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年前,人们还在对 “拼多多和京东谁是电商老二”的话题争论不休,转眼间,拼多多的用户数量陡升,已经超越阿里巴巴,成为了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3 月 17 日晚间,拼多多公布 2020 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最亮眼的数据当属拼多多的用户活跃情况。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 12 个月内,拼多多的累计新增活跃买家超 2 亿,活跃买家数量达到 7.884 亿,超越阿里巴巴的 7.79 亿,京东的 4.72 亿。

财务方面,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总营收为 265.5 亿元,同比增长 146%。2020 年全年总营收 594.9 亿元,同比增长 97%。

不过,拼多多并未保持上季度的盈利情况。四季度,拼多多净亏损约 13.8 亿元,同比收窄 21.1%。全年净亏损达到 71.8 亿,与去年同期 69.7 亿基本持平,同比拉大约 3%。

财报发布的同时,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 “急流勇退”:辞任董事长,由 CEO 陈磊将接任。辞任后,黄峥 1:10 的超级投票权将失效,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决策。黄峥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 3 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谁是老大?

关于拼多多活跃买家将超阿里的话题,早在上季度两家财报发出时就有讨论。

此前第三方数据的发布,也提前预示了这一点。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拼多多 APP 的日活在大年初一、初二两天超越手机淘宝:拼多多 2.59 亿、手淘 2.37 亿。

有人对此分析称,受员工猝死等坏消息影响,拼多多取消了今年与春晚的合作,但拼多多在春晚期间 “28 亿摇红包”营销活动却并未停止,这或许是造成拼多多用户量反超的原因。

另外,在拼多多活跃用户数大增的背后,营销费用也在水涨船高。去年全年,拼多多的市场与营销费用从 271.7 亿增加至 411.9 亿,增幅达到 51.6%。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已经在三大电商平台中最多,但衡量电商发展情况的还有众多其他指标。如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成交总额),也是衡量电商规模的核心指标之一。

在截至去年底的 12 个月内,拼多多 GMV 为 16676 亿元,与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 12 个月内的 10066 亿元相比增长 66%。尽管已经增速不俗,但仍未达到分析师预期。而阿里 GMV 早在上一财年就实现达到了 7 万亿,京东去年的 GMV 也超过 26000 亿元。

从财务角度上来看,在营收和利润两项核心财务指标上,拼多多与阿里、京东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2020 年,阿里全年总营收为 6642 亿元,京东为 7458 亿元(包括净产品收入 7137 亿元,净服务收入 321 亿元)。相比之下,拼多多的 594.9 亿元,尚不足阿里的 1/10。

在利润层面上,除去年三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外,拼多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总亏损达到 71.8 亿元。阿里则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去年净利润 1760 亿元,京东则为 494 亿元。

在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这个指标上,因为过往金额较低,拼多多一直饱受质疑。截至今年四季度,这一数字增长至 2115.2 元,同比增长了 23%,尽管仍比阿里和京东低,但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黄峥 “激流勇退”

在拼多多争当电商老大的过程中,创始人黄峥却在四十岁的不惑之年,出乎意料地突然辞任董事长,并宣布现任 CEO 陈磊将接任。

去年 7 月 1 日,黄峥就已经卸下拼多多 CEO 一职。在黄峥 2021 年致股东信中,他表示:“原本计划在一年整的时候和陈磊完成董事长职位的交接。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写道。

除此之外,“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

黄峥曾在 2016 年,拼多多及拼好货刚刚创立不久时,短暂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众号中提到过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创业、幸福、爱情、市场的理解。

“小学在杭州市郊,应该算是很一般的。但我是小学前后 9 年里唯一一个考进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所‘有点特别’的中学的。”

“第一个给我工资的公司是微软,但是作为实习生。2004 年研究生毕业,我去了硅谷,Google 成了我一份正式的工作,做码农、产品经理。后来又恰逢 Google 进中国,我有幸作为第一批回中国的员工参与了 Google 中国的初创阶段。我在 Google 呆满了三年(不过没等四年的股票全部兑现就离职创业了),Google 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给了我财务上的自由。”

在这个公众号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文章是黄峥公众号的封笔之作:《把 “资本主义”倒过来》。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C2M(customer to business)也在后续践行在了拼多多的两大战略之一的 “新品牌计划”之中(另一战略是 “农产品上行”)。

而关于退休后的去向,黄峥表示,将投身于科学。“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此前,为了支持科研,黄峥名下的繁星慈善基金将与其母校浙江大学展开重大的项目合作。拼多多此前曾宣布,公司创始团队让出约 2.37% 的公司股份,成立 “繁星慈善基金”。

随着黄峥的 “退休”,现如今电商界的三位大佬都已退居幕后。马云在 2019 年教师节当天宣布辞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刘强东虽然仍亲自带队社区团购业务,但自明州案起鲜少公开露面。

拼多多 “京东化”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几乎所有分析师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多多买菜业务上。

这项业务的发展,开始让拼多多发生了 “从轻到重”的转变,就像黄峥在致股东信上所说,拼多多开始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进行新一轮投入,这一做法,与曾经重金投入物流建设的京东颇为相似。

要知道,这种做法曾让京东长年处在亏损泥淖之中,饱受质疑。10 余年前,为了给筹建物流基础设施,刘强东找到了高瓴资本的张磊,开口要了 7500 万美元,结果张磊一口气投资了京东 3 亿美元,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单笔融资。许多人嘲讽他 “人傻钱多”。

但张磊对此的回复则是:“要投就投 3 亿美金,否则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哪怕仅在几个大城市运作这样的模式,至少也需要 25 亿,刘强东要的 7500 万美金,连实验都做不了!”

回到拼多多,多多买菜所需要的生鲜供应链,在仓储、运输上只会较普通物流要求更高。换言之,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更大。

实际上,由轻到重的业务模式转变,已经在拼多多的财务状况中有所体现。拼多多的毛利率在四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营业成本由 20.4 亿大幅增加 466% 至 115.3 亿。“我们关注多多买菜这个业务长期内能够产生的 ROI(投资回报率),而不是短期的盈利率。”拼多多财务副总裁马靖表示。

不过,拼多多的现金流仍称得上充足。截至 2020 年底,拼多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 870 亿元,平台当季运营现金流为 149.5 亿元,全年实现运营现金流 282 亿元。

而在买菜这个战场里,强敌们在喊着 “投入不设上限”的口号,除了阿里、京东之外,美团、滴滴也在参战。拼多多靠拼物流基础设施等 “重投入”能否取得先机,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