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每当看到高级职称(title)就会肃然起敬,觉得他们遥不可及。
但是,在如今的职场(特别是互联网圈),职称的通货膨胀异常严重——可谓遍地CEO,高管满街跑。
01
初创公司想为成员镀金,册封高档头衔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虽然可能只是个临时的草台班子。
但只要有一个人就是CEO,两个人就是联合创始人,再多几个就是核心元老。
稍微有参与的,统一叫合伙人。
02
不少公司,总监才是最基础岗位。
“可以没有员工,但一定要有总监”
一大群总监挤在一起,还可以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
一般就是光杆司令,情况好一点手下有个实习生,顶着leader的名号,做着跑腿的活。
03
除了头衔的名词创新,还可以在前置形容词上动脑子。
叠加“首席”、“高级”等定语,人物重要程度直飙升。
加上地域类前缀,如“亚太区”、“大中华”、“全球”,立马国际化。
一句话至少夹带3个英语单词的精英海归形象跃然眼前。
而加上“常务”、“执行”后,头衔越拗口,越能唬住人,叠的越多,加的buff越多。
04
除了提升逼格,title还有美化工作内容的妙用。
“客服”、“售后”一听就很没技术含量,换成“客户支持”、“技术支持”,马上有了不明觉厉的神秘感。
一说是“卖保险的”,只会获得别人条件反射般的“谢谢不需要”。
但“风险规划师”,就会让人感觉遇到了驰骋商海,深谙世界经济规律的民间巴菲特。
产品经理,是老一辈和年轻人之间最美丽的误会。
虽说号称“经理”,但实际上钱少事多,谁都能踩一脚。
05
在头衔前面加上一个“副”字,能轻松营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丽错觉。
“你以为独宠一人,其实后宫佳丽三千”。
有的大集团可能有20-30个副总,但你也只能叫他们“X总”,“X副总”是绝对的禁忌。
06
在互联网大厂,还会对职位进行P、M、T的层级划分,堪称当代互联网种姓制度。
整体呈金字塔结构,等级越高,人数占比越小,待遇福利递增,受人的眼色程度递减。
资深互联网人在自报家门时,直接说等级,就能心照不宣地判断出对方的资历与待遇,保留不相互打探薪资的体面。
07
在职级制度不那么严格的公司,title就成了奖励员工最廉价的方式。
08
新媒体人也面临称呼膨胀的考验:他们谨小慎微运营、紧跟热点,终于累积了粉丝,以为可以奴隶翻身把歌唱。
感觉自己是KOL,是文豪,是天选之子。
结果读者:小编你好。
09
不管职称如何花哨,在长辈眼里通通都是不入流、野路子。
再大的title都是塑料餐盒,只有体制内才是永远的铁饭碗。
Cred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