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首发:

阅前叨逼叨:得到一件优秀作品的最佳方式是把一件普通作品毁掉。

有一个叫做托马斯·马克维修斯的立陶宛设计师,他的很多作品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第一眼看过去我只想送他一句:你确定不是在搞破坏?但多看几眼你就会觉得很过瘾,没有这些“搞破坏”的处理方式,这些作品就只是一张普通的图片而已,而被破坏后,它们就成为了一件艺术品,有一种神秘、不安、顽皮的感觉。

其实很多设计作品也会采用类似的手法,通过把一张普通的图片、一个平庸的版面进行破坏,从而得到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破坏图片

破坏图片通常有这么几个做法:

1、在图片上面直接排文字

与通常大家刻意让图片与文字处于分离状态、互不干扰的排版方式不同,下面这些作品都是毫不避讳的把文字直接打在图片上,这类型的作品图片通常要比较大,视觉张力才会更强。

2、在图片上面覆盖色块再加文字

这种破坏方式比第一种更绝,下面这些作品直接用色块压住图片,并且还是压住图片比较重要的部分,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色块上的文字被进一步重视,视觉冲击力极强。

3、将图片进行裁剪

比如把一张完整的图片一分为二,可以使画面变得更有趣、更有设计感。

二、破坏文字

即通过对文字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降低其识别性或破坏其结构,但并不会阻碍内容的传达,反而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更令人印象深刻。

1、用图片遮挡文字

为了不阻碍信息的传播,通常只是用图片压住少数文字的局部,或者图片本身有一定的透明度。

3、用色块遮挡文字

色块的不透明度通常也是低于100%的,所以效果类似于用有色透明胶贴在文字上,破坏效果杠杠的。

4、用文字遮挡文字

通常是用另一种颜色、另一种字体的文字,叠加原有的文字上面,形成文字交错的效果,画面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会同时得到增强。

5、裁剪文字

对文字进行裁剪再重组,在不影响文字识别性的基础上,使其更有形式感和设计感,裁剪的方式通常为斜切。

三、破坏版式

即原本整体排版比较和谐的版面,被某一完全不同的局部排版动作打破,版面效果从安静、平稳开始变得活跃、高调。常见的几种破坏方式有:

1、文本绕排

即文字沿着某个图片或者某一路径的外轮廓进行排版,造成原本完整的文字块好似被挖去了一部分的效果,这种破坏方式比较适合报纸、杂志或画册的排版。

上图的色块文字也被当作是图片来处理

2、文字混排

即把标题或者某些关键词,用与版面其他文字完全不同的字号、颜色、排版方式或者字体来排版,使得整个版面被严重破坏,后者的字号往往需要很大。

4、破坏背景

即在原本干净的背景中加入图片或者图形,使版面在视觉上变得更加跳跃,但是由于这些元素都是位于背景层,所以对正文不会造成实际性的干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图片和图形绝对不会是那种很漂亮、很正规的,否则就达不到破坏的效果。

5、破坏文字加破坏版式

比如利用色块覆盖住原本版面中的部分文字,然后在色块上用不同于之前的排版方式排列一些文字,于是就有了双重破坏的效果。当然,被覆盖的文字要么不重要,要么只是覆盖住了局部而已。

6、破坏文字加破坏图片

即通过某种处理方式对版面中的图片和文字进行整体破坏,例如:

用色块或图片同时遮挡住原本版面中的文字和图片。

同时对版面中的文字或图片使用某种特效,比如错位裁切,这种做法通常是为了表达某种诉求。

7、塑造一种冲破或破裂的效果

比如人物或动物从一张扁平、完整的画面中冲出来,好像捅破一张报纸一样,呈现出冲破的伪3D效果。

‍再比如把一张完整的画面做出被撕裂或破碎的效果,好似墙壁开裂或者玻璃被击碎的瞬间,这种破坏方式也可以让原本常规的画面变得更有视觉冲击力,以及更有深意。

结语

做多了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很美好的设计,是不是觉得有点无聊、乏味,受众估计也有这种感觉,所以何不搞搞破坏,打破这种安静的状态,给作品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或许才更有生机。

在设计的世界里,没有哪种做法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哪种做法是绝对不行的。当然这些出格的设计形式最好要吻合品牌的调性,或者能够帮助表达设计内容,不是纯粹为了破坏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