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来形容A股再合适不过。

新年的第一周,A股迎来了“开门黑”,三大指数全部收跌,沪指累计下跌1.66%,深成指累计下跌3.46%,创业板指累计下跌6.8%,创造了近一年来的单周最大跌幅。新能源板块跌幅靠前,实际上,从12月10日中央经济会议政策,A股的新能源板块就一蹶不振,龙头股宁德时代回撤幅度接近15%,比亚迪回撤超过18%, 其它成分股回撤更大。

周末,无论是市场动向还是消息面,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上周五晚上,某头部券商召开机构电话会,原定几十人参加的电话会仅有十几人出席,大家的热情降到了冰点,会议开了半小时就草草收场,用合伙人的话来形容是,在A股十几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差的开局。

市场越是困难,越需要研究,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一个月以来,新能源板块为何一直下跌?当年的市场正在经历什么样的风格切换?2022年,新能源板块何时能反转?

一、景气度越好,下跌越快?

新能源是当前景气度最好、基本面最好、下跌最快的版块。

我们简单回顾下新能源板块近一个月的表现,早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很多机构提前意识到稳经济将是接下来的重点,市场就出现过一次成长股集体回调,当时新能源板块大跌还上了热搜,在年底前,众多机构因为保年底排名始终没有调仓,新能源板块有下降,但幅度不大,进入1月份,市场便开启了凶猛的博弈。

新年第一周,博弈最为激烈,回调的范围从新能源板块外延到了2021年市场景气度较高的芯片、军工、CRO等高景气赛道,而去年表现不佳的银行、保险、地产等板块纷纷反弹,以中国平安、中国重汽、中国铁建、美的集团为代表的公司大幅上涨。

过去的一个月,用微观的视角来分析过去一个月的市场走势,很难得到答案,因为不管是外部流动性还是行业景气度,新能源板块都没有理由跌。12月份,新能源汽车板块甚至交出了最好的答卷。A股的研究员是勤奋的,开年的第一周,市场释放了较多的信号,关于一个月以来市场变化的原因,大家初步形成了共识,这次市场的调整要从宏观的视角来分析。

在此先说结论,12月10日以来,A股新能源板块的调整不是来自新能源自身的景气度变化,而是因为全市场相对景气度的变化,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型”公司与“防御型”公司全面PK,目前尚未分出胜负。

我们先来说新能源板块的景气度,过去的一个月市场都在预测明年新能源板块的产业表现,市场一致认为,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度依旧很好,但增长率很难达到今年的水平,尤其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难以实现30%-50%的增长率。

相对新能源的景气度,其它板块的景气度更有优势,由于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增长”,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银行、保险、地产和消费等“防御型”公司可能会出现相对“新能源汽车”板块更好看的增长指标,加上这些板块估值较低,在过去的一周反弹明显。

虽然市场在切换,但大家仍然对“赛道型”公司和“防御型”公司的未来景气度变化仍然存在分歧:持有新能源板块的机构在新年开始后部分调仓到了防御型公司,部分开始持币观望,持有“防御型”公司的机构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仍然有较好的表现,部分买入了“赛道型”公司,部分开始持币观望。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新年以来市场虽然大跌,但是交易量一直在放大,本质上就是买盘和卖盘在互相接盘,而真正能决定市场走势的,将取决于这批“持币观望”的人。

老李过去一直讲,国内市场不是价值投资的市场,很多业外朋友说,从狭义角度看,新能源板块是成长股,股价应该一直上涨,但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么残酷,从长线的绝对景气度来看,银行、保险、地产和消费远远不及新能源板块,但从短线的相对景气度来看,银行、保险、地产和消费要占优。

新能源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家心心念念赚钱的高成长、好公司在市场的调整面前,表现一文不值,因此,把握市场风格切换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市场风格真的会切换吗?

过去的十年,万得全A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钱存入银行或者买入宽基指数基金,每年的收益率能保持在5%-10%,这基本是社融增长的幅度,但这个收益满足不了大家的预期,股市和偏股型基金是大家的第一选择。

市场经验丰富的朋友都知道,2019年以后, 国内市场可以称之为“结构性”的牛市,从价值股到成长股,从小市值到大市值,从板块A到板块B,每年基本会有主基调的市场风格和板块。如果大家能在每年都能抓住市场的主基调,那大概率会有超过20%的收益,比如2019年的半导体,2020年的医药消费,2021年的新能源等等。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研究员们都在探索2022年的市场主基调是什么?总体来看,市场风格可能迎来三种切换:

一是板块之间的景气度高低的切换。景气度的切换取决于产业的发展形势,哪个板块想起景气度好,资金就会去哪里。开年第一周,资金从“赛道型”公司流向“防御型”公司。年前大家要保业绩,保排名,所以机构调仓切换的动力不强,原本属于年前的调仓都集中到了年后,由于“赛道型”公司在 A 股主要指数中权重占比较高且机构配置集中,所以机构调仓后,指数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且市场亏钱效应较强。正如正文所提,目前市场切换仅仅开始了一周,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防御型”企业是周度反弹还是月度反转,将由本周的表现决定。

第二是企业之间估值高低的切换。2019年以后,A 股经历了三连阳,在2022年初机构明显“畏高”,上周涨幅靠前的“防御型”公司PE估值基本都在20以下,而具有成长逻辑的“赛道型”公司的估值基本都在30倍以上,明显贵了很多。近期经济工作会议、美联储加息和高估值公司的业绩是估值高低切换的催化剂。

其一,工作会议“稳增长”的基调对地产链和基建链是利好,行业预期改善后公司相对性价比提升;其二,由于美联储的12月会议纪要“放鹰”,大家担心国内的流动性偏好也会起来,加上市场期待的“增量资金”即新发基金发行偏淡,加剧了切换,其三,“赛道型”行业前期涨幅较大,资金获利兑现需求大,又叠加 “业绩真空期”,高成长行业的基本面难以对高估值形成支撑。

第三是公司市值高低的切换,即大市值公司和小市值公司的切换。大小市值的切换没有明确的边界,2021年大市值的公司中,新能源产业链估值过高,地产产业链景气度不好,消费医药一直动荡,当大市值板块缺乏主线逻辑的时候,小市值的公司就会出现间歇性机会。所以,去年个别季度和月份,许多小市值公司市值都间歇性爆发,2022年,越是市场有分歧的时候,越要关注小市值公司。

今年第一周的五个交易日,这三种风格切换,在市场上均有出现,但是大家还要根据本周的市场表现判断后续市场主基调是哪个。

三、2022年,新能源板块怎么走?

很多朋友问老李,近期应该怎么调整,新能源车在2022年还值得跟下去吗?老李现在也没有答案,很多机构也没有答案,越是在市场凌乱的时候,越要保持耐心,老李的策略是收紧仓位,实时观察,静待时机。

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择票”和“择时”,“择票”就是从市场结构性判断新能源板块是否有机会,“择时”就是判断新能源板块何时有机会,“择票”和“择时”取决于两点:一是新能源汽车板块自身景气度的变化,二是其它板块景气度的变化。

当前市场的核心分歧还是景气度,一些机构卖掉了新能源板块为代表的“赛道型”公司,买入了其它相对景气度更好的“防御型”公司,造成了新能源板块大跌;另一些原来持有“防御型”公司的机构,觉得新能源板块在2022年的景气度还是相对占优,他们抛掉了“防御型”板块,低价买入了新能源板块,虽然新能源板块跌幅较大,“赛道型”公司处于短期逆风,但是现在还无法完全确定市场已经倒向了防御型公司,更多的人是“持币观望”状态,市场的发展趋势取决于中间人的投票。

总的来说,就是“赛道型”公司没有那么差,“防御型”公司是短期顺风,没有那么好,“防御型”公司中“稳增长”主线短期最值得关注,包括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和新老基建两大主线,房地产及其产业链涉及房地产企业,建材、家电等;新基建把握电网、轨交设备等,传统基建把握工程机械、水泥等,老李认为,接下来市场可能会有两种走势:

第一种走势是年前新能源板块企稳或反弹,那么市场风向会很快回到新能源板块,坦率地讲,这种走势出现的概率极小。

第二种走势是1月份新能源板块依旧拉胯,而“防御型”公司表现强劲,那意味着中间派选择了“防御”,市场很可能在一季度都是“防御型”风格。

即使市场迎来了“防御型”风格,但也不会是全年行情,因为“防御型”公司仅仅是短期在资金边际增持的背景下,在估值便宜基础上,政策边际改善带来的性价比提升,保持了景气度相对强势。

这些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基本面不好,当前只是业绩预期改善,或并未改善,因此在临近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市场聚焦业绩时,“防御型”行业又累积一部分涨幅估值修复后,也有盈利兑现的风险,市场到那个时候又会重新切回“赛道型”公司。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季度,大家要一直关注这三条主线:

一是稳增长主线,这是目前的政策风向标,与宏观政策“稳增长”基调强相关的基建、建筑建材、电网投资、央企地产及其产业链和家电行业。

二是高成长主线,以新能源汽车最为典型,近期以新能源车、光伏、军工等为代表的高成长回调力度较大,估值逐步进入合理区间,当前的调整也在为未来的上涨创造空间。

三是消费医药主线,这些公司比新能源的调整更早,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和以 CXO 为代表的医药整体调整力度较大,作为长期表现较佳的行业,可以逢低布局。

展望一季度,宏观环境“内松外紧”,会对 A 股形成一定压制,但总体来说,A股在大势上处于“筑底”阶段,接下来市场是继续筑底还是二次下探再筑底,仍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从半年度来看,由于众多公司基本面并未变化,A 股依旧乐观,在市场主线不明确的时候,等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