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编辑导读:“金三银四”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吗?或者,你准备跳槽吗?求职找工作,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也是对工作全面复盘,以及成长最快的过程。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产品经理如何求职面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你分享。

之前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用户分析到产品上线的产品全流程,以及在工作中的一些方法论。

我将之前的文章并称为“初级产品养成系列”。

而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这些方法论,提高我们产品能力后,我们肯定也想在产品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除升职加薪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跳槽来实现,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找求职这个事。

我之前也和一些朋友交流过求职的方法,并且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工作能力还不错,但是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找工作的。

所以,借这个清明假期,我和大家一起聊聊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文章会从心态、策略、简历、面试四个层面,来个大家介绍下求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正式聊求职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下我的背景和求职结果:

我是普通二本毕业的,待过小公司,也做过腾讯外包。而我在3月份的求职过程中,共投出简历17份,获得10个面试机会,顺利面试7家,最终斩获4份offer,其中有3家大厂的offer。

再啰嗦一句:虽然文章内容比较长,但绝对是干货。

我也是真的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

一、心态:调整好心态,再开始找工作

求职找工作,其实是一个比较煎熬的过程,但也是对工作全面复盘,以及成长最快的过程。

有些人是先提离职,然后找工作的。

但我在找每一份工作时,都是裸辞之后的全力以赴。

也因为这样,我才能有与更厉害的人,一教高下的机会。

所以,当你决定全力以赴之前,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来确认你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问题一:你真的非走不可了吗?

首先,我并不是要你接受裸辞这种方式,毕竟裸辞后带来自由之外,还有更多的焦虑和更大经济压力。

所以说,找工作,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它就像是黑夜里的那一缕亮光,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

其次,求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所以在你求职之前,我希望你能够多想清楚一些。

我见过很多人,其实早就有跳槽的想法,但迟迟未能践行,除经济压力外,更有可能是“还没准备好拥抱变化”。

当我们在一个环境中工作得越久,其实就会陷入“习惯”,习惯的工作,习惯的团队,习惯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你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在我们找工作之前,要先问问自己,这份工作,我真的非走不可了吗?

例如我裸辞之前,就会反复跟自己确认,是否仍有以下问题:

  • 成长:这份工作中我是否还有成长机会?我当前的问题是否可以改变?下一份工作是否仍会出现在这里遇到的问题?
  • 待遇:我待遇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我的投入和产出为何不成正比?是公司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问题?
  • 团队:是不是完全是对方的问题?我有没有可以优化和改变的空间?

总之,一定要想清楚,千万不能带着问题离开公司,因为在这份工作中没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份工作中,很大概率也还会遇到的。

问题二: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对抗焦虑?

求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和自己负面情绪斗争的过程。

我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这次那么顺利。

我之前投过几百份简历,获得面试机会屈指可数,更没有大厂给我机会。

可我一直都在告诉自己“如果我都找不到工作,那会有很多人会饿死”。

其实我在3月找工作中期也很焦虑,特别是在等几个大厂的二面、三面、终面的通知时,但我反复给自己打鸡血,才慢慢消化了焦虑。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有自信。只有自信,才让我们走出黑暗,迎来最终的黎明。

二、求职策略:锚定方向,选择合适的时机,投入战场

做产品之后,我发觉具备产品思维的人,不论做哪一行,其实都会很出彩。

那我们找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当初一款产品来打造,这样就能比较好理解招聘的工作,为什么要这么“针对”我们了。

1. 方向的选择

产品有产品目标,找工作也要明确求职方向,这个方向主要包括产品方向、岗位职能、行业领域:

1)产品方向

市面上的产品方向,大致分为C端、B端和G端,这几个方向。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兴趣,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行业方向。

而且行业方向的不同,岗位要求不同,对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

  • C端市场相对饱和,且一线大厂放出来的大多是这样的岗位,因此竞争者多,竞争压力会更大,因此,对经历匹配和能力要求会更高一些;
  • B端市场没那么饱和,但相应的岗位会少一些,且通常会要求有输出复杂流程的能力,或定制化落地通用化的产品能力;
  • G端一般是基于政府企业服务,其实有点像项目外包,通常定制化多,且可能需要和政府部门沟通,所以对沟通能力或情商有一定的要求。

2)岗位职能

随着市场的演化,互联网行业也诞生出很多职能不同的产品经理,如,前端产品经理、后台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商业化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等等。

所以,我们也要根据我们的经历和兴趣进行选择,简历和面试的描述也要做对应的调整。

毕竟,从成本考虑的话,公司会更倾向于有对应经历的的人。

3)行业领域

最后,我们还要想清楚,以我当前的能力,要进入什么体量,什么细分行业的公司。

体量的话,一线大厂有BAT,二三线大厂包括美团、滴滴、京东、百度、虾皮、顺丰、金蝶等等。

行业也有相应的细分,如电商、新零售、互联网金融、交通等各种领域,这里不乏一些行业龙头,如专注于招聘领域的BOSS,拉钩,智联;专注于物流领域的顺丰等等。

不同的体量,不同的行业领域,对岗位要求也不同,这些同样影响你的简历,和面试岗位的选择。

2. 时机的选择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大一部分。

我之前跟一些朋友聊过,有好一些人都是这样机缘巧合下,进入大厂的。

比如,当时业务要人要的急,当时又非招聘季,竞争没那么激烈,而刚好那天状态又比较好,所以面试过程异常顺利,直接就进入大厂了。

而我觉得,能决定运气好坏的因素,除了人品之外,就是在时机的选择上。

在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虽然放出来的岗位会比较多,但作为跳槽季,竞争的程度也会更激烈。

如果你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都没那么好,我建议最好避开招聘的高峰期,避免和学历好,且有大厂经历的人正面交锋。此时年前和年中的招聘淡季,非常有机会凭借过人的运气进入大厂的。

那如果你是211985或名校硕士毕业,或拥有BAT等知名一二线大厂的工作经历,就最好选择招聘高峰期来求职,因为即使你面试状态没那么好,也可以通过背景来为你加分。

三、重要的简历:求职始于简历,offer终于简历

做好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写简历了。

我们通常是用简历来获得面试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面试官在进行最终选择时,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简历来进行最后的评估的。

所以说,简历是整个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见过很多人经历和背景都很不错,但得不到面试机会,无外乎两个原因:简历问题和能力问题。

我相信,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定的判断,所以能力问题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内,而且短期内也办法解决,只能慢慢沉淀。

所以本次的文章内容,主要针对简历问题。

一份完整的简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工作经历两部分。

如果是应届生或实习生的话,就是工作经历换成了实习经历和社团经历。

前面说,我们把自己当成一款产品来打造的话,简历就是”我”这款产品1.0版本上线,做简历的时候,也要从用户、需求、场景三个层面去思考问题。

1.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无非是姓名、联系方式、毕业院校等,这些信息要放开头,且别占用太多空间,保证面试官能准确知道你是谁即可。

还有些小伙伴喜欢写自我评价,个人不太建议,但如果是实习,简历内容又比较空洞的话,可以写一写,可如果你有工作经验的话,就会显得比较鸡肋了。

技能的话,可以放在基本信息下方,当成加分项,如下图所示。

2. 篇幅和模板

我们从用户场景去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知道,面试官每天可能看成百上千份简历,因此能在每份简历上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所以简历的篇幅也别太长。

如果是实习、应届生、甚至三年以内的产品,我的建议是最好控制在一页;

如果有3年产品工作经验的,一页可能无法承载你所有的经历,可适当分页,但不建议超过2页。

而模板的选择上,我没有太好的建议,我一般都是用word来写简历。

主要我是觉得如果简历没有内容支撑的话,再好看的模板也是花拳绣腿,这就好比一款产品没有解决用户需求,但在ui设计上浪费了太多资源一样。

3. 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

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是简历的核心部分,也是决定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能否获得offer的基础。

这部分有些人是合起来写的,就是把项目经历嵌套到工作经历中。

具体是分开还是合并,其实都可以。

只是我一般会分开写,主要是因为我面向的是B端产品,和C端产品岗不同的是,B端产品的缺少普世性。

即,我的项目经历,不是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的,所以,我需要有空间来补全项目背景,让面试官更好地了解我做这块业务,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内容是简历的核心,但在正式跟大家介绍内容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看不太合格的经历描述,如下图所示。

我之前在脉脉上看到有一些说“跪求面试”的简历,大多都是这样写的。

但这样的简历,说白了,就是产品人用自己的视角,在YY面试官视角,就好像产品没有落到用户场景中的需求,根本无法解决用户需求痛点。

因为,用户调研,功能落地,数据分析等字眼,是产品岗通用的工作流程和职能,只要在互联网行业待过的人,都可以这样写,没有任何辨识度和意义,还会让面试官难以评估你的价值。

所以,在写简历时,最好能利用STAR法则来描述。

因为STAR法则,是一个清晰、条理的表述模板,在简历和面试陈述过程中,合理运用此法则,可以通顺跟面试官描述事物的逻辑方式。

STAR法则含义如下:

  • Situation: 背景,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 Target: 目标,你是如何明确你的目标的
  • Action: 行动,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 Result: 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得到了什么,或团队,或公司得到了什么

而上面截图的经历,如果用STAR法则,就可以用下列方式来陈述:

  • 【项目主导】负责的XX小程序,X月内主导1.0版本功能并顺利上线;
  • 【功能搭建】在X月内,搭建产品核心框架、如登录体系、会员体系等核心能力的搭建;根据用户反馈,独立完成多条交互流程重构,如注册流程,支付流程等用户核心流程的体验升级;
  • 【规范流程】重新制定了设计规范,并在10人团队内推广使用,提升了内部的需求设计效率,获得团队内一致认可;
  • 【数据表现】上线X月后,产品核心路径缩短20%;产品获得用户好评,分享转发量提升了50%;产品dau也从原来3w上涨至5w+,上涨超90%;

这样表述的话,有内容、有贡献、有数据,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你,在这份工作中的价值。

如果在面试时,面试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点跟你展开,而你也可以利用STAR法则,跟面试官补全背景,当时的困难点,以进一步突出你的价值。

4. 简历要匹配岗位要求

除了利用STAR法则来陈述内容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经历要尽量匹配。

因为所有的公司招人,都主要关注看两点:潜力和业务能力

如果是实习或校招,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所以更多的是看你是否有潜力。

据说,腾讯校招的时候就会结合学历背景、笔试、无领导面试、压力面等方式,从聪明力、逻辑力等五个维度来评估你是否符合预期。

但如果是社招,除了看是否具备培养潜力之外,还看业务,即简历和岗位要求要匹配。

这也是从公司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毕竟招个人,公司也不会花过多时间来让你慢慢学习和熟悉业务,所以,如果有对应行业或经历的话,是最好的。

那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也要适当调整简历中的内容,让简历中的描述与招聘要求相匹配。

例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SAAS产品,我在投有赞、小鹅通等岗位时,就会突出我在电商、CRM模块、会员体系的岗位描述。

四、面试:不是聊天,但要聊得开心

在简历写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准备面试了。

我见过有些人面试,是不做任何准备的,这种行为就相当于考试裸考——必死无疑。

那我们准备面试前究竟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1. 投简历策略

面试和工作不同的是,面试相当于你跟不了解你,不知道你业务的人介绍你的经历、能力和价值,这个并不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所锻炼的,而且面试时临场发挥的状态非常重要。

所以,在一开始面试时,我建议你先找找面试的感觉。

我的面试策略是先会从中小公司开始的,我先选三家方向、岗位、行业均合适,但体量不大的公司进行面试。

一来调整下自己面试的状态,二来看看行业中的人对方对什么问题感兴趣,看下我简历中的内容还有什么不合适的,适当调整简历和表述。

其次,再选择三家可能有难度才能够到的公司和岗位,如果运气好能进去当然好,但如果不能进去,我也能了解到我未来的方向应该要专注什么能力。

最后,我再正式投自己能力、经历、兴趣都相对匹配的岗位。

我到这一步的话,获得面试率就高很多了,即使面试不过,我也知道不是我能力问题,大概率是岗位不匹配或有背景更好的竞争者。

2. 平台选择

我一直用的招聘平台是BOSS直聘和拉钩,个人觉得BOSS是更好用的(BOSS考虑下给我广告费)。

因为我之前试过,在拉钩上投了没反馈的,或者拒了我的,我在BOSS上跟人聊了两句,对方也愿意给我面试机会。

如果你简历按照我上面说的来写的话,一般就会有很多公司来跟你邀约的,这也是我评估我的简历是符合市场的条件之一。

3. 自我介绍

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准备好自我介绍,90%的面试官,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那你先介绍下自己吧。

因为面试官首先会通过你的自我介绍,来看你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是否符合产品岗要求,如果自我介绍不顺畅,会先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次,在你说的时候,面试官有时间看下你的简历,并找到切入点让对方与你展开沟通。

所以,自我介绍一定要通顺且清晰,不能卡壳,而我的方法是,找个模板,反复练习。

我这里可以分享一个自我介绍的模板,大家可以根据模板自行填充经历~

你好,我是XX。接下来,我将从公司和项目层面,跟你简单介绍下我工作经历。

我在XX年X月我加入了XX行业的XX公司,在职期间,主要做了XX产品的重构、还有商家运营后台XX能力/XX模块的迭代优化、商业化产品设计。(总述)

其中,投入最多的是XX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用来XX的(背景)

当时业务要求在X月内让产品具备XX能力,为XX解决XX问题的(任务)

期间我主导了XX的版本/XX方案,X月内上线了XX功能、XX模块,增强产品的工具属性,产品上线之后,产品DAU上涨了XX%。(行动+结果)

4. 面试会问什么

面试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三个方向:产品能力、行业发展、基本素质。

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要遵循STAR法则来陈述问题,表现出自己分析阐述问题的清晰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1)产品能力

产品能力是是看产品岗位的基础能力,看这里的工作是不是你做的,是怎么做的。

所以,提出的问题都是基于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和岗位贡献所展开的。

面试官常问的几个问题有:

  • 请介绍下XX项目;
  • 你在XX项目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 如果XX工作重来一次,你有哪些觉得可以优化的地方;
  • 你在工作中是如何挖掘需求,策划和落地的;

所以,在面试之前,我们一定要非常非常熟悉自己的简历。在熟悉自己简历时,可以对自己的简历内容,多预设一些问题。

2)行业发展

行业问题主要是看你是否具有成长潜力,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所处行业所展开的。

常见的问题有:

  • 你对XX行业的理解是什么?
  • 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 竞品是如何蚕食市场的,你如果是产品总监,该如何防守和反攻?

其实这些问题,对方并不是要你回答正确,只是为了考察你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是否有更长远的眼光,是否具备成长为高级产品经理或管理层的潜力。

而我在面SAAS产品岗的时候,面试官问我对SAAS行业有什么看法,我一般会从历史发展(解决中小企业的软件问题),行业现状(定制化不足,无法满足所有企业诉求),未来发展趋势(可迁移组合的定制化方案)入手介绍的。

3)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问题,主要是看你这个人是否匹配岗位,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你在产品岗位和招聘岗位的理解。

常见的问题有:

  • 你觉得你有哪些特质,是适合当产品经理的?
  • 你为什么选择产品经理?
  •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岗位?

这些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太一样,但大家在回答时,要注意多角度,分点描述即可。

4)反问:你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一般在面试完成后,合格的面试官都会提出:“你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很多市面上的面经,都会让面试者问岗位职责、业务方向等,来体现你对业务感兴趣。

但我不是,因为我觉得有点假,而且对我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所以,我的问题一般有两个:问对方对行业未来方向,以及对我个人面试评价:

行业方向是为了修正我对行业的理解,让我知道更高级别的人是如何看待当前行业发展的;而个人面试评价则是为了获得有效反馈,让我得到我该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我下一次面试的成功率。

而且我觉得,如果我面试足够好,对方不会介意这一点的;但如果我面试不好,能得到这个反馈,也是有所收获的;如果我面试不好,对方也不愿意这个反馈,那说明对方面试官的素质和公司也不怎么样,不用你拒绝我,我更会直接拒绝你。

5. 复盘

面试完之后,一定一定要复盘。

面试复盘对于求职的意义,就好比考试后订正,对于学习的意义一样。

因为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自己面试的场景下,临场的回答可能不尽如人意。

那我们在复盘时,通过更全面的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回答出更成熟的答案,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互联网人。