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从中华酷联到华米 OV,再到如今的大集团 + 副牌并行,十多年来,手机行业经过了一轮又一轮洗牌,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也越做越好。在这过程中,几大头部手机厂商自然成为了绝对的主角,它们牢牢咬紧了这块肥沃的市场,不让新品牌得到任何机会,但却有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总能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其中,这便是运营商。

做手机不赚钱,就是做个广告

运营商亲自下场做手机,其实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最早行动的是中国移动,在 4G 网络起步初期、VoLTE 技术应用之时,再或者是之后 5G 网络的商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中国移动都会推出支持对应功能的产品,例如中国移动 M811、中国移动 A6,目前最新的产品是先行者 X1。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和电信同样如此,最新发布的 "U-MAGIC"5G 手机和「天翼 1 号」同样把对 5G 网络的支持当作主要宣传点。

但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基础的网络支持并不能算作卖点,而在其他功能方面,与同价位的大厂产品相比,运营商自家手机并没有足够的优势,毕竟它们处在整个手机产业链的下游,与手机的制造、研发并没有很大关系,再加之技术积累薄弱,品牌力也比不过传统厂商,自然没多少人会买单。很显然,运营商推出自主品牌手机并不是为了赚钱、甚至不会追求销量。

尽管推出自主品牌手机看起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运营商却能借此刷一波存在感,本质上相当于为自家网络服务做广告,秀一波网络技术上的实力,这在如今 5G 快速普及的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各大运营商都时不时就会推出一些新产品。

曾经红极一时的合约机

除了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机外,运营商同时也和手机厂商有着深度合作。早年间有合约机或者定制机的形式,通过深度捆绑网络套餐,或者在手机中预装运营商的软件服务,以此来换取购机补贴。

通过这种以渠道为主的销售方式,当年的中华酷联确实做出了一些令人直呼真香的神机,例如很多人熟悉的中兴 Blade 880 系列,这款手机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初期在海外推出并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之后中兴才与国内运营商合作,对应国内不同的运营商和网络制式,推出了 U880、V880、N880 等。它的配置均衡、可玩性也非常高,搭配运营商的合约套餐后性价比非常出色。后来,这款手机全系列销量破千万,可以称之为中国智能手机史上的首款爆品。

但合约机也给很多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很多合约机的套餐规则复杂,虽然在购买手机时价格会便宜一些,但其所捆绑的套餐多为强制性,而且规定使用年限,处处充满了套路,有很高的隐形成本,最终也许会多花不少冤枉钱。

好在如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购买手机的渠道相比几年前变得非常透明,而且走到 4G 时代后,全网通手机的出现也从技术角度否认了合约机的形式,毕竟合约机对应各个运营商不同的网络制式,而这些限制已经不复存在了。

同时,互联网厂商也推出了很多划算的套餐,再加上携号转网等政策的推出,种种限制条件解除的情况下,合约机或定制机的已经很少见到了,不过运营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倒是换了一个很有「钱景」的方向,以高端产品作为突破口,在品牌上做联名然后再深度定制。例如中国电信很有名的「心系天下」系列。

心系天下系列始创于 2008 年,早期由中国电信和三星共同打造,旗下的 W 系列高端旗舰机采用翻盖设计,做工精美、奢华大气、主要面向高端精英或者政企人群,而进入 5G 时代后,W 系列也变为了折叠屏手机,本质上和三星 Fold 是兄弟产品。同时,中国电信心系天下的阵营也进一步扩大,去年摩托罗拉发布的 motorola razr 刀锋 5G 也被纳入其中。总而言之,心系天下系列瞄准的就是高端人群,因此也不难猜测,运营商正是看中了这些优质的用户群体。

提高服务是本真

当运营商入局手机市场时,不管是打造自有品牌产品,还是联合手机厂商深度定制,其实最终都会面向消费者,因此手机本身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是否能提供足够优质的网络服务才是重中之重,毕竟对于用户来说,能否买到划算的手机、资费能否再降低一些、信号覆盖能否更好一些才是最本质的需求。

文章开头我们说到,尽管手机行业不断变迁,但运营商却一直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也就是「铁打的运营商,流水的手机厂」。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点调侃的意味,但也恰恰是正常合理的。毕竟通信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确实有必要垄断,这才能保证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手机就不一样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激烈的竞争一定必不可少。

标签: 定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