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来源: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庆祝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为了获得平等权利而抗争的女性。

今昔对比:一方面,我们庆幸女性在平权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意识到,这还远远不够。

近日,九位B站女性UP主联合投稿了一支视频,将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女性事迹娓娓道来。

曾有人说,我们做不到

01、史上首位女性马拉松选手

“跑步会让女性长出胡子、胸部缩水,子宫有可能掉出来。”

这句话如今听起来荒唐,但仅在50多年前,人们仍对此深信不疑。

女性无法跑完一个马拉松,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看法,马拉松比赛甚至拒绝女性参加。

直到1967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起跑线上,出现了第一位登记在册的女性选手。

她就是20岁的凯瑟琳·斯威策。

她涂着口红,身穿灰色运动衫,上面别着背号261。几乎所有经过她身边的选手都惊讶地回头看她。

媒体拍下了斯威策在比赛中奔跑的影像。

斯威策热爱跑步,由于大学里没有女生田径队,她便与男生一起训练。

教练与她打赌,如果她能在训练中跑完一个马拉松全程,他将第一个带她报名波士顿马拉松。

结果,斯威策不但跑完了全程(26.2英里),还额外多跑了5英里。

因此,当她站在波士顿马拉松的赛场上时,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然而,出发才两英里,突然一名男人冲上来,是主办方的官员。他开始追赶斯威策,要撕掉她的背号,大吼着要她滚出比赛。

斯威策吓了一跳,她试图甩开他,并在朋友和教练的帮助下,成功摆脱这名官员的阻挠。

这一切都在媒体眼前上演,记者开始追问奔跑中的斯威策:

你想要证明什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停下?

斯威策被激怒了。她知道:

  • 如果她停下,没有人会相信女性有能力跑26英里;

  • 如果她放弃,所有人都会说这是作秀;

  • 如果她退出,将会使女子运动倒退,而不是向前发展。

她最后完成了比赛。

她到达的终点,却成了女性参加马拉松的起点。

无数女性受到激励,她们开始奔跑,跑得更远、更久。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这项运动,原有的规则与偏见终于被打碎。

1984年,女子马拉松加入奥运项目,成为数以千万计女性奔跑的目标。

1972年,第一批正式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女性,左二是斯威策

02、终身未婚的妇产科医生

1929年,圣诞前夜,北京下了一整夜大雪。

因为是假日,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几位外国医生都早早下了班,去参加圣诞Party。

偏偏这天,医院迎来了一位产前大出血的孕妇,性命垂危。但让人为难的是,在场的只有一位助理医生,从未独立做过手术,也无权单独进行手术。

孕妇情况紧急,助理医生赶忙打电话给主任,却被告知:路太远,回不来。

救还是不救,要不要越权做手术,成为摆在助理医生面前的难题。

没多细想,助理医生当即决定,给孕妇做手术。万幸,孕妇母子从鬼门关前被救了回来。

这位胆大心细、医术高超的医生,便是林巧稚。

林巧稚,福建厦门鼓浪屿人,父亲为新加坡留学归来的华侨。

她从小品学兼优,当她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时, 父亲也没有阻拦,而是凑出一笔路费,让她参加考试。

而林巧稚也不负众望,一举考上这个当时最顶尖的医学院。后来,她更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留在协和担任妇产科医生。

但强如林巧稚,在当时的环境下,也遭遇了不公的对待。

协和医院的聘书上,写着一条无理要求:聘任期间一旦结婚、怀孕,自动解除聘约。

当时的协和是24小时负责制,院方担心女医生结婚生子,会扛不住高压的工作节奏。

林巧稚接受了这个要求。即使后来协和删除了此项规定,她依旧终身未婚。

她将自己的后半生,都献给了女性健康事业。

曾经带走母亲的宫颈癌,被林巧稚拴上镣铐。她通过潜心钻研,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幅下降,早期宫颈癌的发现率更是从5.5%提升到43.7%。

从医大半辈子,她接生了超过5万名婴儿,被誉为“万婴之母”。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被林巧稚挽救的生命。

林巧稚给自己接生的婴儿的出生证上,都用英文写上“林巧稚的孩子”。

截止2018年底,全国公立医院612万医护人员中,女性超450万,占比73%。

去年支援武汉的4.26万医护人员中,女性医务人员2.8万,占比66%。

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可以胜任医疗工作,并且从来都毫不逊色。

03、她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这两天,华坪女子高中的校训上了热搜。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几句豪言壮语,从贫困山区的女学生口中喊出来,形成极大反差。

校长张桂梅说,这是为了赋予学生自信和改变的勇气。

张桂梅是黑龙江人,17岁到云南支边并成为一名老师。丈夫早逝后,张桂梅来到华坪县一所中学任教。

她发现,班上的女生,经常读着读着就消失了。

在偏远山区,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十四、五岁的女孩常常被迫中途辍学,回家务农,或是早早嫁人生子。

张桂梅去家访,发现有户人家,让读高三的女儿辍学,却送还在读小学、初中的儿子去上补习班。

她气得大骂,“你脑子有病啊。”

于是,张桂梅下定决心,要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女孩的免费高中。

为了筹集建校经费,张桂梅放下尊严,带着证件在县城街头向路人募捐,“像乞丐一样”。最终只筹到了一万元,对办学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后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华坪女子高中终于筹足启动资金,建起了教学楼。

第一届学生招了100人,没多久就走了6个。

张桂梅翻山越岭找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上学,最终6个孩子只捞回来2个。

此外,贫困山区的学生基础太差,明明是高中生,却要从初中、小学的知识教起。

刚开始办学不久,很多老师就选择了辞职,17个老师走了9个,女高的教学几近停摆。

面对绝境,张桂梅带领六位党员老师坚守讲台阵地,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张校长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学校的管理之中。

她没有自己的家,学生宿舍就是她的家。

每天的超负荷工作让她积劳成疾,近几年,她被检查出包括肿瘤、肺气肿、小脑萎缩在内的十几种疾病。

在张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下,自2011年起,女高的本科率、综合上线率都始终高居全市第一。

2020年高考,女高的本科率甚至达到了94.3%,堪称大山里的奇迹。

十几年间,张桂梅共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用张校长自己的话来说,她救了一代人,改变了三代人。

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女孩,回到女高任教

……

重温“她们”的故事,你会发现,历史上女性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

但推动历史前行的,不只是优秀的女性,平凡如你我,也可发出自己的微小光亮。

比如出演视频的九位女性UP主,包括:宝剑嫂、-筷子夹豆腐-、麻雀喳喳野行记、RachelR星星、乡村教师日记、是当归哦、vivi可爱多、巡天者叶梓颐、在下小苏。

她们通过拍摄视频,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对女性的体察与关怀。

UP主“vivi可爱多”就以双胞胎妈妈的身份,将怀孕与生产过程巨细靡遗地分享出来。

网友总是笑称她的视频是“沉浸式体验”。生产前后的所有尴尬、不适与疼痛,在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变得生动与具体起来。

但她无意劝说观众做出任何选择,她想传达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女性是否生育的权利。

UP主“乡村教师日记”,则如同华坪女高里走出来的女孩。

她同样生于贫困家庭,从小便明白努力学习是她的唯一出路。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

慢慢地,网友也通过她的视频认识了她的学生们,像追剧一般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

代入感太强了

UP主“巡天者叶梓颐”是一名星空摄影师。

她放弃高薪的工作,选择将爱好变成职业。她背着五十公斤行李,行走在荒野之间,曾在沙漠中被围困,也曾在高原得过肺水肿。

在她的镜头下,有美轮美奂的日环食,也有震撼人心的灿烂星河。

日环食

B站还有更多优质女性UP主的视频等你来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