”在圈子中互相倾诉,社会上也一直有“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

教育成本的攀升,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人们渐渐默认名校学子背后大都有优渥的家庭。当听到清华毕业生自述买不起迎新晚会礼服、无法支付班级活动费用的窘迫,人们这才看见失语的贫困生如何生活。

穷人的失语,不只是贫困生的失语。在各种媒介中,真正的穷人都消失了。

展现小人物打拼的都市剧,刚毕业的学生能租住大平层、大别墅;妆发精致,身着大牌,毫无“社畜”劳累的痕迹;遇见生活的磨难,总有贵人出手相助。社交软件上,一张张展现精致生活方式的照片中更没有贫穷安放的地方。

广受热议的《北辙南辕》,本想讲述年轻人的打拼,却因内容脱离现实被称为《北京有钱女子图鉴》

但也有人说自己“贫穷”。比如,“贫困女大学生化妆品”,“贫困大学生购物分享”,“贫困大学生xx百元过1月挑战”。然而,这里的“贫困”往往不是真实的贫困,而是生活费来源于父母,不能无节制地使用,而省钱、挑战的开始,往往来源于过度的消费。

他们是消费社会中的新穷人,不是没有足够的钱生存,而是没有足够的钱满足自己的欲望。标榜自己为“贫困大学生”,似乎也成为一种符合网络文化,并戏谑自己消费过多的行为,而消费过多,是因为能够消费。

某生活方式平台“贫困大学生”挑战案例

随着贫困者形象在媒介中的消失,一些寒门学子更耻于表达自己“格格不入”的贫困,在现实中仿佛也消失了。为了人前脆弱的尊严,他们或隐形,或用合群的装扮、行为遮蔽自己的形象。

真实的数据与我们感知的冲突,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这种失语。据2020年5月的已知数据,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仅1000元。而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清华大学贫困地区生源超20%,北京大学超10%。豆瓣小组中“机智的宿舍生活”中,还有人苦恼每月家里只给400元生活费。

网友表示:很多贫困生并不贫困

今年来,寒门学子的故事断断续续地被传播着。黄国平院士记录自己求学经历的致谢在四月份刷屏朋友圈,后来被人反复阅读、传播,一句“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身不由己”,切身道尽贫穷的无奈。

11月初,肖清和教授十几年前写下的博士论文后记登上热搜,如小说般记录了从小学到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求学历程,最后以“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忍不住还是很痛苦。尤其想到自己还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心中甚是愧疚”作结;仲济涛副教授的《十年一觉大学梦,赢得辛酸博士名》,则怀念从农村走出的经历,感恩提供帮助的家人与导师,担心双亲的身体。这些情绪令曾奋斗的、奋斗中的人们,体会到感同身受的牵挂与匮乏。

肖清和博士十几年前的毕业论文后记

在全网最大购物节末尾,引起热议的清华毕业生自白诉说的贫穷,是细节小事中的窘迫,是每顿饭精打细算,喝水从教学楼接回宿舍的具体入微,没能参加集体活动抱憾四年的敏感心思。

这些由寒门子弟诉说自己的故事,没有得到贬低的回应,而是获得感动与倾佩,屡屡受到欢迎。它们不但承载着真实饱满的情感,用刻苦坚韧回应了“丧”文化中精神危机与现实危机的需求,也为公众揭开对失语的贫困者关注的盲点。

或许,在网上关注此事的大部分人,并不会体验到这些寒门学子的处境。但在压力成为共通感受的当下,应当有一种故事,能开始让人坦然面对不能达到的梦想,在脚踏实地中忘却自怨自艾;能让社会严肃而不羞耻地谈起贫穷,使被忘却的人敢于发声。

这位匿名的前清华寒门学子,用树洞里真诚的文字,无声却又洪亮地说出了这个故事。无论这故事结果如何,它在人心头发起的震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已经如涟漪一般逐渐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