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零售商收取通道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家乐福。家乐福上个世纪进入中国后,把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张模式也带到中国,提出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赚取旱涝保收的后台利润,这让家乐福得以快速低成本扩张。

算起来,这有二十五六年的历史了,收取通道费渐渐成为零售商的共识,被供应商和生产商认可,演变为行业规则。但时过境迁,当年抢先收取通道费的家乐福,当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屡屡关店,看来通道费也不是一道永远发光的护身符。

当下实体零售商遇到了一些困难,困境产生的原因有主观也观,其中被业内外人士怒目而视:恨其不争,靠收通道费躺在舒适区,试图一劳永逸。

谁都知道,收通道费轻松容易,是一笔巨大的利润,只需签签合同,就能把费用落入囊中。这笔费用究竟有多大?零售商大多笑而不语、避而不谈。

2019年的一场官司可窥到一点端倪。北京一家食品公司状告某零售商,该公司2011年7月签订合同后,陆续向零售商交纳了包括进场费、条码费、新店开业费、合同费在内的共计128万元费用,截至2012年9月,该公司进货值只有113万元,也就是说,就算商品全部销售一空,该公司仍欠零售商十几万元。这看似像笑话,其实这样的笑话经常在现实中真实发生,一些零售商清场结算时发现,不但结不到一分货款,还因合同扣点等条款,要再向零售商缴纳费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在许多零售商的生存模式都依赖通道费,但谁都知道,通道费不可能一万本利地永远维持下去。

罗森日前宣布,在江浙沪地区摒弃进场费、开户费。一石激起千层浪,罗森的这次投石问路,在行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赞赏者占多数,心有戚戚然的也有——许多零售商禁不住担心,不收通道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行业规则。

细看报道,罗森这次做的决定不是冲动而发,之前做了诸多准备工作:

一是具备了客观条件,罗森日前实现了盈利,现在正是“晴天修屋顶”的好时候。

二是罗森出台了新规划,提出五新改革:新商品、新品类、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不收取一些费用后,罗森肯定希望供应商配合“五新”给予罗森更多的不仅是在费用层面的支持。

三是罗森经营导向发生变化,由“效率导向”向“效果导向”转变,决策从围绕提升效率转到更看重长远发展。

四是罗森做的这个决定,并不是突发奇想,它大概用了两年时间做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了铺垫之后,才做出免收费用的决定,也仅在江浙沪地区实行。

罗森并不是业内第一家不收通道费的企业。早在2003年,曾取消了进场费,步步高当初的计划是,降低费用,从而降低进价,但实行后,发现供应商提报的进价仍和其他零售商一样,仅实行了半年,步步高不得不暂停。

通道费像一件好看实用的外衣,零售商们穿了这么多年,早适应了它带来的光鲜与温暖,供应商与生产商也早把这件外衣看成是零售商的必备之物,因此,想要脱掉这件外衣并不那么容易。

到底谁在为通道费买单?供应商是其一,供应商的费用又从哪里来?大多来自生产商,生产商是通道费的大概率承担者。生产商自然不会白白承担这些费用,最终都要折算在商品成本里。这样看,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才是为通道费付费的人。追究到这,也不难看出实体店为何愈加困难。

实体零售商曾处于强势地位,尤其大卖场更是一度辉煌,这让通道费的收取变得畅通无阻。2012年《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大超市的强势造就了进场费》的文章,从文章题目就能看出,大卖场硬收,供应商也不得不交。但现在,曾经强势的大卖场早无往日风彩,落寞衰退,却仍把强势时期的附属物通道费抓在手里不放——现在更尴尬,只要一放手,可能就没了明天。大卖场在这种夹缝中,生存变得更加艰难。

虽然改革势在必行,但现在就要求零售商放弃通道费也不现实,因为很多零售商,尤其大卖场还在生死线上挣扎,根本不敢放弃这样一笔大收入,但也不可能总抓在手里,该放手时还需放手。

仓储店最近风靡行业内,这个业态火热的背后也带来了行业阵痛,一是与大卖场争客流,尢其是那些无会员门槛的仓储店,必然会进一步挤压大卖场的客源;二是为了更快发展,取得较好资源,新入行的仓储店放弃了一些通道费,相比之下,还在收费的大卖场零售商更没了优势。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现在都需要实体零售商尽快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

因罗森在行业的重要地位,让这次免收事件了空前关注。这次事件带给零售商的警醒应大于震动。行业像流水一样永续不断地发展,不会永远让零售商只签签合同就能坐收费用,也不会永远让后台费用成为利润的重要保障,最终还是要靠经营取胜,好的经营基础是有客流,有消费者购买。与其把目光盯住供应商的口袋,妄图拿得更多,不如放平心态,做好经营,到时该来的自然会来。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