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就连出身法国著名高中、后来成为总统的马克龙,当年都没有考上,而且是两次落榜。
这所学校,是一所师范类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马克龙曾如此回忆自己的求学时光,“巴黎高师的大门一直向我紧闭,我便转而进入巴黎十大求学,最后非常偶然地来到了巴黎政治学院”。
对这位后来领导一个欧洲大国的人物而言,巴黎高师的拒绝,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伤口。
青年时代的马克龙
这所坐落于巴黎第五区乌尔姆路的学校,文理并重,如今已跻身于欧洲最富盛名的教育机构之列。它通过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选拔人才,每年只录取200多名新生,校内学生总数也不到两千人,因此被视为世界上最“小”的名牌大学。
在中国,听到“师范学院”的名字,大概率是一所二本院校。可在法国,这类学校也被称为“大学校”,称得上是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绝对顶尖的存在。
“师范类学生”,更是一个会让听者肃然起敬的名号。
想考上法国的师范学校,没那么容易。一所普通综合类研究型大学的入学条件,需要学生经历三年高中学习,并通过高中毕业会考。
学习成绩最优异的一批学生,往往还需要在三年高中学习基础上,再上两年预科班,以便获得高等师范学院入学竞考的资格。
这两年预科班教授的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内容,课程安排十分紧凑,每周课时长达50小时,学业繁重程度可以说相当于在国内又复读了两年高三。
巴黎高师正门,上面写着学校的历史:学校曾被建立两次,后来搬迁至乌尔姆路
图源:维基百科
作为世界上高等师范学院中最古老的一所,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法国大革命时期。1794年,国民公会颁布法令,宣布建立“共和历三年”的师范学院。在经历了短暂的停办后,1808年,拿破仑宣布重新开放这座学院,以培养具备启蒙思想的教师。
两百多年来,巴黎高师为法国培养了无数优秀教师,数百位法兰西学院院士,11位菲尔茨奖获得者,13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按照获得诺贝尔奖比例对全世界大学进行排名,巴黎高师名列世界第一,堪称诺奖第一摇篮。
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没能考上巴黎高师会成为马克龙心中永远的痛了。
那些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佼佼者们梦想成真,终于得以步入这所绿荫掩映的古老校园时,迎接他们的,将是另一段持续四年的“艰苦”又充实的学习生涯:他们需要在大一结束时拿到学士学位,大四结束时取得硕士学位。
就像国内的公费师范生一样,巴黎高师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已经和国家签约,成为了“实习公务员”,不仅大学学费全免,国家还会给他们发补贴。
作为条件,他们毕业后需要在学校或是其他政府机关中,为国家公共单位服务至少六年。
不同于国内公费师范生可以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巴黎高师的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一级教师资格会考。
如果没有通过这门考试,也就意味着无法正式成为一名公务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则需要向国家偿还此前享受的所有补贴。
巴黎高师学生活动
图源:巴黎高师官网
一如其名,巴黎高师最主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已受过实用知识训练的公民,使他们在各方面最有能力的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教学的艺术”。
从巴黎高师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做一名教师。
也就是说,在法国,最顶级的学校,是培养人民教师的。
不过,在法国,比考上巴黎高师更难的是获得当老师的资格——哪怕你读的是巴黎高师,也需要通过一级教师资格会考,才能获得执教资格。
一级教师资格会考难度很高,竞争也十分激烈:考生需要经历持续大约七个小时的笔试,并在口试阶段准备一堂大学二年级专业难度的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一级教师资格的师范生,未来就可以在高中和预科班任教。由于预科班所教授的是大学一、二年级内容,他们也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大学教师。
也就是说,法国高中老师是有给大学生讲课的能力的。
通过了教师资格会考还不够。师范生还需要前往国家指派的高中或是初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习。只有当这段实习表现被国家教育督查认可后,这名师范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人们熟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波伏娃,就是巴黎高师的“师范生”。他们在准备教师资格会考时相识,并在考试中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随后分别在不同的高中任教。
此外,法国前总统蓬皮杜、文学家罗曼·罗兰等等,也都毕业于巴黎高师。
这所规模不大的师范院校创造的“传奇”,或许正是法国独特的教育制度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