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语: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所以对于产品来说,用户的需求以及体验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产品经理要多关注多角度的用户需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分析需求时应该用什么策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分析产品的三个切入点——用户、需求、场景,以及详细介绍了在用户层面,如何贴近用户,如何获取用户真实需求的方法。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以前文章:和这两篇文章。

而这篇文章,我将从产品的第二个切入点——需求层面,介绍下分析需求时,要关注的两大特性,以及需求落地后,用什么策略,给需求优化添砖加瓦。

一、需求的深层性:诉求——动机——本能

产品思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通过产品化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分析需求的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因此,需求的深层性主要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层次:

1. 第一层:观点,是加工后的诉求

需求的第一层是观点层,即——某个用户或传达者给产品提出“诉求”。

张小龙曾经吐槽过:每天都有一亿人,在教我怎么做微信。

我们在工作中,收不到小龙哥那样多的用户反馈,可我们仍然会收到大量的,披着“需求”的外衣“诉求”。

这些人在告诉我们,他们希望产品要提供什么能力,开发什么功能。

但是,诉求都是传达者对需求,经过自身认知的加工后,呈现出来的结果。

可需求一旦经过加工,就无法代表他们身后的用户了,也就不是需求了。

所以,我们要对他们提出的“诉求”进行深入挖掘,才可落地执行,否则就掉进了传达者制造的“伪需求”陷阱。

最后既浪费了团队资源,又伤害了用户。

2. 第二层:动机,是加工的原因

需求的第二层是动机层。即,用户提出诉求的背景或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

每一个诉求背后,必定有充分的理由,让用户产生加工需求的想法;因此,我们在收到传达者提出的诉求之后,必须要先知道传达者提出诉求的起因和背景。

因为,只有了解背景,认可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判断诉求是否合理,评估诉求是否具有落地价值;所以,我们在收到诉求后,要找到第一需求提供方,通过沟通,深挖诉求,全面了解背景。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们要针对诉求,多问几句“为什么”,从对方表述中,还原加工过程。

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和背景下去思考问题,以判断这个诉求,从逻辑上,是否通顺,从背景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对方身份。

3. 第三层:本能,是要满足的需求

需求的第三层是本能层。即,用户内心深处真实需求。

这里的本能,是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成长环境变化、社会环境驯化共同培养出来,动物性和理智性的结晶。

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下往上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这五种。

随着时代的演变,这里每一个层级也逐渐向外延伸,进化出了更丰富的需求内涵。

如,生理需求,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进化成了人的衣食住行;安全需求,也从生命生存的安全,进化出了资金安全、饮食安全、住房安全、出行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同时,需求层次告诉我们,需求在越底层,需求的刚性就越强。

在产品角度上,需求被满足的层级越多,用户对产品的粘性才越强。

市面上成功的产品,也都是从这些层次切入和满足的用户的。

例如,微信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共同解决的核心是用户自我实现和尊重需求;微信聊天和附近的人,解决的是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的社交需求;微信支付的核心,是解决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因此,如果一款产品,如果想要获得市场的认可。

首先得通过动机,把“诉求”还原成人的本能需求;然后,从这五个层面充分考虑产品定位,权衡产品迭代的利与弊,让产品尽可能满足用户更多需求,产品才有获得市场的机会和价值。

二、需求变化性:因用户群、用户身份、产业的变化,而变化

除深层性之外,需求的另一个特性,是具有变化性。

需求会因为产品用户群的扩大、身份或场景的转变、产业调整,而随之发生变化。

前两者,是我们在还原需求后,设计方案之前,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而产业调整,则我们要长期关注的。若产品所在的周边产业革新,或因产业上下游出现变化,而用户需求,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这一模块,我将进一步给大家介绍下,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三者变化:

1. 关注用户群变化引起需求变化

产品度过初创期之后,产品圈层会不断扩大,此时用户群体会随之变化,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出现变化。

如,微信的聊天功能,初衷是为了解决熟人社交。

但随着用户量级的增大,微信后期加入了文件传输、离线缓存等能力,这是为了满足熟人社交需求衍生出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需求。

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方案的时候,也要考虑由于用户群变化而引起需求的变化。

2. 同一用户不同场景下需求的满足

除了用户群扩大导致需求变化之外,用户的身份也是不断变化的。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因产品功能,或场景变化,而出现转变。

上一秒是目的明确的搜索者,下一秒就可能变成失去目的的探索者。

因此,我们在设计功能模块的时候,要考虑用户出现身份变化时的聚合页面的设计,以免导致用户身份转化后,无法满足转化后的需求,造成用户流失。

或在转化流程和支付流程中,要减少其他功能模块的干扰,避免过度打扰用户,影响产品的转化率。

3. 关注产业变化引起需求变化

在传统行业中,每一个产业赛道,都有不同的角色的构成,来共同解决用户需求问题。

但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一旦产业中的角色发生变化,产品需求也可能随之变化。

正如,菜贩子的存在,解决了菜品种类多样性的问题,但造就了菜价居高不下的需求;而社区团购的出现,利用平台优势,干掉了菜贩子,解决了菜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却给用户制造了成功组团的问题;因此,我们做产品的时候,要持续关注产业变化,尤其是产品周边产业和产业上下游变化。

因为产业变化,引起需求的变化,往往是通过打破市场现有的平衡点,也是对现有产品的降维打击。

我们做产品,如果能早一天关注到产业变化趋势,就能早一天意识到需求变化问题,早一天提出升级方案或替代方案,降低产品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三、利用策略,优化需求

在分析需求时,要关注需求的深层性和变化性这两大特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在需求上线后,不断优化需求,保证需求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以此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符合市场预期,符合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

所以,我们还需要建立需求优化体系,持续匡正需求,为产品迭代指引方向。

在这里,我分享我们业务常用的四个策略:

1. 建立反馈体系

这里的反馈体系,除了在里讲到的用户反馈渠道之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反馈渠道。

即,在产品上线时,需要在各功能点上加埋点。

上线之后,要定期观察和收集数据,来分析产品的数据表现,为后续产品需求的优化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

2. 灰度策略

在产品的用户量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就需要用灰度策略,来实现版本批量发布,降低版本发布的风险。

灰度策略常用于新功能模块或较大版本的产品迭代场景。

现有灰度策略包括随机灰度、定向灰度、邀请灰度这三种:

  • 随机灰度是随机抽取用户和占比进行灰度;
  • 定向灰度是根据细分用户群,去发布;
  • 邀请灰度是通过邀请愿意体验新版的用户的策略。

灰度策略是版本发布过程中,能够快速止损的有效方法,它让一部分人能够先行体验新功能;同时,产品团队可以及时关注用户反馈,若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回滚,减少进一步影响更多的用户。

3. AB测试策略

AB测试,是为同一个版本给用户提供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方案,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和数据,来验证和确定最终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方案。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常用于前端的用户设计和交互方案,尤其是无法判定两个或多个方案谁优谁劣的情况。

在AB测试中,要注意遵循实验法则,如设置对照时要定性定量,保证测试结果符合测试要求。

4. 建立异常监控

异常监控,是产品功能建立监控预警机制,实时监控用户的产品使用情况。

若出现异常,监控机制会及时通知给开发和产品,以便快速解决产品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功能都要建立监控,一般产品的核心功能模块,才需要建立监控。

如,支付产品的支付流程,就可以通过建立监控机制,来对使用场景进行预警和快速反馈;以避免产生短时间内,出现某个报错徒增,导致大量用户无法完成支付异常情况。

四、写在最后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分析需求中要关注的两大特性:深层性和多样性,以及产品上线后,优化需求的四种策略。

在深层性中,我们要从用户诉求出发,层层挖掘,通过动机,直至本能;以便还原用户最真实的需求,找到解决用户的问题;

在变化性中,我们关注用户群体扩大、用户使用角色身份的转化、关注产品产业和周边行业结构优化等因素,对需求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分析需求,设计出合理的产品方案;

产品是不断进化的,在产品功能上线之初,我们可以利用建立反馈体系策略,灰度策略、AB测试、异常监控,这四种策略,为产品需求的迭代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