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语:表情包以其适应碎片化传播的语境、能使人们在信息洪流中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的特点而比文案更加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很多时候,表情包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表情包是怎样一步步侵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作者对表情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一起来看看~
“有一次我在内部开玩笑,未来人们生活会越来越线上化,人们会怀念很古老的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所以表情是我们表达的基本元素。”

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这段产品思考,随后成了微信8.0若干功能更新中的一项。小黄脸开始可以动了,大家可以在屏幕上“放烟花”、“扔炸弹”了。微信表情似乎从未如此热闹。

我对参与这场热闹不是太感兴趣,但我很好奇它背后的历史渊源,表情包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如今又增添了哪些新的时代内涵?

带着这些问题,我研究了符号语言的发展历史,发现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表情包,来自1881年的一本讽刺漫画杂志《Puck》……

01 表情符号时代:给笑话作注释

1871年,美国政治漫画家约瑟夫·柯普乐在民主党支持下创立《Puck》,其名来自莎翁戏剧《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帕克一角,角色专搞恶作剧,认为“凡人皆愚蠢”——这正是杂志的内核。

1881年3月,四个被称作印刷艺术的表情符号出现在《Puck》上。它们被称作“竖直的表情符号”,因为需要竖着看,而不像平常阅读文字一样横着。

之所以创造这样一套表情符号,《Puck》的编辑们是这么说明的,“我们故意想让大众看看,在所有漫画家都曾经驻足过的印刷线上,我们能编排出什么样的东西。”杂志最后还特意强调这四个表情符号没有版权。文字中透露着一种戏谑,这很《Puck》。

▲ 图为当时的表情符号,分别表示喜悦、悲伤、冷漠、惊讶

由于《Puck》的想法过于超前(没找到表情符号的实际用途),加之传统印刷工艺的限制,这类表情符号未能成为当时的主流元素进入大众生活。直到百年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符号表情才有了标准化和大范围传播的可能。

20世纪80年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大量使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也就是在线聊天室)。这是系里一个重要的社交手段,教职员工和学生可以在公告板上自由讨论当天的重大问题。

鉴于计算机科学系的领域,当时公告板上的帖子大多严肃,但也有不少幽默或试图幽默的。如果有人开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玩笑,却被不明真相的人误解为严肃内容或真实实验,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这群科学系的“书呆子”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书面文字中清晰表达自己是在开玩笑。

有人建议用 * 表示精彩的笑话,用 % 表示恶趣味的玩笑,用 * % 来表示那些恶俗却有趣的笑话;有人建议用 & ,认为它是键盘上最有趣的字符;还有人认为代表笑话的字符串应该是 {#} ,因为它看起来像是露齿笑……

这些想法有个共通点,都在尝试将键盘上的符号与人的情绪匹配。只不过每个人给出的理由过于主观,未被普遍接受。

或许受到这些想法的启发,1982年9月19日,斯科特·E·法尔曼博士在校内 BBS 上发表了一条评论:

我建议使用 ? 字符串来表示笑话,请侧着头看。

不过考虑到当前的趋势,标注不是笑话的内容可能更省事。这种情况可使用 ?

▲ 2002 年,有人从备份中挖出了法尔曼最早使用的表情符号

这两个由字符串组成的表情符号与人脸非常相像,即使不加解释,人们也能一眼看出它们代表的表情(笑脸和哭脸)。

? 和 ? 在卡内基公告板大受欢迎,以至于迅速传播到了USENET,一个早于万维网的在线讨论系统,然后在那便迅速走红,还有其它用户提供自己的符号表情来拓展法尔曼最初的笑脸和哭脸。

自此以后,凡是在支持 ASCII 编码系统的计算机上,人们都可以使用这些表情符号来丰富语言表达、传递某种情绪。

02 颜文字时代:从签名开始

ASCII,即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它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美国英语和常用标点,一共只有128个字符(其中有95个是可以显示的,剩下的都是“控制符”)。

▲ ASCII 字符代码表

虽然只有 95 个字符可用,但 ASCII 可以形成的排列组合在前期还是比较丰富的,法尔曼使用的笑脸 ? 以及由此拓展出来的横向表情符号,只是其众多组合中的一类。

1986年,一位名叫若林泰志的日本人,基于 ASCII 字符排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笑脸—— (^_^) ,电子通讯史上第一个竖直笑脸。

它原本是若林泰志在当时名为ASCII NET的电脑通信局为残障人士设置的 BBS 上使用的,放在文章末尾作为签名。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符号,将会开启一场如此盛大的颜文字狂欢。

不过,在这场狂欢到来之前,工程师们还得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让 ASCII 显示除现代美国英语外其它更多语言。

当时全世界很多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文字编码:

  • 欧洲制定了EASCII,即拓展版的 ASCII,解决了部分西欧语言重音符号的显示问题,比如naïve、café、élite;
  • 中国制定了GB2312,是对 ASCII 的中文扩展。后面又拓展出GBK、GB18030、Big5,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和繁体中文;
  • 日本制定了Shift_JIS,容纳了全角及半角拉丁字母、平假名、片假名、符号及日语汉字……

由于做扩展 ASCII 的组织太多,标准并不兼容。同一份文档拷贝至不同语言的计算机,就可能成了乱码。

于是当时有两个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统一码联盟——试图制定一份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文字字符的“通用字符集”。

前者于1984年创建 ISO/IEC JTC1/SC2/WG2 工作组,后者由Xerox、Apple等软件制造商于1988年组成,并开发出 Unicode 标准。

借助 Shift_JIS 和 Unicode 编码,颜文字得以吸纳以日语为主的多种语言文字中的符号,形成更多样的组合,呈现出更加细腻和丰富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因此我们谈到颜文字时,一般指代日式颜文字。它是由日本人发明并传播开来的。

▲ 由各国文字组成的颜文字

在日本,颜文字非常流行。有专门的颜文字网站,比如这个名叫“颜文字屋さん”的网站:

有专门的颜文字输入法,比如2011年被百度收购的“Simeji”,以及由Simeji举办的“年度颜文字大奖”:

▲ 2015年的年度表情是“认真脸”(˙-˙)

据日本文化厅“平成15年度国语世论调查”结果显示,光是电子邮件中使用的语言表达,颜文字就占了28.6%。颜文字在日本的流行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初,当 emoji 在其它国家大行其道之时,颜文字在日本依然很受欢迎。大部分日本人能接受这种偏卡通的,表达情感的方式。“(相比颜文字),日本人觉得 emoji 不够卡哇伊,”栗田穰崇在一次采访中这么说。他被认为是 emoji 最初的创造者。

03 绘文字(emoji)时代:商业竞争下的创新

不同于在交流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表情符号和颜文字,emoji 的诞生,完全是出于商业的需求。

1995年,Windows95刚刚发布不久,电子邮件正伴随着寻呼机的繁荣发展在日本市场上冉冉升起。

当时,日本运营商 NTT Docomo(以下简称 NTT )推出了一款新型寻呼机,在发短讯的时候还能带上心形符号。这一无心之举,恰好满足了年轻人对更丰富的情感信息表达的需求,因此备受日本年轻群体欢迎。NTT 市场份额随之水涨船高,占比一度接近 40%。

但 NTT 显然没注意到自家产品的成功原因。在最新版传呼机中,它放弃了心形符号,转为使用企业更喜欢的功能(如支持日本汉字和拉丁字母等),其结果是,曾经因“爱”而来的那批年轻人纷纷出走,转向突然崛起的竞争对手东京通信。

那时 NTT 才意识到,这个不太起眼的符号,才是年轻人使用自家产品的“超级诱因”。

NTT 准备发起反击。

1998年,栗田穰崇被指派为 NTT 的新项目 i-mode ——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集天气预报、娱乐预订、新闻和电子邮件等各种功能于一身——制作一套包含各种情绪和想法的图像。

由于 i-mode 平台的限制,用户发送的每条信息不能超过250个字符。如果使用 ASCII 和 Shift_JIS 编码的表情符号(都是由多个字符组成),会极大地挤占由文字主导、空间有限的短信内容。所以栗田穰崇想寻找一种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他将目光投向儿时的各种元素以获取灵感,如日本漫画和日本汉字等。“日本漫画中有许多不同的符号。漫画家会画出一些表情,表现一个人满头大汗或是迸发出一个想法时头上出现一个灯泡。在很多情况下,我(栗田穰崇)借用了这种表达方式,然后进行了重新安排。”

在短短5周内,栗田穰崇设计出了 176 个 12×12 像素的表情符号。这就是最早期的 「绘文字」,日语发音为 「emoji」。

由于只有 12×12 的栅格可用,栗田穣崇在设计 emoji 时不得不在空间使用的问题上精打细算;其结果是,他设计的这些符号极其简约。举例来说,最初的笑脸表情拥有矩形的嘴巴,还有倒V字形的眼睛;“艺术”和“牛仔裤”的符号几乎让人认不出来。

▲ 栗田穣崇最初设计的 176 个 12×12 像素的表情符号(你们能找到“艺术”和“牛仔裤”的符号吗)

尽管如此,NTT 这套表情符号在 1999 年正式发布后依然大获成功。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跟风者”加入自主研发 emoji 的行列,大家熟悉的 J-Phone(软银前身),QICQ(QQ前身)、Apple、Google等都在其中。它们扩充了栗田穣崇原先的 176 个 emoji,有的还增加了动画增添亮点。

鉴于有了这么多不同版本的 emoji,各大科技公司觉得有必要增加“翻译”其它友商 emoji 的服务,这样就算运营网络不同,用户也能看到朋友发来的 emoji 而不是“无法显示”。这为 emoji 在 2010 年加入 Unicode 铺平了道路。当然这是后话了。

▲ emoji 在 Unicode

04 表情包时代:复杂示情的需要

在日本 NTT 孵化 emoji 的这段时间,一场互联网革命正在对岸的中国激烈上演。

1997年-1999年,国内第一批 BBS 论坛兴起,其中包括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旗下的论坛(主要作为 PGC 内容的补充),以及以天涯、猫扑、西祠胡同为代表的兴趣社区。

同样在这个时期,以 QICQ(QQ前身)、碧海银沙为代表的社交也在迅猛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使用复杂表情的第一阵地。

今天流行于弹幕的 23333333,最初就源自猫扑 BBS。在猫扑从 001 到 999 的表情编号中,第 233 号是一个大笑捶地的表情。

▲ 233

不过,233 当年并非猫扑的标识,使用频率远低于另两个表情:253 和 874。前者是一个跪拜的武士,据称源自日本的「土下座」,用于表达尊敬或佩服,而且是佩服到五体投地;后者则是一个女生用扫把打猥琐男的 GIF,用来招呼那些不懂规矩惹人讨厌的楼主。

▲ 253

▲ 874

到 2000 年的时候,OICQ 已经占领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 90% 以上的市场,基本逛 BBS 的也都是 OICQ 的用户。他们都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同一年,OICQ 正式更名为 QQ。

2003 年 9 月,QQ 2003 II Beta 2(5067)开始支持在聊天内容里直接显示图片。于是很多网民会用贴图的方式将那些在 BBS 中广泛传播的「P 图」用在 QQ 上,充作特别的「表情」。

随后,QQ 推出表情漫游、添加自定义表情、表情导入导出等功能,在官方层面上支持了这种互动玩法。自此,中国进入表情包“大爆炸”时代。

2006年起,喵魂、小幺鸡、兔斯基等网民原创表情包开始在网络走红。

2008年,流行于北美的暴走漫画进入中国,虽然画风粗糙,但反响强烈。暴漫的表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在中国网民的语言交流中。

还有一些明星真人、剧集综艺、社会事件、流行议题等元素,也都被神奇的中国网民转换成为表情包中的视觉符号。

于中国网民,似乎万物皆可表情化。

中国表情包的这种空前繁荣,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以及软硬件介质的不断发展。它们降低了表情包制作的门槛,直接刺激了人们参与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个人化表达的强烈诉求,也加速了表情包的生产和流通。

小幺鸡创作者刘倩的初衷,是因为烦透了领居家养的鸡。“我当时很讨厌这些鸡,就画了一只便秘的鸡,拉不出来才一直喔喔直叫。”

王卯卯用“相由心生”来形容兔斯基,他说:“‘兔斯基’两只眼睛看似很茫然,实际上它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顺其自然,处之泰然,没快乐就制造快乐、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炮炮兵创作者郭征,则表示希望通过这群热血的“小兵“,向网友传达自己的世界观:做最真实的自己,彰显性格,永不言败。

即使我们这些不直接参与表情包创作的普通网民,也会因为不同的代际、职业、圈层、兴趣、性别,而选择各自偏爱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和态度。

表情包发展至今,已经从最初对人类表情的模仿、防止语意误解,被注入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的示情内涵。

05 写在最后

表情包这百年发展史,其实也是技术、商业、人文三股力量盘根错节、相互影响的历史。缺少技术支撑,再肥沃的商业和人文土壤也孕育不出表情包;而没有商业化场景的应用,表情包也很难实现超大范围的生产和传播。

另外,需要承认的是,这篇文章故意略去了关于表情包的商业化历史,比如日本的 Line,比如微信和 QQ 的表情开放平台等,都没有提到。一来想把主要落点放在人文上,二则受限于自身水平,未能同时操作多条主线。

还有关于“过度使用表情包是否会弱化我们的交流能力”的讨论,也是我在研究符号语言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非常感兴趣的,但未在文章中提到的议题。希望之后有机会和大家继续交流探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