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这次疫情的冲击,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触互联网医疗的方式,互联网医疗也在朝着新的方向不断改变;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移动医疗+医保”的现状以及发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此前一直想要出一个未来医疗的畅想系列,但迟迟都没有动笔;近期了解到一家公司,核心产品为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如果可以和之前项目商业模式进行连贯和打通,似乎“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两大难题看到了曙光;结合院内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分级诊疗、人工智能应用及互联网医院和医保等医疗体系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解剖和分析。
从社会价值及人类健康出发,畅想出一套未来式医疗场景,对患者、基层医生、专家医生及各个厂商,无论从经济收入还是社会价值均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共识,对现有医疗行业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
本篇文章先简单聊一聊当今疫情风口下,互联网+医保的应用。
一、移动医疗的现状
移动医疗在经过前期解决用户就诊预约挂号难题,开展线下诊所发展;再到中期陪诊服务、远程医疗的萌芽,至今已经覆盖至诊后的健康管理,移动医疗的闭环模式开始初显;虽然移动医疗正在逐步完善其核心功能,但却依旧难逃用户数量大、活跃度低的尴尬局面。
主要原因如下:
- 移动医疗在人民群众中认知度太低;
- 患者甚至医生对移动医疗功能不能够熟练使用;
- 没有打通医保的移动医疗称之为:高端医疗【费用高】;
由此可见移动医疗虽然一直秉承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理念,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移动医疗初期,大厂们通过烧钱买用户,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活跃度低的问题,就连医生这类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也坦言:大部分APP安装上以后拿到了补贴便不会再用了。所以对产品功能也是“一窍不通”。
移动医疗正在改变传统的就诊模式,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移动医疗凭借着看病流程简化及无接触式诊疗,在疫情期间重新进入大家视线;但是除了良好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也是重大关注点之一。
随着政府对医疗改革力度进一步加深,政府对移动医疗支付开放,并伴随着险企源源不断地向移动医疗进军,衍生新的医药费报销模式,这都将真真正正让移动医疗解决用户“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这也是移动医疗的初衷。
二、互联网+医保现状
- 目标用户:参保职工,含退休人员;
- 主要功能: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医保支付记录、个人账户余额查询;
- 产品特色:被扫、主扫、订单多种支付,异地支付;
1. 支付类型
虚账户:是以信息流为支撑的支付,区域内参保职工的所有个人账户资金存储在医保部门统一管理的资金池中,医疗机构定期与医保部门进行清算。
实账户:是以资金流为支撑的支付,每个个人账户存储于银行,以社会保障卡的芯片账户为外在展现,医疗机构收款多为T+1到账。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医保个人账户类型为虚账户,国内部分地区为实账户管理模式。
2. 支付方式
卡片支付:主要是基于社会保障卡的支付,通过PSAM卡或加密机解析生成个人卡片明文信息,进而向医保或银联申请支付数据;虚账户通过社保卡卡号申请数据,实账户还需要提供二磁道信息。
电子支付:是卡片支付的线上应用,电子社保卡是目前医保线上支付的主要方式,采用二维码技术将社会保障卡虚拟化,包括电子身份认证和移动医保支付功能,以被动扫描为主要操作模式。
3. 支付通道
医保结算系统:主要用于虚账户支付,是医保结算系统的客户端程序,依托医保专网或互联网提供服务。
银行POS终端:用于实账户支付,有的直接通过专网向银联申请支付数据,有的经过医保路由统一向银联申请支付数据。
4. 支付场景
医保支付场景主要包括:药店购药、医院诊间、医院窗口、自助终端、互联网平台等,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药品、挂号、诊疗、理疗、住院等,联网诊疗、医药电商及购买商业保险等后续都将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随着支付宝等互联网公司为主导和以各级人社部门为主导的医保线上支付应用迅速铺开,电子社保卡应用嵌入到支付宝、城市一账通、人社APP等应用中,使得支付方式及场景更加便民。
三、医保支付产品现存问题
但是医保支付一般都要求实名认证,移动支付对接医保IC卡较为棘手,所以在指纹验证或人脸识别等高科技普惠大众之前,是不小的难点。
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第三方支付安全问题必须重视。支付是简单的行为,但是涉及到的敏感信息需要医疗机构、支付渠道商、监管机构几方进行责任划分。
医保线上支付与人民群众生活尚未高度融合,推广力度不够、社会认知程度不高、运营模式不清晰。
对互联网公司来讲电子社保卡仅仅是城市服务的一个小部分,入口深,推广成本高。
政府部门承载的电子社保卡不足以支撑单独模块,导致粘性低、体验差,运营支撑能力不足。
全国各地差异较多,各方寻求可复制模式过程中,现实阻力较大。
四、未来的医保支付产品
一体化支付:从以线下支付为主到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线上支付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被动扫码、主动扫码、订单推送等电子支付模式全面启用。
异地支付与结算:在本地支付的基础上,破除区域限制,异地支付将进入常态化。
无接触式支付:不论是实体卡还是电子卡,都是以实人、实名、实卡作为要求的卡支付,下一个阶段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无卡支付将会到来。
大数据管理平台:对医保支付结果、过程和行为数据的记录将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层级,基于支付大数据的信用评价、年度报告等应用将得以实现。
移动医疗生态圈全面覆盖: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依托互联网运营推动支付服务生态建立。
互联网+医保模式逐步完善:全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医疗建设体系,延长产品线及生命周期,消除信息孤岛。医保支付的业务场景覆盖整个业态。
五、关于盈利模式
如果能落地在药店使用电子社保卡支付、报销,全国的大药商都抢着和你合作。
和支付宝的逻辑一样,巨大的支付流量,在资本市场和增值业务上盈利,比如在app上搭载药品电商或保险零售。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盈利模式
六、总结
但是随着移动医疗的兴起,医保线上支付势在必行。
医保局制定了药品、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产品推广盈利时代逐步淡去,服务付费刚刚开始。
对医院而言,最有价值的不是开什么药,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经济合理的服务收费。
城市惠普健康险出现了医保商保的融合。如果商保能有医保的议价采购能力。整合医疗资源,更低价格,更好服务很容易实现。
在互联网医院,患者通过绑定个人信息,就能用医保卡进行预约、挂号、问诊、缴费等,与医保实时链接,若符合门诊大病待遇资格的参保人员,也可以自主选择一家互联网医院作为诊治医院;同时互联网诊治的医保在线支付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打通各个环节存在的层层壁垒,实现互联网医院基础数据互联互通,为实施网上医保支付创造条件。
医保的线上支付绝不是从线下搬到线上这么简单。
中国有多少的慢病患者、三高患者,特殊兵种患者,人口基数决定特定用户量也变大;同时医保支付的业务场景完全是可以覆盖整个业态,对下的基层信息化的需求,国家最近又发布统一医保平台就是要消除信息化孤岛。
医保支付涉及很多商业模式,可撬动的市场蛋糕很大,所以政府还是很慎重。
本篇文章也是结合了很多前辈的智慧结晶,也希望大家可以批评指正;后续会有更多未来式医疗相关思考与讨论,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