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语:社交不只是成年人的特权,青少年也应当拥有属于他们的社交平台和交友机会。这不仅关乎产品开发市场,也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本文便就青少年社交及软件开发的问题向我们进行了展示。

你的微信好友都有谁?

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都差不多:朋友、家人、同事……微信相当于我们现实社交关系的「线上投影」。

这是社交媒体最原始的逻辑——当年我们注册 QQ,与同学交换 QQ 号,将课堂上传的「小纸条」,延伸到互联网。

但 Yubo CEO Sacha Lazimi 不这么认为。

Yubo 的使命,是想帮助青少年脱离「线下」的桎梏,进行一种纯粹的「线上交友」。

Yubo 将 Snapchat 和 Tinder 的产品逻辑嫁接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左滑右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陌生人,申请加对方为好友,一起聊天。

在此之前,大部分陌生人社交 App 都聚焦在「情感交往」这个细分领域——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怎么缺朋友,而是缺恋人。

但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孤独。

Yubo 切中了这一需求,它的用户规模在去年增长了 4 倍,达到近 5000 万的量级,其中大部分都是 13 到 25 岁的青少年。

Yubo 在青少年社交领域的成功,引起了各界注意。

一方面,不少家长开始担心,这样一个「汇集大量青少年」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会吸引一些不怀好意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像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巨头,也开始关注青少年、儿童社交——他们准备推出一个针对 13 岁以下用户的「儿童版」Instagram。

一、「推送」朋友

Yubo 的原型是一个 Snapchat 工具。

那是 2015 年,Snapchat 刚刚带动了第二波社交媒体热潮。

创始人 Lazimi 和两个朋友发现,很多人都会在 Facebook、Twitter、网站等各种地方公布自己的 Snapchat 用户名,希望加到更多好友。

观察之后,他们决定开发一个工具来促进这件事。

这就是 Yubo 最早的构想:让 Snapchat 用户给自己贴兴趣标签,帮他们匹配陌生人,互加好友。

之后,创始团队很快意识到:完全可以做一个包含聊天功能的,完整的社交媒体。

他们拿了一笔仅 2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在伦敦租了一套公寓,开始鼓捣这个项目。

过程很艰辛——因为缺钱,他们转租了公寓里的一间卧室,导致三人中总有一个要睡在客厅。

就这样,一年之后,能「推送」朋友的 Yubo 诞生了。

Yubo 分别借鉴了 Snapchat 和 Tinder 的核心功能|Yubo

和 Tinder 等交友 App 一样,Yubo 会给用户推送一个几乎无限长的陌生人列表,左滑代表不感兴趣,右滑代表感兴趣,会直接向对方发出好友申请。

——这与 Tinder「必须互相表示感兴趣之后才能开始沟通」的设定不一样。

两者还有更深层的区别:Tinder 的匹配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你只能匹配到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因为 Tinder 的终极目标是促成一场线下约会,所以不支持「异地恋」;但 Yubo 不一样,它默认会为用户匹配全世界范围内的用户,鼓励用户和不同的人在线上聊天,建立友谊,或者更复杂的关系。

这样的产品机制,让 Yubo 在寻求早期投资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很多投资人都不理解这件事,他们认为线上交友最终还是要落地到现实,单纯的线上友谊根本不存在。

Lazimi 后来在接受 Protocol 采访时也表示,他觉得投资人给他们投钱,并不是看中这个产品,而是觉得他们的团队和组织不错。

尽管不被投资人看好,Yubo 还是很轻松地完成了冷启动,进入了自然增长的轨道。因为它察觉到了当下年轻人越来越孤独的现状,切中了这一需求。

Yubo 没有「粉丝」、「点赞」之类的设定,只有不同的「房间」,供用户进行直播、视频聊天、一起玩游戏。

在 Lazimi 看来,当下的这一代年轻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互联网相伴相生。

「对这一代人来说,线上和线下没有区别。」Yubo 创造了一个线上的虚拟空间,让年轻人可以在这里认识更多兴趣相投的朋友。

二、群体性孤独

MIT 教授 Sherry Turkle 早就预见了这一代人的「孤独」。

出生于 40 年代的她,亲身经历了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作为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家,她对互联网感到异常兴奋,认为互联网能提高人与人交流的效率。

90 年代,她写了一本书——《Life on the Screen(屏幕中的人)》,大力推崇「虚拟网络社区」,表示网络消除了空间的限制,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2011 年,Turkle 又写了一本书——《Alone Together(群体性孤独)》,记录了过去几年她对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观察。

她认为,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从深层次改变了年轻人的心理和交流机制;人们即便坐在一起,也不再互相倾听对方说的话,而是各自玩手机。

Turkle 还批评了社交媒体将「社交」碎片化,形式化的做法。

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当是复杂、多样的,但社交媒体将这些东西程序化了;人们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是在社交媒体上互相点赞——这让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孤独。

Turkle 的预言的确成真了。

《Alone Together》出版后的几年里,社交媒体将交流变得更加程序化:Snapchat 推出了「小火花」(Snapstreaks)功能,你要通过每天完成任务式地与好友打招呼,来获得一种友谊的象征。

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友谊。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更容易感到孤独。

研究机构 Common Sense Media 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年轻人中,有 34% 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相比之下,没有抑郁症状的年轻人,仅有 18% 沉迷社交媒体。

这正是 Yubo 能切入青少年社交市场的原因,也是他们想解决的问题。

Yubo 不鼓励用户「发布」内容。

在这里,你除了上传照片,丰富自己的个人资料,添加兴趣标签之外,几乎不能向外发布任何内容。

这里不存在一对多的传播关系,你只能和朋友进行一对一的聊天。

除此之外,Yubo 还鼓励用户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App 底部的第一个页面就是「直播」(Live)页。说是直播,实际上就是视频群聊;每个房间里只有几个人,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投入交流。

这些产品机制,正是今天的年轻人需要的。

创业 5 年,Yubo 一共获得了三轮融资,去年 11 月,它获得了最新一笔 4750 万美元的投资。

但实际上,因为早期融资困难,创世团队很早就在思考变现的问题,并坚定地选择了走「App 内购」而不是广告模式。

目前 Yubo 的年营收规模已经达到 2000 万美元,并且有能力实现盈利。

这种模式比流量变现更加健康,也让 Yubo 有与巨头竞争的底气。

不只是 Yubo,更多基于兴趣的「友谊社交平台」正在兴起。

Itsme 和 Wink 都是有类似逻辑的产品,都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社交媒体的机制——比如 Itsme 鼓励用户创建一个虚拟角色进行交友,不要求上传真实照片,以避免被其他人过分评判长相。

三、下一代的社交课

Yubo 的流行引起了各界关注。

不少父母开始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毕竟这是一个主要面向青少年用户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果被不怀好意的成年人利用,通过上传虚假用户资料,借此接触青少年,甚至可能发展为犯罪。

针对这一情况,Yubo 设置了相对严格的内容管控和身份验证手段。

它的验证系统会在后台持续对用户上传的资料进行分析,如果判断你上传了虚假资料,就会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它还与年龄验证公司 Yoti 合作,可以对用户的身份、年龄进行验证。之所以选择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是为了保证用户上传的实名隐私信息不泄漏,两家公司可以互相进行监督。

Yubo 还会对用户创建的视频直播房间进行年龄限制,把同龄人匹配到一起聊天,防止年龄较大的用户对低龄用户进行霸凌等恶意行为。

应用内也有很多与安全有关的提示:当你尝试发送一些私密信息给其他人时,App 会主动识别你发送的内容,弹窗警告这样做很危险。

与此同时,社交巨头们也开始瞄准青少年社交,甚至是儿童社交市场。

据 BuzzFeed 报道,Instagram 正在计划为 13 岁以下儿童用户打造一个专门的 App。目前 Instagram 禁止 13 岁以下用户注册使用,但 YouTube Kids 的成功,证明了「提前布局」很重要。

根据市场调查,不少使用 YouTube Kids 的儿童会在长大之后迁移到 YouTube 主平台上。

早在 Instagram 之前,母公司 FB 就曾针对 6-12 岁儿童推出过专属的即时通讯 App,Messenger Kids。

但推出后不久,这款产品遭到了不少社会运动人士的反对。

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过度使用数字设备和社交媒体对儿童、青少年有害,Messenger Kids 这样的软件可能对儿童健康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 FB 是否提供服务,而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已经产生了对社交媒体的需求。很多社交媒体验证年龄的方式是让用户填写出生年月,可以轻松被绕过。

而且「普通版」Instagram 已经被证明不太健康。

反霸凌组织 Ditch the Label 在 2017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 42% 的青少年在 Instagram 上经历过网络欺凌。

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大多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社交媒体的很多机制会成为他们互相攻击的工具。

他们可能会互相攀比点赞数,对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满,甚至导致抑郁。

青少年社交不只是一片巨大且充满潜力的市场,也关乎着社会的未来。

这正是 Yubo 想要尝试改变的现状,Lazimi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产品设计,让用户在线上交流时,也能保持和现实中一样的行为准则和模式。我们去掉粉丝等量化人气的指标,希望创造一个平等的空间,在这里,青少年能够安全、积极地与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