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四个多月前,王峰花光所有积蓄全款购买了天津津南区蓝光芙蓉公馆二期的工抵房。满心欢喜成为业主后,没想到的是,却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彼时,销售员只给他一张收据,且签了一份未盖章的草签合同,并未签正式合同。三个月后,经王峰反复沟通,均未有结果,依然未给办理手续。一气之下,9月中旬便进行了投诉维权。

10月,津南区相关部门回复称,对于蓝光芙蓉公馆项目停工、不办理房屋相关手续等问题,区住建委已多次对开发企业进行约谈。

类似王峰这样因工抵房投诉维权的并不是个案,除了新购房者掉入陷阱,不少老业主更是怨声载道。

去年,有业主购买了一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吾悦华府的房子,彼时单价超1.2万元/平米;然而,今年10月该项目便以“工抵房”名义大量抛售房产,同户型均价在每平米8000-9000元。该业主,立马将开发商恶意降价的情况反馈给当地领导留言板。

实际上,继金九银十开发商花式营销失灵后,年关将至,开发商工抵房信息盘旋在多个城市上空。相较于高房价的当下,工抵房价格诱人,甚至是骨折价。

有人说,对于新购房者来说是好事情,但对于老业主则是坏消息;也有人说,降价只是开发商的一个借口而已,用工抵房打幌子,怕前期业主闹事。工抵房,究竟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开发商的新套路?

一、“每套让利210万”

接近年底,多个城市楼盘项目工抵房喧嚣尘上,以至于有网友调侃,“满城尽是工抵房!”

石家庄的工抵房恰恰证实了这种现象。近期,石家庄部分项目开启了降价模式,相比此前力度更为突出,甚至总价200万元左右的房子,打出了至高优惠42万元的旗号。

其中,位于石家庄长安区一楼盘就推出了5套工抵房,原表单价约每平米1.5万元左右,原总价在200万元上下;优惠过后,单价下降约3000元/平米,总价仅160万元左右。

另外,位于石家庄二环内某楼盘,也推出了2套单价1.85万元/平的工抵房;与此同时,位于长安区某公寓项目也拿出两套工抵房售卖。

放眼全国,工抵房现象并非石家庄一城。在成都、长沙、沈阳等多个城市也出现工抵房,呈现出井喷态势。

在沈阳,有多个项目近期出现变相降价,这直接导致了去年购房业主的不满,纷纷维权投诉。致使相关部门约谈开发商。

比如,有网友投诉沈阳某楼盘去年10月每平米1.35万元,今年7月则是每平米1万元。对此,相关已约项目负责人,而该公司表示,由于市场下行,近期将一些特殊楼层作为工程抵账房出售。

针尖对麦芒下的购房者与开发商关系还发生在成都。近段时间,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某楼盘推出了工抵房。

该项目早期业主发现售楼部推出的工抵房以低至每平米18800元的单价进行销售,较今年7月的2.16-2.58万/平米的价格,单价大降约5000元/平方米,从而致使“心塞”的业主维权。

除此之外,广州某项目推出30套工抵房,一口价350万/套起,总价最高降210万;厦门海沧区,10月某项目推出30套118平方米的工抵房,总价暴降94万;南京远郊龙潭某盘直接6.5折,宣称90万能拿下89平三房。

二、变相“商票”

何为工抵房?简单来看,可以理解为,开发商钱袋子紧张,无法给工程方结账,那么开发商就会选择用房子作为付款的方式,将房子抵押给工程方。与此同时,工抵房还牵引出了一条暗线,那就是商票。

房地产是一个资金高周转、高杠杆的行业,能花别人的钱,地产商一般不会动用自己的资金。所以供应商签完合同后,大多自己先垫付材料、工程等费用,等后期开发商把房子卖了,有了资金后再慢慢支付款项。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60%的开发商使用商票进行材料采购、劳务支出和工程款支付。

但由于今年政策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遭遇前所未见的寒冬,整个销售周期拉长,这使得开发商的资金变得更加紧张,工程款结算周期变长,以至于一度出现商票逾期和违约兑付事件。

例如,宇宙级房企恒大去年商票余额高达2052亿元,今年却陷入债务危机,商票难以兑付,变得一文不值。

在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8—11月共4期名单中,违约企业每个月成倍增加,到11月底已激增至384家。房地产企业中,增幅最快的居然是三类的置业、工程、建设类企业。因为当这些建筑商无法收回款项、资金链告急时,也会向上游企业开商票。

眼下,开发商资金还是紧张,卖房周期还是变长,兑付还是困难。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一种变相的“商票”,也就是最近火热的工抵房。

到了年底,建筑商要给工人发工资,要给上游支付材料费用。如果开发商还是给不出钱,那么建筑商就把开发商拿来抵押的一批房子放到市场上卖,价格一般低于市价。

工抵房并不是新东西,2015年前后就出现过不少。当时市场行情不错,供应商手中工抵房甚至可以加价销售。而它在今年下半年集中爆发,主要还是反映了房地产行业的滑坡和行业自救。

所以当下的“工抵房”,已经逐渐演变成开发商另一种清库存的房子,这些“工抵房”要么是户型差、要么是楼层差的滞销房源。但这类房子,基本要求一次性付款,并且由于“工抵房”是经过抵押的,出售时处于抵押状态。

对开发商来说,一方面可以把一些瑕疵类产品,甩卖清仓,相当于清掉无效库存,同时还可以缓解资金压力。

但对于建筑商来说,也只能半推半就接受这种房子。建筑商也并非需要这么多房子,要的是变现资产,以获取资金。

一位混凝土龙头企业商抱怨,房地产市场还很热闹的时候,工抵房基本来自本地开发商,抵押的资产是住宅,而今年大多是国内知名开发商,抵押的却是公寓、写字楼、商铺、车位这些“烫手山芋”,压根卖不出去。

他有苦只能自己吞下,“开发商非常强势:同意拿工抵房,可以搭配一些贷款;不同意,回款就遥遥无期。”

三、回笼资金

为什么说工抵房,是开发商的一种变相自救方式?

一方面,市场遇冷,房企销售承压,致使回款难。但另一方面,房企银根收紧、发债受阻等因素影响,迫切需要现金。

当下,房企的命脉是现金流,而工抵房可以减少现金支出。加上,工抵房的价格认定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是房企可以指鹿为马地定价。

以石家庄为例,工抵房现象的背后却是石家庄楼市量价齐跌“无奈”。机构数据显示,11月,石家庄市辖区普通住宅成面积29.74万平方米,同比大降33%,环比则下降21%。成交均价同样不理想,同期成交均价1384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6%。

石家庄楼市的成交量是全国楼市的一个缩影。机构数据显示,11月4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同环比双降,成交规模创近十年表现最差11月。

楼市的萎靡不振,早已传导至房企层面。数据显示,11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507.8亿元,单月业绩规模较10月环比明显回落3.4%。11月单月业绩同比也延续了自7月以来的下跌趋势,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7.6%。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房企推出的不一定是“工抵房”,而是为了回笼资金将普通商品房以工抵房的形式进行售卖,是一种变相的降价促销行为。

高周转下的房企不仅销售遇冷,融资也受阻。双重压力之下致使开发商现在别无选择,开始变相降价卖房,回笼资金。

但降价降的猛了,政府又会出台限价令,前业主也会过来维权。这时候,工抵房优势即是可绕开“限跌令”。

尤其是将近年关,债务压力叠加年底的业绩压力,房企要开始为冲刺业绩做考虑,同样也是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援引业内人士分析,工抵房是房企的无奈举措,当前市场形势下,企业销售持续去化承压,并且临近年底,资金结算周期将至,压力会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