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语:群面作为一种高效筛选候选人、提高公司招聘效率的好办法,被互联网各大厂广泛应用于春秋招流程中。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群面也意味着通过率低以及不确定性极大。接下来,本文作者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才能顺利通过互联网群面?

对于应届生秋招和春招而言,大部分情况下第一轮面试就是群面。当然,对于部分实习招聘以及社招来说,第一轮面试也是群面,所以群面是所有人都必须重视的一场面试。

群面的专业术语叫做“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一群人,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结论汇报给面试官,然后面试官根据整个过程中每一位求职者的表现进行打分,以此决定谁能进入下一面的面试形式。

群面的淘汰率相当高,一般是10进2的比例,针对这个通往offer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该如何准备呢?

一、群面你该提前知道这三点

1. 群面考核什么能力及如何打分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司希望通过群面这个过程考察求职者的什么能力呢?也就是群面的定位问题。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无领导小组讨论真实的模拟了上岗之后一个团队的合作日常。主要考核一个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影响力这六种能力。

那作为公司面试官是通过哪些问题考核这些能力的呢?给大家看一份群面考核问题表,在准备群面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当然每家公司的考核要点可能有所差异,大家仅做参考即可。

在整个群面过程中,虽然面试官全程不参加讨论,但是依然会非常累,因为要实时捕捉每个人在面试过程中的发言细节,并以此进行打分,最终的得分情况会决定一个求职者能不能进入下一面。

2. 群面的人员配备

一般情况下,群面人员配备为8或10位求职者+1位业务面试官+1位HR面试官。对企业来说,每场群面人员配备的确定一般会参考两个数据:求职者人数和面试官人数。

为了避免专业能力的差异造成误判,一般会至少配备一位业务面试官和一位HR,这样可以尽可能全面的考察求职者的能力。

而求职者为什么定为8人或10人,更多的是经验所致。少于8人时,经常会出现由于人数少,讨论不激烈的情况,也就很难全面的考察人才;而多于10人时会导致三个问题。

  1. 因为人数太多,导致每个人发言机会少,求职者很难全面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2. 人数多导致想法更加的分散,会增加团队最终达成共识的难度;
  3. 人数太多会给面试官带来选择压力,面试官之间产生分歧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当然一切都有例外,不同的公司也会有所不同,都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有些公司一场群面会安排14-16位求职者,然后针对同一个议题,将求职者分为两组,看哪一组完成的好,然后“团灭”表现不好的一组。

有些公司的岗位由于报名人数有限,会相应的减少群面的求职者数量,比如6人一组或7人一组,甚至如果一个岗位少于6位求职者,公司会直接改为单面,不再采用群面的形式。

3. 群面流程

接下来,我们继续聊一下群面流程。

进入面试场所之后:第一步每人一般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这有别于一对一面试的自我介绍,简单的说一下名字、学校、做过的项目即可,目的是让面试官以及其他求职者记住你;第二步面试官公布面试题目及规则;第三步进入正式面试流程。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群面的总时长通常设为40分钟~1小时,具体时长要根据每家公司的题目难度以及群面人数而定。

如果是1小时,典型的时间划分方法为 10分钟的题目阅读及思路梳理+10分钟的个人自由阐述(每人1分钟)+30分钟的交叉讨论+10分钟的总结汇报。

汇报结束之后,如果面试有补充问题,则需要求职者回答完毕之后才能结束群面流程;如果面试官没有问题补充,则群面流程到此结束。至于面试结果,一般情况下是HR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如果不幸没有通过面试则不会受到通知。

所以群面结束之后,最好大家相互之间拉一个微信群,做到信息互通。

二、群面解题之“道”

在了解了群面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掌握群面题目拆解这把通关钥匙。

很多同学抱怨:群面太难了,能否过关全靠题目难度。如果题目自己恰巧比较熟悉,就多提几句;要是群面题目很陌生,全程就只能听别人滔滔不绝,自己完全插不上话,这样的群面大概率会挂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因为你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也就是没有掌握解题思路。有些题目你能多回答几句,可能只是因为面试前你恰巧看到过一些相关的分析文章,但那些都是别人的观点。

如果我们掌握了解题思路,即拆解分析群面题的方法。那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游刃有余的产出自己的想法。

下面就教大家两种很重要的解题思维:

1. 目标导向思维

大部分群面的题目都是在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既然是解决问题,那就一定要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以终为始”的思考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大家进行有效讨论。

什么是目标导向思维?简言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做目标,然后利用发散性思维把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出来。

比如生活中的小例子:在宿舍,饿了想吃饭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想吃饭;现状是:躺在宿舍的床上,按照目标导向思维至少有4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1. 方法一:起床去餐厅吃饭;
  2. 方法二:叫外卖;
  3. 方法三:让舍友帮忙带饭;
  4. 方法四:吃宿舍的零食等等。

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目标导向思维解决,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些群面真题呢?

  1. 山东政府想要开发某无人岛,如何说服投资人?
  2. 流浪动物泛滥,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解决这个问题?
  3. 腾讯公益基金,该如何使用?
  4. 你遇险了,只能拿10件物品,想要活下来,该如何排序?
  5. 一群游客在荒岛遇险了,该如何营救?

这些问题的共性是告诉你现状和目的,问你该如何解决。就是在考察求职者的发散思维,看到底能找到多少条有效解决方案。只要我们认清了问题的目的,就能产生许多新的思路,而不仅仅把自己的思维拘泥于常规路径上。

比如解决流浪动物的问题,目的是解决流浪动物泛滥,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个人领养可不可以?成立公益组织对流浪动物捕捉、绝育、放生是不是可以杜绝它们因为没有绝育造成的泛滥?引入宠物医院或宠物商店等商业资本,对于已经绝育和免疫的动物进行义卖,同时在宣传的时候引入广告是否OK?

接下来,有人会问了,我知道了要寻找新路径,但是我就是跳不出思维框架的局限,找不到新点子怎么办呢?那我再教你一招。

2. 结构化思维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当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通过一定的思考框架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个能解决的部分。大家可以按照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拆解。

纵向拆解:把问题切割成很多个阶段进行分析;横向拆解:对每一个纵向阶段,分析其中的每一种影响因素。

举个例子:请分析说明滴滴打车类软件为什么会成功。不同水平的求职者会如何回答呢?

低段位玩家可能会这样回答:

“我认为滴滴打车可以让我更快速的打上车,同时提高了出租车的使用率,这样有效的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成本,所以必然会成功。”

高段位玩家则会这样回答:

“我认为滴滴打车真真正正的提升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原因如下:

  • 等车阶段:滴滴打车让我能更快的能打上车,节省了等车时间,而且能明确的知道司机多久可以到达,让我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一时半会打不上车,我也可以在家或者在咖啡厅等着,再也不用在路边风餐露宿的招手打车了;
  • 上车阶段:我再也不用担心司机师傅空车拒载了,用滴滴打车偶尔还能遇到宝马奔驰等豪车,很有惊喜感。而且如果打专车的话,会有司机师傅帮忙开车门,服务体验特别好;
  • 行驶阶段:我能更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司机师傅都是按照导航走,也不用担心他们绕路多收费的问题;而且行驶时间与滴滴预估的差不多,所以即使要赶火车、赶飞机也不用担心晚点的问题了;
  • 行程结束阶段:打快车的时候可以通过小额免密的方式付款,再也不用麻烦的找现金或者扫码付款了,非常方便。

以上,可以看出滴滴从整个流程中全面优化了用户体验,所以我认为这类软件必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从而取得成功。试问,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更全面呢?

这个答案的亮点在于:首先,按照时间纵向切割了打车的过程:等车阶段、上车阶段、行驶阶段、行程结束阶段;其次,横向分析每个阶段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等车阶段:等车时间、等车环境、等车心情……
  • 上车阶段:空车是否拒载、车的品质……
  • 行驶阶段:司机路线熟悉程度、司机驾驶技术、到达时间、服务态度……
  • 行程结束阶段:行程费用、支付便捷度……

学会了结构化思维,会让你想问题更加的全面,从而产生更多的思路,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哪些产品群面真题呢?

  1. 为什么美团外卖如此受欢迎?
  2. 为什么大学生更喜欢用QQ邮箱?

这种类型的问题的共性是考察你思维的缜密性,能不能通过一个结构化的思考框架把所有的点梳理清楚。

美团外卖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纵向思维把订餐过程分为订餐前、订餐中、点餐后,并用横向思维梳理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大家喜欢用QQ邮箱,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纵向思维把发邮件这件事分为填写目标邮箱、撰写正文、添加附件、发送等阶段?横向分析如何进行呢?我坚信优秀的你们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